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同步辅导初中综合同步辅导初三语文试卷嗟来之食注释分析

初三语文试卷嗟来之食注释分析

浏览次数: 55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初中综合同步辅导
标签:初中其他教学参考,初中语文学习,http://www.350xue.com 初三语文试卷嗟来之食注释分析,

>  【www.350xue.com—初三语文试卷嗟来之食注释分析】,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骨气,有志气,不能低三下四地去乞求别人的施舍。

  (1)大饥:严重的饥荒。

  (2)黔敖:春秋时齐国的贵族。

  (3)食(sì):动词,给……吃。

  (4)蒙袂(mèi):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

  (5)辑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辑,拖。

  (6)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7)奉:同“捧”,这里指拿着。

  (8)执:端。

  (9)嗟:喂,叹词,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10)扬其目:瞪着他的眼睛。

  (11)予:代词,“我”。

  (12)唯: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因为”。

  (13)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4)斯:此,这种地步。

  (15)从而:表示前后两件事的相因关系,可译为“因此而”。

  (16)谢:道歉。

  (17)终:到底。

  (18)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

  (19)微与:不必这样啊。微。无须,勿。

  总结:不吃嗟来之食”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常被引用的成语,也成为维护个人尊严,宁折不屈的大丈夫行为的典范。




初三语文试卷嗟来之食注释分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初三语文   初中综合同步辅导,初中其他教学参考,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初中综合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