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教参: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
练习说明
一、背诵这两首诗。思考“土地”与“乡愁”的含义。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整体把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涵。
艾青是一位与“土地”联系得非常紧密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前者象征祖国,后者象征光明(在本诗中,“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也是光明的化身)。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二、欣赏《我爱这土地》,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2.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爱这土地》一诗的两处难点,进而加深理解诗的思想感情。
1.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2.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三、《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的四个中心物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这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四、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乡愁》,席慕蓉。诗略)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同类题材诗歌的比较阅读。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教学建议
一、《我爱这土地》一诗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要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认真体会这种情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我爱这土地》。
二、让学生理解《我爱这土地》中两节诗之间的联系,以及“鸟”的形象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三、让学生概括《乡愁》中提到的人生四阶段,找到每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引导他们理解乡愁是怎样升华为家国之思的。
四、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读读余光中其他的诗,如《乡愁四韵》《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五陵少年》《新大陆之晨》《春天,遂想起》《当我死时》,等等,体会这些诗中的思乡情绪。
五、朗读诗歌要注意语气和语调,注意停顿。下面的朗读示例,供教学时参考: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有关资料
一、关于艾青生平的一些情况(蒋海涛)
艾青是我的大哥。常有同志来访,或写信问我有关艾青的情况;同时我也发现在有关艾青的资料记述中,经常有与事实有些出入的情况。因此,我在下面对几个有关的问题作些回忆,作为答复和订正。
第一个问题,艾青的出生年月和对他早年在家乡的一点回忆。
艾青出生于1910年,与曹禺、吴强、姚雪垠等都是同年。有的文章把他的出生月份弄错了。1979年我为了编写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艾青专集》,住在北京史家胡同我大哥家里,看到了在《长春》上发表的李又然同志写的文章。这篇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在巴黎时与艾青交往的情况,也提到了艾青这一笔名的来历。李又然说:艾青在“蒋”字上打了一个叉,露出草头成了“艾”字;“青”字呢?因为艾青是十二月生的。“艾”字的来历与许多资料谈及的比较符合,但他把“青”字的来历搞错了。李又然在30年代到我们家里住过一段时间,那时我才12岁光景。由于他是艾青的朋友,我们把他当大哥哥看待,他住在我家东厢客房里,还逗我下过围棋,我输了(我下围棋是从艾青那里学来的)。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艾青在监狱中托人带给李又然,后来在《春光》杂志上发表的。说艾青是十二月生,大概他没有记清楚。根据我的记忆,我们兄弟三人的生日凑巧得很,都是农历十七生的。艾青是二月十七,我的二哥是七月十七,我是十二月十七,月份是等差级数,很好记。
有人问,有的材料上说艾青两字也是海澄(大哥原名蒋海澄)两字的家乡土音的谐音,对不对?我想,是有关系的,家乡人称海澄发音和艾青相近。
艾青热爱家乡,但他一生天南海北,国内除西藏、台湾等地外,几乎遍历全国;国外到过几个大洲。除童年和少年的一段时间外,在家乡的时间并不长。法国留学回来和出狱后到过家里几次也都没住得很久。然而有许多事在我的记忆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记起了在家里的堂前,在写着“望益”那块匾额的下面,晚上他对弟妹们讲读外国名著《茵梦湖》里的故事。我记起了他离开牢狱重新获得自由后,同我们一起在本村祠堂前池塘里洗澡、戏水,他在池塘里低吟:“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国际歌》。他教我下围棋,那黑白棋子还是用马粪纸剪的,有时下得竟忘记了吃饭。他还同我们到村子附近的西周高背一带游览、写生,或者到风光绮丽的山坡上、池塘边观赏,沐浴在大自然的波光色海里。他从外面带回来许多书刊,有红壳面的《呐喊》,有封面上好像几个人挨在一起的《彷徨》,他住的东厢楼上的书橱里挤满了厚厚的现代杂志。这些都启引过我在少年儿童时代就去轻敲文学的门扉。这一切,都像云烟消散一般地过去了,但当记忆一丝丝地重新萦绕脑际的时候,又好像没有因年月的消逝而褪色。尤其是他为了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而离家远走的坚毅意志,一直在我的心坎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年级下教参: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
- › 初中语文(语文版)古代诗词名句赏析(九年级下)
- › 初中文言文全集(语文版)——九年级下第7单元
- › 九年级下册语文句子翻译基础知识大全
- › 九年级下教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 › 九年级下教参:我用残损的手掌
- › 九年级下教参:《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 › 九年级下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
-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 › 九年级下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
- › 九年级下教参: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 › 九年级下教参:曹刿论战
tag: 我爱这土地 九年级下同步辅导,九年级下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九年级下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九年级(上)第二单元备课指导(二)
- ·九年级下教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的妙用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鉴赏
- ·初中语文毕业试卷(无答案)
- ·中考试题(无答案)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 ·九年级下教参:我用残损的手掌
- ·九年级下教参:《诗经》两首——关雎、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九年级下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九年级下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
- ·九年级下教参:邹忌讽齐王纳谏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 ·九年级下教参:曹刿论战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
- ·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我读《秦风·蒹
- ·《关雎》赏析
- ·读《关雎》----比兴、叙事、梦幻中
- ·为什么说《关雎》是一首出色的恋歌?
- ·论《愚公移山》和再论《愚公移山》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 ·九年级下教参:威尼斯商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