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毕业试卷(无答案)
9.结合本文的中心思想,说一说你对结尾一句。“有谁能说玫瑰只能装点情侣间的爱情呢?”的理解。(3分)
10.阅读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欣赏其优美的语言。试作简单分析。
(3分)
(二)(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他们当中许多人都生活蛮不错,只有弗朗科·雷勃因为在战争中中了毒气,健康始终不曾恢复,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很是贫苦。但他自尊心素来很强,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2)每年,这些老战士都要举行一次团聚。有一年,他们在格兰汀家里聚会。格兰汀身材高大,钱袋总是满满的。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一枚古金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枚古币的年代、价值和来历。来客们坐在长桌边一一传递观赏,对古币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客人们在欢宴中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话题从古金市转到别的上面去了。突然,格兰汀记起了金币,但是,这枚金币已经不翼而飞了。
(3)举座哗然。指责的指责,否认的否认,最后,有人提出搜身的建议,大家都表示赞同,只有雷勃反对。朋友们很惊讶。
(4)“你不同意搜身?”格兰汀问道。
(5)雷勃涨红着脸说:“是的,我反对搜身。”
(6)“你是否明白,拒绝搜身意味着什么?”金币的主人不客气地追问着。
(7)“我没有偷金币,所以我不允许搜身。”雷勃回答。
(8)尽管如此,搜身照样进行。人们一个个把衣袋翻开,等着搜查。搜查进行了一圈,但 始终不见金币出来,于是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雷勃身上。
(9)“现在,你总不见得还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吧?”格兰汀问道。雷勃默不作声。主人气呼呼地走出了房间,雷勃则在众目睽睽之下,狼狈地离开了格兰汀家。
(10)从此,雷勃的声誉一落千丈,人们有意避开他。雷勃更穷了。不久,他的妻子也离开了人世。
(11)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格兰汀家的房子大修,一位工人从地板缝里发现了那枚光灿灿的古金币。
(12)真相既白,格兰汀感到十分内疚。于是,他急忙跑进雷勃那破旧的小屋,连声道歉。
(13)“不过,老弟,你也太固执了,既然金币不在你身上,你当时何必反对搜身哩?”格兰汀嗔怪道。
(14)雷勃那呆滞的目光落在格兰汀的脸上。“不,我那时确实是个贼啊!几个星期来,我们全家老少实在饿坏了,我不得不把餐桌上的香肠、面包偷偷地装进自己的口袋,一心想让我那可怜的妻子和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啊!”
10、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以下三部分的段意。(3分)
(1)——(2)段:在格兰汀家的聚会上,他的古金币不翼而飞.
(3)——(9)段:
(10)——(12)段:  
www.350xue.com
;
(13)——(14)段:
11、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仔细阅读前文,找出作者埋下的两处伏笔并加以解释。(3分)
12、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篇小说是以一枚古钱币为线索的。
B.小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主题。
C.第一段是小说的环境描写,介绍了当时冷酷的、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
D.小说关注的目光始终在雷勃这一人物的命运上。
13、小说结尾所披露的真相与第①段所说雷勃“自尊心素来很强,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4、对于造成雷勃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以下三种看法.你认为哪一项最有道理? ( )(2分)
A.悲剧的根源主要在于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
B.悲剧的根源主要在于战争,因为战争使雷勃丧失了劳动能力,陷于贫困。
C.悲剧的根源主要在于雷勃的性格过于“自尊”,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寻求帮助
(三)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用“|”为下面的句子标出正确的朗读停顿。 (2分)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16、第①段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语句有 、 (写两句);表现屠户警觉的语句是 。(3分)
17、第②段文字是《狼》结尾的评论部分,它明写狼,实写人,点明了文章的主题。那么,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4分)
四、作文
题目:我有这样一个好__________
要求:从“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伙伴、朋友、邻居”中任选一个填写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
初中语文毕业试卷(无答案)
- ›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苏教版九年级)
- ›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初探(九年级)
- ›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探微(九年级)
- ›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好处(九年级)
- ›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
-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雨后的彩虹
- ›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上元夜
-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中秋节
- › 初中语文中考成语大盘点
- ›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之杜甫与冬天
- ›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之瑞鹤仙
- ›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之淡黄柳
- ›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凤凰台上忆吹箫
- ›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之赠范晔诗
- ›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垓下歌
- ›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八声甘州
tag: 语文 初中 九年级下同步辅导,九年级下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九年级下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九年级(上)第二单元备课指导(二)
- ·九年级下教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的妙用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鉴赏
- ·初中语文毕业试卷(无答案)
- ·中考试题(无答案)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 ·九年级下教参:我用残损的手掌
- ·九年级下教参:《诗经》两首——关雎、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九年级下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
- ·九年级下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
- ·九年级下教参:邹忌讽齐王纳谏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 ·九年级下教参:曹刿论战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
- ·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我读《秦风·蒹
- ·《关雎》赏析
- ·读《关雎》----比兴、叙事、梦幻中
- ·为什么说《关雎》是一首出色的恋歌?
- ·论《愚公移山》和再论《愚公移山》
- ·教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 ·九年级下教参:威尼斯商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