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文学作品阅读
浏览次数: 32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届高三文学作品阅读,
2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第一段描绘了一幅秋收之后农村的迷人景象,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一种生活的热爱之情。
B. 第二段中“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一句,以“桃色眼镜”为喻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贬抑之情。
C. 本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对逝去的青春的无限眷恋,又有因进入成年期思想日益成熟而欢喜之情。
D. 本文以“草莓”为题,“草莓”在文中既有过渡的作用,又比喻了人生的青春妙龄时光。
E. 本文语言优美而又含蓄,许多语句化实为虚,含义深刻,韵味悠长,起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
答:( ) ( )
文学作品阅读参考答案(一)
(一)
1. 新疆准噶尔的大戈壁滩(1分)
辽阔、广袤、雄浑(2分。缺“雄浑”扣1分)
“大海一般的气魄”、“给人以壮阔的胸襟”(每答一点给1分,全对2分)
2.(1)采用对比手法(或:与内地的初阳和星月夜进行对比。)
(2)与上文照应,突出准噶尔大戈壁的自然风貌,表达对准噶尔地平线上的初阳和星月夜的赞美。(意思对即可)。(3分)
3. 前一句话:实指准噶尔的地平线
后一句话:虚指人生的地平线,(或:当人们不断前进,生活远处就会不断出现新层次的憧憬。)(每小题2分)
4. A、D(A 本文的中心并非表现作者热爱边疆、热爱祖国的感情。D 先写准噶尔的地平线,进而写人生的地平线,这才揭示出本文丰富的内涵。)
(二)
5. (1)色彩不同。北国落叶呈金红色,南国落叶则是苍青色。(紧扣“色彩”并指出其
不同处即可。)
(2)从时间推移的角度,写出落叶由少到多三个阶段的特征,语气连贯。(只从语句的结构去谈给1分)
6. 表明虽然地域不同,但老叶须落,这是自然规律;虽然时节不同,但叶落都是壮美(悲壮)的。
7. 从落叶联想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新旧交替。老一辈退下来,新一代去接班、去挑重担。赞颂老一辈退下来后仍然继续帮助新一代完成历史使命的崇高精神。)
8. A、B(A 从全文看,应当是运用象征的手法;B 落叶图景并非“凋零、悲凉”,而是悲壮、壮美,不同于许多名家名篇的格调。)
(三)
9.(1)春天存在,但像短脖子一样不引人注目。
(2)感觉不到春天的存在。
10.(1)轻柔 (2)刚劲 (意思对即可)
11.因为北国的春风强悍、刚劲,才能穿越草原、沙漠和山梁,才能破冰封,驱霜雪,
使麦苗返青、山桃鼓苞。(着重抓住第7、8、9三段有关的语句去分析概括,意思对即可)
12.A、D(A项应是对南北春风作比较之后再回到春天,然后才收束全文。D项“旨在歌颂------祖国”说法不当,应是赞颂春风,洋溢着作者对自然的炽热感情。)
文学作品阅读参考答案(二)
(一)
1.(1)没有窗子
(2)当时的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文明的曙光尚未照及。(文段的第6段中蕴含此信息,只要把“窗子”放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去作答,意思对即可。)
2.(1)窗子已从房子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变为宏伟的高层建筑“最鲜明的象征”
(2)人们通过窗口往往可以获得大自然的美感。(如答“窗子已经成为自然和社会的纽带”或文中相关的语句,应酌情给分。)
3.提示:这是开放性题型。要求根据原文的含义,既要联系现实,又要联想得当。(如联系我国改革开放或加入世贸组织等方面的实际,并辩证地加以简析。)
4.B、D(B项,从文章的第14、15段看,还应写到“明天”这一时光线索;D项,应为抒情性散文。)
(二)
5.(1)山影既真实又缥缈,既亲切可爱,又可寻可思。(2分)
(2)苍凉、壮阔和空旷,浪漫神奇,有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情趣。(每点1分)
6.因为敬亭山象征着李白傲然不羁和轻蔑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时尚的个性特征。(要写出“象征”及相关的个性特征。)
7.在大自然的和谐完美中,人的情操得以陶冶。(划线语句的前一句蕴含作者透过山影希望自然的和谐完美,后一句蕴含人们的情操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得到陶冶。)
8.D、E(A 从文章开头可见不止于此。B 古代诗人写山影是表达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理想情操,不能以偏概全,说成都是“怀才不遇,看破世事”、“为排前胸中的郁结”。
C 喜爱山影是人们共有的心态,并非“高人雅士”所特有。)
(三)
9. (1)逃避危机(或逃避困难)。 (2)为人除害(或拼打抗争)。
(3)善良、慈悲 (4)具有研究、创造精神
10.(1)是人们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
(2)答案提示:既要有看法,又要有较具体的想象。如:人生如逆水行舟,人生之舟一旦投入江河,便是波涛一生,处在波涛之上,不进则退,不浮则沉,用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11.(1)不管时空、身份怎样变化,都没有个性和自我价值。(着重后一句话,意思对即可)
(2)人生是来还债
12.C、E(C不能简单地否定,应作具体分析。如开头提到的第二、三、四种人,作者显然不是持否定态度。E作者在文中对生命提出探索,并未绝对化,如“人生永远是朝着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文学作品阅读参考答案(三)
(一)
21.(1)先人已渺,旧居不存(或“母亲去世,家便变得飘渺”,意思对即可。)
(2)故乡是我的生命的根,陶冶过我的乡音、乡情。
22.(1)没有母亲在世时那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2)对往事的黯淡回忆。
(3)思考对故乡可曾做过应有的付出。(以上三点,意思对即可。)
23.(1)承上启下(1分)
(2)回忆自己的生命行程的价值取向,审察自己人生道路上言行举止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如写“回忆自己的漫漫长途----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可酌情给分。)
24.B、D(B“只有温馨的家才能引发思乡之情”不符合原文意思。D“近乡情更怯”并不是因为“没有取得成就”。)
(二)
21.(1)(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
(2)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停地前进。(能联系“东流的一江春水”和“小树”的具体描写,去概括同自然的联系,生命的过程,意思对即可。)
22.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成长,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来生”。
23.(1)生命让我们享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只答“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得1分)
(2)一江春水经过细细平沙,看见夹岸桃花;小树种子破壳而出;树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欢唱;树荫庇花草;树结出累累的果实。(只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24.B、D(B错在“处处对比”。D没有“怅惘虚无”的意思。)
(三)
21.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体育圣地的年代久远,给人一种威严和庄严的感
觉,引起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深思。(分析作用能涉及圣地的年代久远和给人的感觉两个方面,意
思对即可。)
22.(1)这里是全人类的体育圣地。
(2)把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结合在一起。(或:“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
23.古代希腊文明追求人的双重健康,关注人的整体;古代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集体意义上的
自我。(应从两者的“差距”去作答。)
24.B、C(B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是体育圣地,他们把“双重健康纳入……文明”。C更强调的是“别的文明”做起来顾此失彼,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康状态。)
2017届高三文学作品阅读
2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第一段描绘了一幅秋收之后农村的迷人景象,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一种生活的热爱之情。
B. 第二段中“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一句,以“桃色眼镜”为喻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贬抑之情。
C. 本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对逝去的青春的无限眷恋,又有因进入成年期思想日益成熟而欢喜之情。
D. 本文以“草莓”为题,“草莓”在文中既有过渡的作用,又比喻了人生的青春妙龄时光。
E. 本文语言优美而又含蓄,许多语句化实为虚,含义深刻,韵味悠长,起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
答:( ) ( )
文学作品阅读参考答案(一)
(一)
1. 新疆准噶尔的大戈壁滩(1分)
辽阔、广袤、雄浑(2分。缺“雄浑”扣1分)
“大海一般的气魄”、“给人以壮阔的胸襟”(每答一点给1分,全对2分)
2.(1)采用对比手法(或:与内地的初阳和星月夜进行对比。)
(2)与上文照应,突出准噶尔大戈壁的自然风貌,表达对准噶尔地平线上的初阳和星月夜的赞美。(意思对即可)。(3分)
3. 前一句话:实指准噶尔的地平线
后一句话:虚指人生的地平线,(或:当人们不断前进,生活远处就会不断出现新层次的憧憬。)(每小题2分)
4. A、D(A 本文的中心并非表现作者热爱边疆、热爱祖国的感情。D 先写准噶尔的地平线,进而写人生的地平线,这才揭示出本文丰富的内涵。)
(二)
5. (1)色彩不同。北国落叶呈金红色,南国落叶则是苍青色。(紧扣“色彩”并指出其
不同处即可。)
(2)从时间推移的角度,写出落叶由少到多三个阶段的特征,语气连贯。(只从语句的结构去谈给1分)
6. 表明虽然地域不同,但老叶须落,这是自然规律;虽然时节不同,但叶落都是壮美(悲壮)的。
7. 从落叶联想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新旧交替。老一辈退下来,新一代去接班、去挑重担。赞颂老一辈退下来后仍然继续帮助新一代完成历史使命的崇高精神。)
8. A、B(A 从全文看,应当是运用象征的手法;B 落叶图景并非“凋零、悲凉”,而是悲壮、壮美,不同于许多名家名篇的格调。)
(三)
9.(1)春天存在,但像短脖子一样不引人注目。
(2)感觉不到春天的存在。
10.(1)轻柔 (2)刚劲 (意思对即可)
11.因为北国的春风强悍、刚劲,才能穿越草原、沙漠和山梁,才能破冰封,驱霜雪,
使麦苗返青、山桃鼓苞。(着重抓住第7、8、9三段有关的语句去分析概括,意思对即可)
12.A、D(A项应是对南北春风作比较之后再回到春天,然后才收束全文。D项“旨在歌颂------祖国”说法不当,应是赞颂春风,洋溢着作者对自然的炽热感情。)
文学作品阅读参考答案(二)
(一)
1.(1)没有窗子
(2)当时的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文明的曙光尚未照及。(文段的第6段中蕴含此信息,只要把“窗子”放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去作答,意思对即可。)
2.(1)窗子已从房子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变为宏伟的高层建筑“最鲜明的象征”
(2)人们通过窗口往往可以获得大自然的美感。(如答“窗子已经成为自然和社会的纽带”或文中相关的语句,应酌情给分。)
3.提示:这是开放性题型。要求根据原文的含义,既要联系现实,又要联想得当。(如联系我国改革开放或加入世贸组织等方面的实际,并辩证地加以简析。)
4.B、D(B项,从文章的第14、15段看,还应写到“明天”这一时光线索;D项,应为抒情性散文。)
(二)
5.(1)山影既真实又缥缈,既亲切可爱,又可寻可思。(2分)
(2)苍凉、壮阔和空旷,浪漫神奇,有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情趣。(每点1分)
6.因为敬亭山象征着李白傲然不羁和轻蔑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时尚的个性特征。(要写出“象征”及相关的个性特征。)
7.在大自然的和谐完美中,人的情操得以陶冶。(划线语句的前一句蕴含作者透过山影希望自然的和谐完美,后一句蕴含人们的情操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得到陶冶。)
8.D、E(A 从文章开头可见不止于此。B 古代诗人写山影是表达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理想情操,不能以偏概全,说成都是“怀才不遇,看破世事”、“为排前胸中的郁结”。
C 喜爱山影是人们共有的心态,并非“高人雅士”所特有。)
(三)
9. (1)逃避危机(或逃避困难)。 (2)为人除害(或拼打抗争)。
(3)善良、慈悲 (4)具有研究、创造精神
10.(1)是人们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
(2)答案提示:既要有看法,又要有较具体的想象。如:人生如逆水行舟,人生之舟一旦投入江河,便是波涛一生,处在波涛之上,不进则退,不浮则沉,用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11.(1)不管时空、身份怎样变化,都没有个性和自我价值。(着重后一句话,意思对即可)
(2)人生是来还债
12.C、E(C不能简单地否定,应作具体分析。如开头提到的第二、三、四种人,作者显然不是持否定态度。E作者在文中对生命提出探索,并未绝对化,如“人生永远是朝着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文学作品阅读参考答案(三)
(一)
21.(1)先人已渺,旧居不存(或“母亲去世,家便变得飘渺”,意思对即可。)
(2)故乡是我的生命的根,陶冶过我的乡音、乡情。
22.(1)没有母亲在世时那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2)对往事的黯淡回忆。
(3)思考对故乡可曾做过应有的付出。(以上三点,意思对即可。)
23.(1)承上启下(1分)
(2)回忆自己的生命行程的价值取向,审察自己人生道路上言行举止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如写“回忆自己的漫漫长途----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可酌情给分。)
24.B、D(B“只有温馨的家才能引发思乡之情”不符合原文意思。D“近乡情更怯”并不是因为“没有取得成就”。)
(二)
21.(1)(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
(2)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停地前进。(能联系“东流的一江春水”和“小树”的具体描写,去概括同自然的联系,生命的过程,意思对即可。)
22.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成长,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来生”。
23.(1)生命让我们享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只答“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得1分)
(2)一江春水经过细细平沙,看见夹岸桃花;小树种子破壳而出;树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欢唱;树荫庇花草;树结出累累的果实。(只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24.B、D(B错在“处处对比”。D没有“怅惘虚无”的意思。)
(三)
21.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体育圣地的年代久远,给人一种威严和庄严的感
觉,引起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深思。(分析作用能涉及圣地的年代久远和给人的感觉两个方面,意
思对即可。)
22.(1)这里是全人类的体育圣地。
(2)把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结合在一起。(或:“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地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
23.古代希腊文明追求人的双重健康,关注人的整体;古代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集体意义上的
自我。(应从两者的“差距”去作答。)
24.B、C(B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是体育圣地,他们把“双重健康纳入……文明”。C更强调的是“别的文明”做起来顾此失彼,很少构想两相熔铸、两相提升的健康状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2017届高三文学作品阅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文学作品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