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七)
浏览次数: 59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七),
24.根据下面一句话的意思,不改变原意,重新组合句子,要求使用排比的方式来表达。
中国的绘画在神似、意境、形神兼备上很讲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5分)
25.下面是从“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报告”中提取的部分调查结果。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不超过40个字)
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小组就“媒介从业人员在搞批评报道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的来源和“媒介从业人员认为一些批评报道不能如期刊播”的原因做了两项抽样调查。调查对象189人。在第一项调查的“本单位领导”、“当地领导”、“当地不明真相的群众”、“执法部门”和“其他”五个选项中,选项不限;调查结果是:选择五个选项的人数依次是32、137、24、50、20,所占有百分比依次是16.9%、72.5%、12.7%、26.5%、10.6%。在第二项调查的“时机不成熟”、“不利于社会稳定”、“有损党和政府形象”、“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不同意”、“怕影响媒介与被批评单位的关系”、“怕影响媒介的经济利益”、“怕引起新闻纠纷”和“稿件质量欠佳”八个选项中,选项不限;调查结果是:选择八个选项的人数依次是55、51、41、117、66、13、56、9,所占百分比依次是29.1%、27%、21.7%、62%、34.9%、6.8%、29.6%、4.7%。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七)答卷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 _____
一.选择(每题5分 合计10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计分
&nbs
www.350xue.com
p;
第Ⅱ卷(50分)
四、(2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3分)
译文: 。
⑵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5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3分)
答:
②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4分)
答:
18、黩写及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任选出《登鹳雀楼》或《寻隐者不遇》中的其中一首进行默写。(4分)
(2)天生我材必有用, 。(2分)
(3)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4分)
五.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10分)
1. 在对艺术的全和粹、虚和实的理解上,这段话中包含了几种看法?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他们各自的见解。(5分)
2. 对于雕绘这一艺术他们是如何是理解的?(5分)
六、(15分)
23.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6分)
原作:墙角的花! 仿写: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24.根据下面一句话的意思,不改变原意,重新组合句子,要求使用排比的方式来表达。(5分)
原句: 中国的绘画在神似、意境、形神兼备上很讲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5.下面是从“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报告”中提取的部分调查结果。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不超过40个字)
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小组就“媒介从业人员在搞批评报道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的来源和“媒介从业人员认为一些批评报道不能如期刊播”的原因做了两项抽样调查。调查对象189人。在第一项调查的“本单位领导”、“当地领导”、“当地不明真相的群众”、“执法部门”和“其他”五个选项中,选项不限;调查结果是:选择五个选项的人数依次是32、137、24、50、20,所占有百分比依次是16.9%、72.5%、12.7%、26.5%、10.6%。在第二项调查的“时机不成熟”、“不利于社会稳定”、“有损党和政府形象”、“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不同意”、“怕影响媒介与被批评单位的关系”、“怕影响媒介的经济利益”、“怕引起新闻纠纷”和“稿件质量欠佳”八个选项中,选项不限;调查结果是:选择八个选项的人数依次是55、51、41、117、66、13、56、9,所占百分比依次是29.1%、27%、21.7%、62%、34.9%、6.8%、29.6%、4.7%。
语文周练七参考答案
1.C 2.C 3 B 4 A 5.C 6. B 二、7、D(文中所涉及的内容无此方面的评说) 8、D(前三项内容都属于使作者“知识渊博”的原因) 9、C 10、D 三、11、D(A中的两个“事”一为“事奉”,一为名词“政事”;B中的两个“会”,一为“准备就绪”,一为“适逢”;C中的两个“善”,一为“很好地对待,礼遇,善待”,一为“与……关系较好”) 12、C 13、B 14、A 15、A 四、16、⑴伍子胥(于是就)只好与胜独身步行逃走,几乎不能逃脱。⑵伍子胥知道光有在国内图谋的志向,想杀掉吴王自立,不可以用对外的武事来劝说他,就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 17. ①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②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18、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⑵无限江山 流水落花春去也 ⑶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五、19、行旅匆匆,夜色中的一切不能给人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人生匆忙,“所有路过的地方”都不能令人感到家的温馨与幸福。 20、⑴用比喻手法说明人离开家乡之后的行旅匆匆,对一切景观虽留恋却又模糊的遗憾之情。⑵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在陌生地带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21、用反衬手法详细描绘了周围环境的静寂,真实地再现了作者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独居旅社时孤独、冷清的心理感受。 22、CE 23 (参考)泥潭中的蛙,当你只欣赏自己的鸣唱时,艺术的天使就离你更远了。 24. 讲究神似,讲究意境,讲究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自己独特的风格。 25 (参考)某些领导者对舆论监督不支持甚至阻挠,是舆论监督工作的最大困难。第一项调查反映“当地领导”和“本单位领导”为主要阻力来源(阻挠),第二项调查反映“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不同意”为不能如期刊播的主要原因(不支持)
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七)
24.根据下面一句话的意思,不改变原意,重新组合句子,要求使用排比的方式来表达。
中国的绘画在神似、意境、形神兼备上很讲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5分)
25.下面是从“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报告”中提取的部分调查结果。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不超过40个字)
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小组就“媒介从业人员在搞批评报道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的来源和“媒介从业人员认为一些批评报道不能如期刊播”的原因做了两项抽样调查。调查对象189人。在第一项调查的“本单位领导”、“当地领导”、“当地不明真相的群众”、“执法部门”和“其他”五个选项中,选项不限;调查结果是:选择五个选项的人数依次是32、137、24、50、20,所占有百分比依次是16.9%、72.5%、12.7%、26.5%、10.6%。在第二项调查的“时机不成熟”、“不利于社会稳定”、“有损党和政府形象”、“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不同意”、“怕影响媒介与被批评单位的关系”、“怕影响媒介的经济利益”、“怕引起新闻纠纷”和“稿件质量欠佳”八个选项中,选项不限;调查结果是:选择八个选项的人数依次是55、51、41、117、66、13、56、9,所占百分比依次是29.1%、27%、21.7%、62%、34.9%、6.8%、29.6%、4.7%。
2004届高三语文周练(七)答卷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 _____
一.选择(每题5分 合计10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计分
&nbs
www.350xue.com
p;
第Ⅱ卷(50分)
四、(2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3分)
译文: 。
⑵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5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3分)
答:
②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4分)
答:
18、黩写及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任选出《登鹳雀楼》或《寻隐者不遇》中的其中一首进行默写。(4分)
(2)天生我材必有用, 。(2分)
(3)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4分)
五.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10分)
1. 在对艺术的全和粹、虚和实的理解上,这段话中包含了几种看法?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他们各自的见解。(5分)
2. 对于雕绘这一艺术他们是如何是理解的?(5分)
六、(15分)
23.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6分)
原作:墙角的花! 仿写: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24.根据下面一句话的意思,不改变原意,重新组合句子,要求使用排比的方式来表达。(5分)
原句: 中国的绘画在神似、意境、形神兼备上很讲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25.下面是从“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报告”中提取的部分调查结果。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不超过40个字)
河北省新闻舆论监督状况调查小组就“媒介从业人员在搞批评报道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的来源和“媒介从业人员认为一些批评报道不能如期刊播”的原因做了两项抽样调查。调查对象189人。在第一项调查的“本单位领导”、“当地领导”、“当地不明真相的群众”、“执法部门”和“其他”五个选项中,选项不限;调查结果是:选择五个选项的人数依次是32、137、24、50、20,所占有百分比依次是16.9%、72.5%、12.7%、26.5%、10.6%。在第二项调查的“时机不成熟”、“不利于社会稳定”、“有损党和政府形象”、“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不同意”、“怕影响媒介与被批评单位的关系”、“怕影响媒介的经济利益”、“怕引起新闻纠纷”和“稿件质量欠佳”八个选项中,选项不限;调查结果是:选择八个选项的人数依次是55、51、41、117、66、13、56、9,所占百分比依次是29.1%、27%、21.7%、62%、34.9%、6.8%、29.6%、4.7%。
语文周练七参考答案
1.C 2.C 3 B 4 A 5.C 6. B 二、7、D(文中所涉及的内容无此方面的评说) 8、D(前三项内容都属于使作者“知识渊博”的原因) 9、C 10、D 三、11、D(A中的两个“事”一为“事奉”,一为名词“政事”;B中的两个“会”,一为“准备就绪”,一为“适逢”;C中的两个“善”,一为“很好地对待,礼遇,善待”,一为“与……关系较好”) 12、C 13、B 14、A 15、A 四、16、⑴伍子胥(于是就)只好与胜独身步行逃走,几乎不能逃脱。⑵伍子胥知道光有在国内图谋的志向,想杀掉吴王自立,不可以用对外的武事来劝说他,就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 17. ①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②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18、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⑵无限江山 流水落花春去也 ⑶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五、19、行旅匆匆,夜色中的一切不能给人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人生匆忙,“所有路过的地方”都不能令人感到家的温馨与幸福。 20、⑴用比喻手法说明人离开家乡之后的行旅匆匆,对一切景观虽留恋却又模糊的遗憾之情。⑵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在陌生地带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21、用反衬手法详细描绘了周围环境的静寂,真实地再现了作者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独居旅社时孤独、冷清的心理感受。 22、CE 23 (参考)泥潭中的蛙,当你只欣赏自己的鸣唱时,艺术的天使就离你更远了。 24. 讲究神似,讲究意境,讲究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自己独特的风格。 25 (参考)某些领导者对舆论监督不支持甚至阻挠,是舆论监督工作的最大困难。第一项调查反映“当地领导”和“本单位领导”为主要阻力来源(阻挠),第二项调查反映“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不同意”为不能如期刊播的主要原因(不支持)
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高三语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