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月考试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月考试题(

浏览次数: 75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月考试题(,
B.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指不等穿好战袍、戴好头盔就出发了的人
C.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    指阴谋夺取王位的人
D.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指有权位的大臣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兴以来,始防捍之  防捍:防御      B.国之备塞,多用边兵  备塞:防守边塞
C.取静塞马分隶帐下  隶:奴仆          D.或不能充  充:足够数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
即患秦兵之来
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
齐悉复得其故城
14.完全属于作者认定的宋朝边防措施不当的一项是
①国之备塞,多用边兵
②胡马南下,不过上谷
③选归上都,离失乡土
④月给微薄,或不能充
⑤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羸瘠
⑥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5.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记唐河店妪事并不多,而是用比较多的笔墨写边防方法不当,以及要怎样做才能长治久安。这种写法在“传记”文体中是很特别的
B.本篇文字朴实简洁。记事部分形象生动,简而不漏;议论部分说理透彻,论据充足,言辞恳切
C.一个辽国兵士让唐河店老妇人为他打水,老妇机智地把他骗到井边,推他落井,然后骑马去郡城报告官府,吏民称赞她勇武
D.作者认为防守边塞应多用家在边地(戍守地)的士兵,国家要保证他们衣食、军械充足,这样的边兵,其战斗力可相当于敌军的五倍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三顾频烦天下计, ______________。出师未捷身先死, ______________。(《蜀相》)
(2)__________,龙光射斗牛之墟。_____________,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写给秋天
罗 兰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依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天,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然。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怆凉的日子。情感上的磨折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寂的素脸。是“白云如粉熏,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却始终领悟不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他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中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19.作者认为,秋之“神韵”首先体现在秋天的__________上,其次体现在________上, ________上。(6分)
20.罗兰从秋景中感悟到的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是什么?(6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何独特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对文章鉴赏不当的两项是(4分)(    )
A.“神韵”二字为本篇文眼。
B.作者用类似独白的形式抒写心灵,从时间的抒写转入空间的回顾,描画她在那“复杂多变的岁月”里的人生际遇。
C.“红叶”和“白云”是秋天最常见的,也是极普通极简单的两种景象。然而,正是从这极为普通细微的地方,作者捕捉到了秋天的独特神韵。
D.作者着意渲染为人们所常见的秋景,托秋寄意,借秋抒情,把秋天作为心灵中某种理念的附属物,抓住秋天里令自己的心灵感动的特殊“神韵”来阐述秋天给予自己的启示和感悟,从中体味生存的哲理。
E.作者从秋天的深厚的意蕴中感悟生之况味,从而为文章增添了哲理性的隽永意味。
六、(12分)
23.仿写一句子,要求与



www.350xue.com
画线句一致。(4分)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以“琴声如何吸引路人”为扩展点,扩展下面的语句,使其具体、生动。字数在70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将下面一段话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4分)
从今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今后在学校任教必须取得教师资格。通过严格掌握老师标准,招聘优秀人才从教,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月考试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学  江苏省  如皋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