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一)
浏览次数: 20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年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一),
21.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出促织精神的要点,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促织奋力认真地唱出自己的歌,如秋天的号角,催促劳动,再接再厉,它具有不断
进取的精神。
B.促织精神是一种有责任心、有底蕴、自然而然的人格体现。
孩童魂化促织体现了一种执着、奋斗、无畏无惧的精神力量。
C.促织为了叫醒黑沉沉的夜,废寝忘食,对主人给的食物不屑一顾,具有无私奉献、
不求索取的精神。
D.作者认为促织是黑暗中一颗闪烁的明星,给人带来幸运和希望。
五、(21分)
22.补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①臣心一片磁针石, (文天祥《扬子江》)
②奇文共欣赏 , (陶渊明《移居》)
③ ,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下》)
⑤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
, 。(朱自清《荷塘月色》)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23—24题
病 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 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省,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23.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6分)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24.第三首诗以“牛”为陈述主体。试换一种陈述主体,在同一主题下,写一首小诗。与第
三首诗格式大体一致。(3分)
25.阅读下面翻译过来一则“消息”,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造成毒气泄漏的两条原因。(4分)
日前,美国的跨国公司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一个装有45吨剧毒
气体的储气罐阀门失灵,毒气外泄,一小时后,毒气形成的浓雾笼罩了全市,面积达40平
方公里。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设在印度的工厂与其设在本国弗吉尼亚的工厂,在环境的安全的
维护上采用了“一公司两制度”的“双重标准”,后者除一般装置外,还有精良的电脑监控
及报警系统,而前者只有一般的装置。
答:① ②
26.下面是对美国三幢摩天大厦倒塌的报道,请将关于纽约世贸大楼倒塌经过的文字进行压
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5分)
8时45分,一架从波士顿飞往纽约的波音767飞机遭挟持,撞到了纽约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南侧大楼,飞机“撕开”了大楼并发生爆炸,楼层上部冒出滚滚浓烟。9时03分,又一架小型飞机快速冲向世贸中心北侧大楼,飞机从大楼一侧撞入,由另一侧冲出,并引起巨大爆炸,9时35分左右,位于首都华盛顿中心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遭飞机撞击,并发生大火,五角大楼已经部分坍塌。几乎与此同时,国会山也发生爆炸。10时30分左右,纽约世贸中心姊妹楼再次发生爆炸,然后相继发生大规模坍塌,楼顶坠地时,地面掀起巨大的烟尘气浪,现场一片混乱。
得分 评卷人
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个小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
一路往前走,男人推开了美丽、年轻、善良、温柔、有钱、忠诚、勤劳、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有幽默感等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扇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的过于完美了,请您到大街上去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姻介绍所的后门。
故事中的男人是追求“完美”的,这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第I卷
一、 .B 悄(qiǎo) 2. C (A 烁—铄;B 闻—文 D 园—源) 3. D(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呼暗。闪现:一瞬间出现;呈现。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打通、创建。“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尖历”,形容声音高而刺耳。形容眼光尖锐,应用“尖利”。)4.B (A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错综复杂”含语境,“难于辨认”不含语境。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恐怖分子所为,非美国内部。瓜熟蒂落: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 5. B (A 单起双承。前面是“壮观”后文是“多少”、“厚薄”,应去掉“少”和“薄”。 C “但”改为“并”是递进关系。 D “引发”与“决定”配搭不当)6. B 根据文意“感兴趣”把“希冀和愿望送到那空中楼阁”为“净化”;在那楼阁之外再去“发现”扩充。应先选②“化为”、“变得”,“具有”、“带有”几句均为结果,在根据语意的程度和音节和谐应为①③ 7. A (《倪焕之》是叶圣陶的作品) 8.D (“居”用在“无何”的前面,表示隔了一段时间。)9. B (A 爪牙:文中“辅佐的人”,今含贬义,“帮凶”。)C. 烦扰:文中为“繁多”义。今义为“搅扰” D 文法:古指法令成文,今指“语法”。) 10.B (其,副词,希望语气。A 替;向。C 相当于介词“于”;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D 却;才。11. A (何况从前的将军呢?)12. C ④泛指所有的将军⑤不得已而为之⑥突出爱护士卒,没有繁多的规章命令) 13. D (“批评”应为“开导”,意思是说将军登上战车,就不必繁文缛节,亲人去世,不为之服丧,是为“振旅抚师”来征讨“不服”)
14. D 15. B 16.A 17. D
第II卷
18. 玉簪花开,知了声衰微,天渐凉了,蟋蟀声更亮。(以上四点,前三点有两个即可;若无最后一点扣2分。)
19.①反衬,用知了的“恬噪”反衬促织声音的“清亮” 。②拟人。“演员”、“小乐队”写出了促织的出现,招人喜爱。③比喻(或通感),把震颤的声音比作“闪烁的星星”,移觉,新奇、生动。
20.这小东西,为整个夏天迎热高唱,使尽浑身之力,使人燥热的心冷静了,使人消沉的心奋发了。(句式、意思基本对即可)。
21.D E (D、对白菜叶子,“不屑一顾”,是促织习性所致。E、像星星在黑暗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2002年高考系列等值试卷(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1.C( 悄qiǎo) 2. C (A 烁—铄;B 闻—文 D 园—源) 3. D(“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闪现”,一瞬间出现;呈现。“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打通、创建。“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尖历”,形容声音高而刺耳。形容眼光尖锐,应用“尖利”。)4.B (A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错综复杂”合语境,“难于辨认”不合语境。C、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恐怖分子所为,非美国内部。D、瓜熟蒂落: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 5. B (A 单起双承。前面是“壮观”后文是“多少”、“厚薄”,应去掉“少”和“薄”。 C “但”改为“并”是递进关系。 D “引发”与“决定”配搭不当)6. B (根据文意“感兴趣”把“希冀和愿望送到那空中楼阁”为“净化”;在那楼阁之外再去“发现”为“扩充”。应先选②“化为”、“变得”;“具有”、“带有”几句均为结果,再根据语意的程度和音节和谐应为①③) 7. A (《林家铺子》是短篇小说) 8.D (“居”用在“无何”的前面,表示隔了一段时间。)9. B (A 爪牙:文中“得力助手”,今含贬义,“帮凶”。C. 烦扰:文中为“繁多”义。今义为“搅扰” D 文法:古指法令成文,今指“语法”。) 10.B (其,副词,表希望语气。A 替;向。C 相当于介词“于”;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D 却;才)。11. A (何况从前的将军呢?)12. C (④泛指所有的将军⑤不得已而为之⑥突出爱护士卒,没有繁多的规章命令) 13. D (“批评”应为“开导”,意思是说将军登上战车,就不必繁文缛节,亲人去世,也不为之服丧;要一心一意整训军队,以征讨叛逆。)译文:汉武帝即位,左右大臣都说李广是名将,于是就把李广从边郡调回,任未央宫卫尉,而这时程不识也是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以前与李广都是边郡太守兼领驻防。出击匈奴时,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部队编制和行列阵势,遇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就驻扎下来,各人起居自便,夜间也不击刁斗巡逻,幕府中公文表册一律从简,然而也派人到远处侦察敌情,因此未曾遇到危险。程不识严格军队的编制和行列阵势,晚上要击刁斗巡逻,军吏办理公文表册非常严明,士兵起居严格遵守规定。程不识说:“李广军中规章命令十分简易,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攻就无法抵挡;但他的士兵轻松愉快,都乐于为他拼命。我的军队虽然规章命令繁多,敌人却也不能侵犯我。”那时,李广、程不识是汉朝边郡的名将,但是匈奴更怕李广,士兵也大都乐于随从李广,而苦于随程不识。汉景帝时程不识因屡次直言劝谏而当上了太中大夫,为人廉洁,谨守朝廷的法令、规章。
2017年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一)
21.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出促织精神的要点,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促织奋力认真地唱出自己的歌,如秋天的号角,催促劳动,再接再厉,它具有不断
进取的精神。
B.促织精神是一种有责任心、有底蕴、自然而然的人格体现。
孩童魂化促织体现了一种执着、奋斗、无畏无惧的精神力量。
C.促织为了叫醒黑沉沉的夜,废寝忘食,对主人给的食物不屑一顾,具有无私奉献、
不求索取的精神。
D.作者认为促织是黑暗中一颗闪烁的明星,给人带来幸运和希望。
五、(21分)
22.补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①臣心一片磁针石, (文天祥《扬子江》)
②奇文共欣赏 , (陶渊明《移居》)
③ ,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下》)
⑤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
, 。(朱自清《荷塘月色》)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23—24题
病 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 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省,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23.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6分)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24.第三首诗以“牛”为陈述主体。试换一种陈述主体,在同一主题下,写一首小诗。与第
三首诗格式大体一致。(3分)
25.阅读下面翻译过来一则“消息”,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造成毒气泄漏的两条原因。(4分)
日前,美国的跨国公司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一个装有45吨剧毒
气体的储气罐阀门失灵,毒气外泄,一小时后,毒气形成的浓雾笼罩了全市,面积达40平
方公里。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设在印度的工厂与其设在本国弗吉尼亚的工厂,在环境的安全的
维护上采用了“一公司两制度”的“双重标准”,后者除一般装置外,还有精良的电脑监控
及报警系统,而前者只有一般的装置。
答:① ②
26.下面是对美国三幢摩天大厦倒塌的报道,请将关于纽约世贸大楼倒塌经过的文字进行压
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5分)
8时45分,一架从波士顿飞往纽约的波音767飞机遭挟持,撞到了纽约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南侧大楼,飞机“撕开”了大楼并发生爆炸,楼层上部冒出滚滚浓烟。9时03分,又一架小型飞机快速冲向世贸中心北侧大楼,飞机从大楼一侧撞入,由另一侧冲出,并引起巨大爆炸,9时35分左右,位于首都华盛顿中心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遭飞机撞击,并发生大火,五角大楼已经部分坍塌。几乎与此同时,国会山也发生爆炸。10时30分左右,纽约世贸中心姊妹楼再次发生爆炸,然后相继发生大规模坍塌,楼顶坠地时,地面掀起巨大的烟尘气浪,现场一片混乱。
得分 评卷人
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个小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
一路往前走,男人推开了美丽、年轻、善良、温柔、有钱、忠诚、勤劳、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有幽默感等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扇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的过于完美了,请您到大街上去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姻介绍所的后门。
故事中的男人是追求“完美”的,这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第I卷
一、 .B 悄(qiǎo) 2. C (A 烁—铄;B 闻—文 D 园—源) 3. D(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呼暗。闪现:一瞬间出现;呈现。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打通、创建。“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尖历”,形容声音高而刺耳。形容眼光尖锐,应用“尖利”。)4.B (A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错综复杂”含语境,“难于辨认”不含语境。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恐怖分子所为,非美国内部。瓜熟蒂落: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 5. B (A 单起双承。前面是“壮观”后文是“多少”、“厚薄”,应去掉“少”和“薄”。 C “但”改为“并”是递进关系。 D “引发”与“决定”配搭不当)6. B 根据文意“感兴趣”把“希冀和愿望送到那空中楼阁”为“净化”;在那楼阁之外再去“发现”扩充。应先选②“化为”、“变得”,“具有”、“带有”几句均为结果,在根据语意的程度和音节和谐应为①③ 7. A (《倪焕之》是叶圣陶的作品) 8.D (“居”用在“无何”的前面,表示隔了一段时间。)9. B (A 爪牙:文中“辅佐的人”,今含贬义,“帮凶”。)C. 烦扰:文中为“繁多”义。今义为“搅扰” D 文法:古指法令成文,今指“语法”。) 10.B (其,副词,希望语气。A 替;向。C 相当于介词“于”;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D 却;才。11. A (何况从前的将军呢?)12. C ④泛指所有的将军⑤不得已而为之⑥突出爱护士卒,没有繁多的规章命令) 13. D (“批评”应为“开导”,意思是说将军登上战车,就不必繁文缛节,亲人去世,不为之服丧,是为“振旅抚师”来征讨“不服”)
14. D 15. B 16.A 17. D
第II卷
18. 玉簪花开,知了声衰微,天渐凉了,蟋蟀声更亮。(以上四点,前三点有两个即可;若无最后一点扣2分。)
19.①反衬,用知了的“恬噪”反衬促织声音的“清亮” 。②拟人。“演员”、“小乐队”写出了促织的出现,招人喜爱。③比喻(或通感),把震颤的声音比作“闪烁的星星”,移觉,新奇、生动。
20.这小东西,为整个夏天迎热高唱,使尽浑身之力,使人燥热的心冷静了,使人消沉的心奋发了。(句式、意思基本对即可)。
21.D E (D、对白菜叶子,“不屑一顾”,是促织习性所致。E、像星星在黑暗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2002年高考系列等值试卷(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1.C( 悄qiǎo) 2. C (A 烁—铄;B 闻—文 D 园—源) 3. D(“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闪现”,一瞬间出现;呈现。“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打通、创建。“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尖历”,形容声音高而刺耳。形容眼光尖锐,应用“尖利”。)4.B (A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错综复杂”合语境,“难于辨认”不合语境。C、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恐怖分子所为,非美国内部。D、瓜熟蒂落: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 5. B (A 单起双承。前面是“壮观”后文是“多少”、“厚薄”,应去掉“少”和“薄”。 C “但”改为“并”是递进关系。 D “引发”与“决定”配搭不当)6. B (根据文意“感兴趣”把“希冀和愿望送到那空中楼阁”为“净化”;在那楼阁之外再去“发现”为“扩充”。应先选②“化为”、“变得”;“具有”、“带有”几句均为结果,再根据语意的程度和音节和谐应为①③) 7. A (《林家铺子》是短篇小说) 8.D (“居”用在“无何”的前面,表示隔了一段时间。)9. B (A 爪牙:文中“得力助手”,今含贬义,“帮凶”。C. 烦扰:文中为“繁多”义。今义为“搅扰” D 文法:古指法令成文,今指“语法”。) 10.B (其,副词,表希望语气。A 替;向。C 相当于介词“于”;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D 却;才)。11. A (何况从前的将军呢?)12. C (④泛指所有的将军⑤不得已而为之⑥突出爱护士卒,没有繁多的规章命令) 13. D (“批评”应为“开导”,意思是说将军登上战车,就不必繁文缛节,亲人去世,也不为之服丧;要一心一意整训军队,以征讨叛逆。)译文:汉武帝即位,左右大臣都说李广是名将,于是就把李广从边郡调回,任未央宫卫尉,而这时程不识也是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以前与李广都是边郡太守兼领驻防。出击匈奴时,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部队编制和行列阵势,遇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就驻扎下来,各人起居自便,夜间也不击刁斗巡逻,幕府中公文表册一律从简,然而也派人到远处侦察敌情,因此未曾遇到危险。程不识严格军队的编制和行列阵势,晚上要击刁斗巡逻,军吏办理公文表册非常严明,士兵起居严格遵守规定。程不识说:“李广军中规章命令十分简易,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攻就无法抵挡;但他的士兵轻松愉快,都乐于为他拼命。我的军队虽然规章命令繁多,敌人却也不能侵犯我。”那时,李广、程不识是汉朝边郡的名将,但是匈奴更怕李广,士兵也大都乐于随从李广,而苦于随程不识。汉景帝时程不识因屡次直言劝谏而当上了太中大夫,为人廉洁,谨守朝廷的法令、规章。
2017年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高考语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