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
16.下面最能表现七绝《月夜》诗静穆幽丽意境的一组是(5分)
附:刘方平《月夜》诗(每句空缺一字)
更深月色①人家,北斗阑于南斗②,
今夜偏知春气③,虫声新④绿窗纱。
A.①照
www.350xue.com
②遮 ③回 ④发
B.①入 ②遐 ③寒 ④闻
C.①半 ②斜 ③暖 ④透
D.①射 ②眨 ③动 ④传
17.《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下列对画线的诗句中类似“闹”字那样精采的字,判断正确的一项(5分) [ ]
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②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④风帆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A①弄,②极,③别,④一
B①起,②舒,③惊,④一
C①弄,②舒,③惊,④点
D①起,②极,③别,④点
18.下列是对一首元曲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 ]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本文作者杨果,由金入元的诗人,金之五年始出为官。这支小令以婉曲的语言抒发故国兴亡的感情。
A.开头两句写采莲人划着一叶小舟摇荡而过,散发着民歌的芬芳,为全曲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B.中间三句,“独卧江楼”是为的“寻梦”,“夜如何”是“惊梦”后的发问。句意奇峭生动,给人以遐想。
C.末尾三句,由现实回到过去,揭露当朝统治的腐败,并用“司马泪痕”这 一典故,抒发诗人“论落天涯”的感慨。
D.这首小令共三层意思:首层两句是全曲发出的信息量的枢纽;二层以反衬倒装写法,勾联首尾两层,悲喜交错;三层破题,点明旨意。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百觉谏书稀。
1.对这首唐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5分) [ ]
A.诗题《寄左省杜拾遗》中的“杜拾遗”,即任“左拾遗”(谏官)的杜甫。“在拾遗”属门下省,故称“左省”。作者在中书省任“右补阙”(谏官),岑、杜既为同僚,也是诗友,因而“寄”诗以相慰。
B.首联中的“丹陛”与“紫微”都借指国君的宫殿,“曹”是古代的官署。
C.颔联中的“天仗”,是国君的仪仗队,“御香”是宫殿里燃烧的香。
D.尾联中“阙事”的阙“遗缺”,即缺点或错误。“谏书”的“谏”指进宫献策的意思。
2.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 ]
A.前四句表面炫耀每天朝见国君的盛况,实际表露出无聊的生活与苦闷的心情。
B.“白发悲花落”,为虚度年花而叹息;“青云羡鸟飞”,还想展翅高飞,大有作为。
C.“圣朝无阙事”是反语,意含讽刺。
D.这首诗写得曲折隐晦,寓贬于褒,表面颂扬朝政,实际抒发内心的忧愤。
答 案
1.C 2.① C ②A3.D 4.① C ② B
5.B 6.C B A D
7.D 8.D
9.B 10.D
11.D 12.B
13.D 14.C
15.C 16.C
17.C 18.C
19.① D ② B
古诗词阅读
tag: 古诗词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