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二)
浏览次数: 51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二),
C.寻求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可以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创造的没有人为痕迹的山地生态系统典范,可以借此查清
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的控制政策。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 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 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辟公府,举高第 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
B.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 和亲:和睦亲近。
C.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 教训:从失败中获得认识
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涣往从之,为布所拘留 B.涣颜色不变
C.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 D.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
涣闻唯德可以辱人
吕布击术于阜陵
吕布击术于阜陵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A. B.
使彼固君子邪
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C. D.
14.以下六句话,分别是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涣崇尚道义、
www.350xue.com
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 )
①涣常正议,术不能抗
②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③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④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
⑤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
⑥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然不拘细行,仍然受到人民的敬重。
C.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D.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
重。
第Ⅱ卷( 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译文:
(2)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②
注:①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
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18.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叶上初阳干宿雨, , 。(周邦彦《苏幕遮》)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是以区区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二)
C.寻求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可以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创造的没有人为痕迹的山地生态系统典范,可以借此查清
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的控制政策。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 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 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辟公府,举高第 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
B.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 和亲:和睦亲近。
C.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 教训:从失败中获得认识
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涣往从之,为布所拘留 B.涣颜色不变
C.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 D.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
涣闻唯德可以辱人
吕布击术于阜陵
吕布击术于阜陵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A. B.
使彼固君子邪
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C. D.
14.以下六句话,分别是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涣崇尚道义、
www.350xue.com
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 )
①涣常正议,术不能抗
②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③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④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
⑤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
⑥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然不拘细行,仍然受到人民的敬重。
C.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D.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
重。
第Ⅱ卷( 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译文:
(2)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②
注:①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
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18.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叶上初阳干宿雨, , 。(周邦彦《苏幕遮》)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是以区区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高考语文 模拟试卷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