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四册第一单元测试

高四册第一单元测试

浏览次数: 60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四册第一单元测试,

D、这篇小说最值得欣赏的写作特点是语言简洁、层层递进。

(五)、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记者同志,我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别把录音机对着我,也不要记录……”

“当时我绝对没有想到是为了维护中马两国人民的友谊,真的,确实没有这样想!”

事情再简单不过了①。前天,下夜班路上,我捡到一个皮包,打开一看,里面全都是外国钱,我不敢一个人站在街上等失主,就赶紧跑到派出所,民警同志数了数,有一万多美元。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不瞒你说,当时我心里还有点害怕哩!我想早点回家,可民警同志说,非要我留下姓名,我只好让他们看了看身份证。今天早晨听说经过民警同志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失主。我刚知道失主是一位马来西亚的商人,我怎么会在前天就想到维护中马两国人民的友谊呢?” ②

“看来,你是非要我说出点什么不可……好吧,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我可从来没有跟人讲过!”

“我妈妈是个清洁工,不到20岁就开始扫大街,一扫就扫了40年,直到去年扫不动了才退休。妈妈40年来扫出的垃圾能堆成山,也扫到了许多行人丢失的钱物。妈妈单位里有一本拾物交公的表册,妈妈40年来上交的手表有148块,金项链式反应7条,金戒指36个,钱包266只,至于硬币、钞票什么的,多得无法统计。”

“有一回……妈妈在马路边捡到一个刚出世的女孩,这女孩就是我!”

“好了吧?明白了吧?不需要我再说什么了吧?”

29、句①中,“简单”是针对什么而言的?下面四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件事的经过。       B、“我”的思想活动。

C、这件事设计的人物     D、“我”对这件事的评价。

30、句②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四种理解,较为恰当的一种是(    )(3分)

A、  对记者牵强附会的分析的不满。   B、被记者误后的委屈与不满。

B、 记者故意夸大其词的不满。       D、受到记者过分赞扬后的尴尬与不满。

 31、“我”告诉记者“秘密”的用意是什么样?下面四种分析,恰当的一种是(   )(3分)

A、 介绍“我”不幸的身世。        B、赞扬母亲的崇高品质。

C、 释“我”拾金不昧的思想基础。    D、表明“我”这样做是理所当然。

(六)、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乞丐》,回答文后问题。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缕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一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我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般!”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     )那儿得到了(     )

32、“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

            ②            ③        (3分  )

33、通读全文,领会文意,然后在结尾处的方框处各填一个词(两个字)。(2分)

34、小说对乞丐的主要描写手法是(   )(2分)

A、心理描写岸         B、细节描写        C、外貌描写       D、侧面描写

35、“我”和“乞丐”互相握手的基础是                    。(2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高四册第一单元测试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