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浏览次数: 74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徐州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A.平虽美丈夫 丈夫:结婚后妇女的配偶
B.其中未必有也 其中:那里面
C.信者固多心乎 多心:乱起疑心
D.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 相距:相对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A B
C D
13、对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内容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曰:“罢,(我)舍矣。” B.于是汉王与(陈平)语而说之。
C. 反使(陈平)监护军长者! D.金具在, 请(汉王您)封输官。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绛侯等人指责陈平品行不端的一组是
①遂与东伐项王至彭城,为楚所败。②平居家时,盗其嫂 ③ 平受诸将金
④平,反复乱臣也 ⑤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 ⑥ 臣裸身来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与陈平交谈后,知道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非常高兴,力排众议,委以重任。
B. 魏无知向汉王推荐陈平是因为他知道汉王当时急需奇谋之士,而且他并不知道陈平的品行不端。
C. 陈平只所以被视为反复乱臣是因为他在魏王、项王那里都得不到重用,最终离开项王,投奔汉王。
D. 绛侯、灌婴进谗言攻击陈平,实际上是嫉妒陈平受到了刘邦的重用,所以抓住他的品行不端大做文章。
16、阅读短文,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申包胥者,楚人也。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豸长蛇,蚕食天下,征上国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各急曰:“吴,夷狄也,夷狄之求无厌,来楚则西与君接境,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若存抚楚国,世以事君。”
注:①柏举:与下文的“郢”都是地名。 ②随:国名。 ③封:大。④越:流亡。
(1) 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 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 满庭鸟迹印窗台。
注:此诗写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退居洛阳时。
(1) 诗中的“地偏”与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地偏”是否反映了同一种心态?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最后一句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3分)
艺术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课文补写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 )(4分)
(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螟》
(4) 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五、(18分)
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 。
关于“火车”的对话 毕淑敏
与一位经济学家聊天。他说,我以前是很喜欢文学的,但我已经很长时间不看任何文学刊物了,你能否告诉我,好的小说家都干什么去了?
我说,依你这话,好像有一些天生的好小说家,躲在什么地方,等着人们去把他挖出来,仿佛多年老山参似的。
他笑了,说,不管怎么样,文学家和经济学家是很不同的。
他说,整个社会就好像一列火车。经济学家考虑的是火车怎么样开着更快,又不致颠覆。比如效率和公平,如两根肋骨,对立着,缺了谁也不行。是支撑矛盾。当我们太
强调公平的时候,就牺牲了效率。但是,如果社会的冲突太尖锐了,就会引起混乱……经济学家是最讲平衡的。
我说,我是搞形象思维的,所以我习惯具体化。我在国内坐那种很先进的火车,速度之快先不说,单是那种舒适,就令人流连忘返。还有便捷与豪华,座椅旁有电脑上网的插也,车厢顶部是全玻璃幕的,看得见星光和云霞。列车夜晚在旷野上行进,突然一尾发光的炮弹壳。我也坐过中国东北和西南那种恨不能每5分钟就停一战的慢车,整个车厢都弥漫着多年类便沤积出的气味儿,其浓烈的程度几乎可令一个中度昏迷的人骤然清醒,地上的瓜子皮或是甘蔗渣能没过脚面。
经济学家说我想知道的就是―――当列车行进的时候,文学家在哪里?做什么呢?
我说,在看风景。看车窗外的风景和车窗内的百态。车子平稳运行的时候,他们也会欣赏音乐,但是通常不会打盹儿。也许会到餐车看看,或待在自己的硬座席上等着吃盒饭。他们不会太好脾气,如果送的饭质次价高或是不卫生不新鲜的话,没准儿会大声叫屈。车子开得太快,车身剧烈颠簸的时候,他们会发出呼喊和抗议,那不仅是他们自己感到很不舒服了,车上的妇孺的呻吟更让他们受不了。日出或是日落的时候,窗外的风光格外美丽,他们痴痴地趴在窗上,看人类亘古不变的景色,想一些和速度之类无关的问题。入夜以后,也许整列火车绝大部分人都睡着了,但是他们不睡,这种时刻他们虽在人群中,却是异常的孤独,许久许久,他们在迷惘与思索中蒙睡去。突然听到有人啼哭,他们会披衣起身,来到那个老媪或是狐儿身边,倾听他们的故事,或许还会流下眼泪。当黎明到来时候,他们就下了决心,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还有很多时间 ,文学家也在为自家的事操心,比如屋子和孩子,比如职称和金钱,当然了,还有文人最常见的感情纠葛。
经济学家点点头说,好了,我大致知道文学家在火车上会做些什么。但是,你想过没有,文学家要站到车头上去,看司机怎样执掌方向,看司炉怎样添煤烧水,听呼啸的风声,看弥漫的大雾。
我说,文学家通常是在想像和判断中完成这些工作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强者的声音总是响亮的。而弱者,那些卑微和细碎的生命的权利,容易被忽视和淡忘。但整个人类的质量,是一个整体。记得看过一种团队的比赛,并不以第一名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来决胜负,而是以最后一名的到达时间为整个团队的成绩。文学家的目光,因此会永远特别地眷顾那些平凡如草的生命。
19.“列车行进”实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对经济学家和文学家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经济学家与我看法不同。请你用自己的话分析。(8分)
(1)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文学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350xue.com
___(3分)
(2) “我”认为,文学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文学家的目光,因此会永远特别地眷顾那些平凡如草的生命”。(5分)
(1)“因此”的“此”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对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 文章题目中的“火车”用了引号,其2含义是指社会生活。这个比喻贯通全篇。
徐州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A.平虽美丈夫 丈夫:结婚后妇女的配偶
B.其中未必有也 其中:那里面
C.信者固多心乎 多心:乱起疑心
D.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 相距:相对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A B
C D
13、对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内容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曰:“罢,(我)舍矣。” B.于是汉王与(陈平)语而说之。
C. 反使(陈平)监护军长者! D.金具在, 请(汉王您)封输官。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绛侯等人指责陈平品行不端的一组是
①遂与东伐项王至彭城,为楚所败。②平居家时,盗其嫂 ③ 平受诸将金
④平,反复乱臣也 ⑤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 ⑥ 臣裸身来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与陈平交谈后,知道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非常高兴,力排众议,委以重任。
B. 魏无知向汉王推荐陈平是因为他知道汉王当时急需奇谋之士,而且他并不知道陈平的品行不端。
C. 陈平只所以被视为反复乱臣是因为他在魏王、项王那里都得不到重用,最终离开项王,投奔汉王。
D. 绛侯、灌婴进谗言攻击陈平,实际上是嫉妒陈平受到了刘邦的重用,所以抓住他的品行不端大做文章。
16、阅读短文,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申包胥者,楚人也。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豸长蛇,蚕食天下,征上国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各急曰:“吴,夷狄也,夷狄之求无厌,来楚则西与君接境,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若存抚楚国,世以事君。”
注:①柏举:与下文的“郢”都是地名。 ②随:国名。 ③封:大。④越:流亡。
(1) 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 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 满庭鸟迹印窗台。
注:此诗写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退居洛阳时。
(1) 诗中的“地偏”与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地偏”是否反映了同一种心态?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最后一句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3分)
艺术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课文补写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 )(4分)
(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螟》
(4) 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五、(18分)
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 。
关于“火车”的对话 毕淑敏
与一位经济学家聊天。他说,我以前是很喜欢文学的,但我已经很长时间不看任何文学刊物了,你能否告诉我,好的小说家都干什么去了?
我说,依你这话,好像有一些天生的好小说家,躲在什么地方,等着人们去把他挖出来,仿佛多年老山参似的。
他笑了,说,不管怎么样,文学家和经济学家是很不同的。
他说,整个社会就好像一列火车。经济学家考虑的是火车怎么样开着更快,又不致颠覆。比如效率和公平,如两根肋骨,对立着,缺了谁也不行。是支撑矛盾。当我们太
强调公平的时候,就牺牲了效率。但是,如果社会的冲突太尖锐了,就会引起混乱……经济学家是最讲平衡的。
我说,我是搞形象思维的,所以我习惯具体化。我在国内坐那种很先进的火车,速度之快先不说,单是那种舒适,就令人流连忘返。还有便捷与豪华,座椅旁有电脑上网的插也,车厢顶部是全玻璃幕的,看得见星光和云霞。列车夜晚在旷野上行进,突然一尾发光的炮弹壳。我也坐过中国东北和西南那种恨不能每5分钟就停一战的慢车,整个车厢都弥漫着多年类便沤积出的气味儿,其浓烈的程度几乎可令一个中度昏迷的人骤然清醒,地上的瓜子皮或是甘蔗渣能没过脚面。
经济学家说我想知道的就是―――当列车行进的时候,文学家在哪里?做什么呢?
我说,在看风景。看车窗外的风景和车窗内的百态。车子平稳运行的时候,他们也会欣赏音乐,但是通常不会打盹儿。也许会到餐车看看,或待在自己的硬座席上等着吃盒饭。他们不会太好脾气,如果送的饭质次价高或是不卫生不新鲜的话,没准儿会大声叫屈。车子开得太快,车身剧烈颠簸的时候,他们会发出呼喊和抗议,那不仅是他们自己感到很不舒服了,车上的妇孺的呻吟更让他们受不了。日出或是日落的时候,窗外的风光格外美丽,他们痴痴地趴在窗上,看人类亘古不变的景色,想一些和速度之类无关的问题。入夜以后,也许整列火车绝大部分人都睡着了,但是他们不睡,这种时刻他们虽在人群中,却是异常的孤独,许久许久,他们在迷惘与思索中蒙睡去。突然听到有人啼哭,他们会披衣起身,来到那个老媪或是狐儿身边,倾听他们的故事,或许还会流下眼泪。当黎明到来时候,他们就下了决心,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还有很多时间 ,文学家也在为自家的事操心,比如屋子和孩子,比如职称和金钱,当然了,还有文人最常见的感情纠葛。
经济学家点点头说,好了,我大致知道文学家在火车上会做些什么。但是,你想过没有,文学家要站到车头上去,看司机怎样执掌方向,看司炉怎样添煤烧水,听呼啸的风声,看弥漫的大雾。
我说,文学家通常是在想像和判断中完成这些工作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强者的声音总是响亮的。而弱者,那些卑微和细碎的生命的权利,容易被忽视和淡忘。但整个人类的质量,是一个整体。记得看过一种团队的比赛,并不以第一名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来决胜负,而是以最后一名的到达时间为整个团队的成绩。文学家的目光,因此会永远特别地眷顾那些平凡如草的生命。
19.“列车行进”实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对经济学家和文学家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经济学家与我看法不同。请你用自己的话分析。(8分)
(1)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文学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350xue.com
___(3分)
(2) “我”认为,文学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文学家的目光,因此会永远特别地眷顾那些平凡如草的生命”。(5分)
(1)“因此”的“此”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对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 文章题目中的“火车”用了引号,其2含义是指社会生活。这个比喻贯通全篇。
徐州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三语文 质量检测 徐州市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