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基础知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二“天文历法”(3)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二“天文历法”(3)

浏览次数: 30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基础知识
标签: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二“天文历法”(3),

3,纪时纪年

纪年

“年”的本义指谷物成熟、丰收,后来才由谷物成熟的周期引申指寒来暑往的周期,即今天意义上的“年”。古人纪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先秦时主要采取帝王称号加年次的纪年方法,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惠文王十六年”就是,《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就是鲁庄公十年。

②到了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来纪年。例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朝    皇帝的年号。

③干支纪年法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两两相配的一种纪年方法。天干与地支可以有六十种搭配,因而六十一循环,周而复始。因为天干与地支是插花相配的,所以称为“花甲子”,简称“花甲”。今天称年过六十为“年过花甲”就来源于此。如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

纪月

古代纪月,通常和今天一样,也用序数,但是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称呼。例如,一年分为纯夏秋冬四季,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来分别称呼,如孟春、仲夏、仲秋等。农历一月叫正月,十一月叫冬月,十二月叫腊月。

纪日

古人常用干支纪日,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除此之外,每个月中有几天还有特殊的称呼:农历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月末的一天称“晦”。例如《五人墓碑记》“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登泰山记》“戊申晦”。

纪时

古人纪时常用日晷、刻漏、更鼓等方法计量一天的时刻。例如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子时即相当于今天的23点到次日1点,丑时相当于1点至3点,寅时即3点至5点,依次类推。如《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中的“戌时”就是晚上7点至9点。

古人还把一夜分成五段,这就是流传至今五更。因为打更时击鼓报更次,所以几更又称为几鼓,如《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此外,古人还给一天十二个时辰起了专门的名称,参见下表:

 

十二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时辰

现代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夜间纪时

夜间时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1] [2]  下一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二“天文历法”(3)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国古代   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