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基础知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五“宗法礼仪”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五“宗法礼仪”

浏览次数: 99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基础知识
标签: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五“宗法礼仪”,

3,丧礼

以《仪礼》的记载为主要依据的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丧礼也有不同的等级。

4,避讳

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

国讳:如秦始皇嬴政时,改正月为端月,其父名子楚,《吕氏春秋》就改楚为荆;汉高祖刘邦时,改邦为国。

避圣人、尊者讳:汉淮南王刘安之父刘长,避长而用修;苏轼为避父(苏序)讳,就改序为引,苏辙则改序为叙。

避恶人讳:人自宋后少名浍,我到坟前耻姓秦。

其他忌讳

古人讳言钱而曰“孔方兄”,讳言大小便曰“更衣、出恭”,讳言死则曰“驾崩、仙逝、坐化、作古”等。

5,年龄称谓

古人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往往有专门的名称。掌握这些常见的称谓,对读书为文当有所裨助。

襁褓:原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借指幼年。古代未成年者把头发扎成髫,叫做总角。

垂髫、髫年:借指幼年。髫,儿童头上扎起来下垂的短发。

束发、成童:十五岁以上。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髫。

及笄:女子十五岁左右。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就把头发簪起。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半百: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www.350xue.com
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期颐:一百岁。

《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附录:其他宗法礼仪名词

①七庙
历代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代称。 ②六亲
《左转》中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
《史记》中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后泛指亲人。
③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④五常
也叫“五伦”,使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得多关系。
⑤三从四德
  “三从”指妇女幼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颜、妇功、妇容。这都是古代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⑥九族
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上推四世,下推四世。

①三牲
祭祀用的牛、羊、猪。



上一页  [1] [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五“宗法礼仪”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国古代   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