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锦囊助您夺2017高考语文高分
[原创] 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试策略
(邢台二中 方毅)
纲要说明:
1、依照最新的《考纲》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9份不同试卷的形式、内容,编撰此文。此文适用于高中各年级。
2、高考语文复习应当遵循“脚踏实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思路,抓基础,抓方法,重积累,重能力,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3、注意处理好“课本”与“课外” 关系,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迁移出来,避免高考备考不注重课文、不注重积累的弊端。
4、注意平时真正以“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语文复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全国卷30分 每小题3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题(全国卷设四小题 ,每小题3分)
设题范围:字音 字形 近义词同音词的辨析 成语、熟语的使用病句的辨析 标点符号的使用等。
1字音:多音字 形声字 单音字
(1)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
(2)注意语体[口语、书面语]、词性、语意和特殊读音。
(3) 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 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
2字形:同音音近字 同音义近字 音形都近字 形近字。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
(1)从理解词义入手
(2)利用对应关系掌握
(3)通过组词辨别。注意互用字。
(4)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偏旁与字意联系起来记忆。通过换用相异偏旁的字来比较哪个更对。(5)注意同音字的区别,设法换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比较。
(6)答题技巧: A、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B、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C、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D、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3近义词同音词的辨析(实词或虚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选择。
辨析突破点:①从词义突破(例:终止、中止);②从词义与句意的关系上突破(例:祛除、驱除);③从句子表达的侧重点突破(例:稍微差一点、多少差一点)。
(1)实词:①注意感情、态度、语体色彩;②注意理性意义(词义的侧重点,轻与重、范围的不同);③语法功能(词性不同,搭配习惯差别)。④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步减 少选项。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2)虚词关联词:①语法功能和特定意思;②结构关系和成对成套的特点。③重点是副词、介词和连词。④做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要通读全句,整体感知,认准关键,准确把握;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再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⑤注意采用排除法。
4成语、熟语的使用:
A、成语辨析的几个思考角度:⑴感情色彩(褒贬)、⑵部分重复(感到爱莫能助)、⑶词义不当(首当其冲)、⑷语体色彩(鼎力相助)、⑸词语的范围陈述对象(汗牛充栋)、⑹习惯用法(漠不关心)、⑺词语的程度(视同儿戏与等闲视之)。
B、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C、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5病句的辨析:
(1) 6种类型:①语序不当(多项定语、多项状语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主干的搭配、修饰语、中心语之间的搭配、关联词语的搭配)、③成份残缺或赘余(介宾短语前置可能会缺少主语、虚词多余)、④结构杂糅(一句话内含有两个语句——两个谓语结构)、⑤表意不明(歧义、代词指代不明)、⑥不合逻辑(句子自相矛盾,概念范围大小不分,甚至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造成事理上讲不过去。A 多重否定用“负负得正”的方法看它最后的意思,有可能误用。B两面和一面:可能不对应。C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
(2)解题步骤与方法:凭语感扫描,用方法检验。①单句采用紧缩法,先抓主干后理附加。②复句要先看关联(关联词是否残缺、关联词的搭配和位置、关联词是否错用、滥用),然后以分句为单位,采用紧缩法去判断。特别注意主语一致关联词在后,主语不同关联词于前。
6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括号与表停顿的点号连用,点号在括号内还是括号外;二是引号与点号的连用,后面的点号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三是有疑问词的句子,句末用不用问号,几个疑问句相连,问号如何打;四是几个并列的短语相连,如何使用逗号和顿号等。有可能①在第I卷设题、②在第II卷设题、③在作文中考查。
五大锦囊助您夺2017高考语文高分
tag: 高考语文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高中阅读题及答案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栏目导航
-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在亚洲的影响
- ·《托尔斯泰传》第十章
- ·《托尔斯泰传》第五章
-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 ·上海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参考答案
- ·《贝多芬传》贝多芬遗嘱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探讨与实例(一
- ·图文转换题专题研究与复习建议
- ·2017年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学案(教学设
- ·推荐:中考言文知识梳理
- ·2017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法
- ·现代文阅读表述题的解题几法
- ·支招高考前语文阅读抢分技巧
- ·[转载]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 ·“换位思考”抒别情——谈谈古典诗歌中
- ·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学——高二语文《先
-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附练习及答
-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教案(苏教版
- ·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试策略
- ·《贝多芬传》第二章
- ·《托尔斯泰传》第十五章
- ·高考现代文阅读:提炼论点要注意什么
- ·五大锦囊助您夺2017高考语文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