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十年高考文言文、古体诗歌类满分作文汇编(1)

十年高考文言文、古体诗歌类满分作文汇编(1)

浏览次数: 391次| 发布日期:10-18 02:16:34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十年高考文言文、古体诗歌类满分作文汇编(1),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点评】立意切题,分析政治与感情的关系精辟;全篇用文言文写就,且文笔流畅,标点准确,显示出雄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中国历史,把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结合起来对比,提升了主题;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然结合进文章,生动感人,乃历年来很好的文章。《史记》里,司马迁为屈原和贾谊合写一传,可见这两位历史人物相似之处颇多,此文作者即以“贾公”开头,贴切而自然;而“我”的作赋,则顺理成章。主体部分紧紧围绕“以感情亲疏作为用人的标准,必将造成历史悲剧”这一中心,纵论历史,深入剖析,很具说服力。娴熟的文言笔法,读来韵味十足。文中可见《屈原列传》《谏太宗十思疏》《伶官传序》等课文的影子,足见考生对语文课本是熟悉的,文言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运用灵活,相关历史知识掌握也很不错。从对“赋”这种文体的要求来说,且不说汉赋,就是唐宋的赋,句式和声韵都应该“合律”——即多用骈句并讲究平仄。而这首赋在形式上还不大像,因为作赋太难,考生在考场上能作到这个程度就难能可贵了。不过后来者的借鉴宜审慎一些。

 

4、2004年:《戍妇歌》

作者自述:这是2004年高考全国卷Ⅱ的考试作文,作文要求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我在贵州省织金县参加了这一届的高考,以这篇“古诗体”的诗歌《戍妇歌》获得满分。本人从小就对旧体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以来坚持学习并且尝试着进行创作,至今写过百余首不同体裁、风格的旧体诗词作品。鉴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且希冀与志同道合的人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在此,谨把这首有幸获得高考满分的“古诗体”作品《戍妇歌》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注:这首《戍妇歌》采用了五言古诗的风格,类似于《孔雀东南飞》的叙事形式,以一个丈夫被征召从军的“戍妇”的口吻,讲述了一段被封建战争摧残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戍妇”与丈夫从小青梅竹马,结为连理之后夫妻更是恩爱甚笃,然而好景不长,无情的战火打破了家庭幸福与宁静,丈夫被朝廷的“一纸诏书”征召从军,从此“一去无消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苦在十三年的守候中被不断放大。全诗通过对戍妇形象的塑造和戍妇对丈夫思念的描写,控诉了封建战争对平民百姓的摧残,讴歌了戍妇坚贞不渝的爱情。全诗共154句,770余字。)

                妾对隆中坐,思君盼归颜。唧唧槐上雀,飞上五铢钱。
                    深秋十三载,经冬夏历年。年年望乡关,日暮孤棹边。
                    坞城埋青草,青冢塞上寒。自幼同连理,两小无猜疑。
                    青梅傍竹植,竹马两相依。① 山西共植树,山东采菊归。
                    郎言不效古,但此常年期。至今东篱下,人面对菊花。

                菊花犹未改,陶潜归何处。② 十六入君门,妾自君家人。
                    朝耕南山陲,夜伴读书声。不求官侯达,不求门楣盈。
                    只愿长此往,携手不分离。自为君家妇,出入守门庭。
                    为晓三重制,度化四德遗。居家理机务,出家念家居。
                    尊贵亦尊贵,贫贱不能移。君夸妇贤德,虽苦亦有余。
                    只求家和气,上下无相欺。③ 草堂三秋叶,深阁四时春。
                    皇庭一纸书,征戍到梓门。门前凄凄草,门外犬吠声。
                    官吏苦无何,老母跪致词:“家中无男子,独此不幸人。
                    若为从戍去,一去无消息”④ 官吏苦无何,贱妾前致词。
                    妾至夫君前,临未无呜咽:“君妇自此别,相期更何年。
                    临别无甚言,数语君须记。一言征戍苦,朝晚自相顾。
                    无妾侍君身,衣食亦间疏。二言塞上寒,不似在家园。
                    行军车马后,烟火戍城前。三言男儿坚,勿以家为念。
                    男儿须自强,效古作前贤。自此别离后,天海各一边。
                    天海虽相距,亦有心相连。何年秋雁过,足雁系平安。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十年高考文言文、古体诗歌类满分作文汇编(1)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文言文  诗歌  满分作文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