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永久的悔》教案

《永久的悔》教案

浏览次数: 745次| 发布日期:06-12 11:02:04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永久的悔》教案,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 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1.听教师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 2·充满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 3.领悟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联想自己的情况,体会父母对自 己的爱。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 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 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 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
    四、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见随堂练习设计)。 2.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1.掌握相关知识。 2.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后习题。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季
    羡林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世。
    线索
    白的:大奶奶给;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
    黄的:为二大爷喂牛讨得
    红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    (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
    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教学探讨与反思
    1.文中有许多成语,让学生把握运用,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可以从理清文章线索人手。  
    3.本文写得极其朴实,没有对母亲作过多的描写,只一块月饼和一句话语,就将母爱展露无遗,看不出任何修饰的痕迹。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才会出最好的文章。此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重点,可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


《永久的悔》教案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上一页  [1] [2] 


《永久的悔》教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