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第六册我国的国家制度

第六册我国的国家制度

浏览次数: 258次| 发布日期:06-12 14:02:34 | 高三政治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高中政治教案,http://www.350xue.com 第六册我国的国家制度,

然而,在这改革的大潮中,也有的国家干部不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是滥用手中权力,搞“权钱交易”,图谋私利,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例如:原西安市经委主任赵景章,企业管理处副处长梁红,于1993年10月,分别被开除党籍,撤销行政职务,并依法被捕,成为阶下囚。

事情是这样的,为了能捞到一笔钱,在赵景章的指使下,由梁红出面,将23名福建人(农民、无业人员和个别职工)冒充为西安市亚细亚服装公司的管理、技术人员组团赴日本学习考察,致使23名出国人员集体出走,成为非法移民,给党和国家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

事发后,据查,不法分子张超群、陈家亮等人向出走的23人共收了200万元的出国费,向西安市经委共交出国人员费134.04万元,除去各种开支,西安市经委和市外办分别获得70. 35万元和17.9万元,张超群向赵景章和梁红行贿分别是5万元和13. 5 万元。这样一笔“钱权交易”给我们国家造成极其严重的政治影响。

这一事例说明,违背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手中的权力将助纣为虐。它从反而告诉我们,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不论职位多高,都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真心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第三,坚持对人民负责,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人方法。(板书)

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群众意见和要求,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仿,以致使 我们的各项工作真正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

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并以此指导群众的实践活动。

例如: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定期深入基层考查工作,认真听取各方面群众意见,并把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指定写成提案,交付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付诸解决。

3、依法治国的原则(板书)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板书)

设问: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那么依什么法?建国后我国制定了哪些法律?(同学稍加议论,教师总结)

依法治国,当然是依照宪法和其他的法律规定来治理国家。

1954年,我国制定了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1982年和1997年两度对宪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社会制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国家机构的设置等最根本的最重要的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从而使国家建制有了法律的依据。

我国还制定了《刑法》,它使人们区别罪与非罪,并依法打击各种刑 事犯罪,为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为了保证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一定年限的系统学校教育,我国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地球环境,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六册我国的国家制度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同时,我国还制定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从而依法来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学习秩序和生活秩序等等。

由此看出,党在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板书)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其本质和核心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来治理国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对 家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严格依法办事。而不是以言代法,以权治国。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物,而不是少数公职人员以言代法,以权治民,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在人民授权范围内,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某些权力,因此,依法治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是什么关系?

应该肯定,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是矛盾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倡导者,宪法和法律就是党领导人民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党还把遵守宪法和法律作为自己活动的根本准则,并带头遵守和实施法律。

应该说,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三者的统一。

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如何做到依法治国。(板书)

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要做到有法可依,因此就要立法,即制定较为完备的法律,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

1)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板书)

设问:在我国,哪些国家机关有立法权?(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立法机关,有修改宪法和制定基本法的权力。

国务院作为行政机关,只能制定行政法律。

投影:从1979年~1997年,我国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10多件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750多件

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5300多件

这从数量上反映出我国立法工作成绩显著,从1978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1997年五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95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平均每次会议要通过3件以上的法律和有关的法律决定。

另外,从质量来看,我国的法律和法律决定,正日趋完善。并更适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

例如: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后两句:“今后国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了三处,一是增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多了一句坚持改革开放,三是去掉了“高度”二个字。

修改后的现行宪法,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写进宪法,从根本解决了“定位”问题,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制定理论、方针、政策,以及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方法,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修改后的宪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各项事业发展的理论根据,并把“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写入宪法,从而为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证。在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提法中去掉了两个“高度”,也更加贴近我国的国情。从而保证这一方针的贯彻和实施。

宪法第七条;“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经济中的主导力量……”。修改为“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这样就明确了“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由企业经营,它有助于在实践中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同地也将促进企业去努力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

又例如: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刑 法》进行修改,新修订的《刑法》从原来的192条增加到451条。条款的增加,使我国的刑法更能适应我国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法律界普遍认为,修订后的刑法,对罪行规定具体,可操作性强。另外,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也更加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受到社会普遍称誉。

总之,近十几年来,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数量增多,内容日臻完善,并且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解决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法律釜底抽薪据。

我国是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立法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立法质量,到20xx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第六册我国的国家制度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三政治教案,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高中政治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