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者作。这部书记载了300多种药物,并且详细说明了每种药的主要产地、药性、采集制作方法、主治疾病等,而且还概述了各种药物怎样配合使用的问题。
2.张仲景和华陀
秦汉时期,中国有很多著名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张仲景和华陀。
淳于意是西汉初期的名医。他在今天山东一带行医多年,医术很高明。汉文帝曾经问他,给谁治过病,治的是什么病。为了答复汉文帝,他列出十几个病人的医案。这些医案都由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下来,成为中国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病历。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是中国古代卓有贡献的医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出示张仲景的画像,或使用幻灯)。《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著名医学著作(板书: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这部书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写成的。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历代医生和张仲景本人对“伤寒”(中国古代称各种急性热病为伤寒)、“杂病”(以内科疾病为主,还包括其它科的一些病症)在诊断、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的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华陀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生(出示华陀画像,或使用幻灯)。他擅长针灸、麻醉术和外科手术。华陀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板书:华陀、麻沸散)。据《后汉书cihai3d_01500》记载:华陀让医人用酒冲服麻沸散,不一会,药剂发生作用。等到病人失去知觉之后,他切开病人的腹腔,把“积聚”(肿瘤之类的东西)切掉,然后再把腹腔缝合起来。这个手术即使在现在,也仍然是比较大的。华陀成功地使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药剂来做外科手术,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华陀还创制了一套医疗保健体操。因为这套体操模仿鹿、虎、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所以叫做“五禽戏”。华陀认为,人应当经常活动,血脉才会畅通,才不会生病。他的学生吴普坚持做“五禽戏”,活到90岁,身体还很好。
4.巩固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了《昌盛的秦汉文化》的第一部分《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特别注意看看:在秦汉时期,中国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是领先于世界的?
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很多领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有很多成就是世界之最,处于领先地位。西汉初期,我国劳动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西汉时,我国观察记载了太阳黑子,这也是世界公认的对太阳黑子的第一次记录。《九章算术》的许多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华陀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用它来施行外科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最早的。这么多伟大的成就,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骄傲。
5.作业
除完成课后练习题,补充了一个问答题:说一说秦汉时期中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下,查查课外书籍,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关于秦汉时期著名科学家的历史故事。下次课外活动时间,我们开故事会,看谁讲得最好。
(三)教学建议
1.这一课是一堂好上的课,但是它同时又是一堂不容易上好的课,其原因都在于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熟悉。要上好这一课,我们就要利用学生对内容较熟悉这一条件,抓住学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这一特点,把课上出新意来。
2.正是由于不少学生对本课内容并不陌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更要力求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3.为了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尽量利用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直观教具。几位杰出人物——蔡伦、张衡、张仲景和华陀的画像应当放大着彩作为挂图,或者制成幻灯片。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经过剪辑的录像,效果更好些。
4.教师讲授必须做到概念准确。
5.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它应该比课堂教学更活跃,更有趣,但又不宜脱离课堂教学。本课时结束后可适当搞些课外活动。
第19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第19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 第19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9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9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9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9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tag: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学网,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