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评卷
思路混乱,答题缺少条理。
教师评卷,一般为踩点给分、逐条计分,所以学生答题最好能根据要求逐条回答。如第10题:“第①④段中的事实论据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最佳答法莫过于“(1)第①段……;(2)第④段……”而近20%的学生没有分条答题,而是笼而统之地回答:“两段事实论据证明了青少年要远离网络,多读书。”
【反思评价】
反思:试卷关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对议论文教学不够重视、对文体知识缺乏强调的弱项,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改善。
评价:试卷注重考生答题习惯、审题能力、思维逻辑的考察,让真正个体素质强、习惯好的同学出尖拔萃,这一点值得肯定。
【一点迷茫】
在我的议论文教学中,通常让学生特别注重题目、开头、结尾或开头现象论述后的分析,并指出:中心论点很多时候在这里即可窥见一斑。而此次考试无疑打破了这一套路,那是否以后的议论文教学除整体阅读外将无捷径可循?
www.350xue.com
借用生活经验
试卷第11题是阅读题(二)《关掉你的破浏览器》中的一道主观题。命题者要求考生对文本中画线的A句(对中学生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碎片,没有任何用处)和B句(千万不要让别人推荐你看什么书,因为你不是他)发表评论,谈看法。原题为:“你同意文中两个画线句的观点吗?请选择一处表明你的态度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加以简要阐述。”
此题的分值为4分,平均得分为3分左右,绝大部分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能立足文本,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联系亲身的经历或一些道理论据来说理。特别是一些学生巧借其生活经验信手拈来,既答得巧妙,又能轻松得分。试举两例:
选A的。
我同意。因为互联网只会给我答案,更不会告诉我产生答案的过程。有一回我上网查了数学作业后,渐渐上瘾,以后每回作业都上网找答案,作业能顺利过关,但期末考试却惨极了。从这点来说,网络对我用处不大。
我反对。互联网是个巨大的知识库,存储量大,尤其在今天,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搜索信息特别方便。例如我做作文“十六岁的天空”时,上网搜索,不仅搜到了中考的优秀作文,而且还有老师精彩的点评。
选B的。
我同意。人因为年龄、生活环境、阅历等的不同,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就不一样。我母亲听人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好,就马上买回来推荐我看,可我看不大懂,亲身母亲都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人呢?
我不同意。我觉得本句中的“千万不要”用得太绝对,假如这个“别人”是我们的老师呢?他们阅历丰富,知道我们缺少什么知识。老师推荐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不光了解了保尔的精神,有了战胜学习中困难的勇气,而且也让我在中考考场中从容应对。
这些考生的聪明之处在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能立足文本,另一方面能联系生活实际,巧妙运用,令阅卷老师深有同感。
但也有部分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没有注意一些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扣分,今天也举几例,以供警示。
语言太绝对,造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互联网上全是乱七八糟的东西。”“互联网对我们毫无用处。”
未结合自身的实际。
所举例子都是讲的别人。“某某人给你推荐了一本你不喜欢的书”。反复强调的是“你”,而不是“我”自己,说服力不强。
模棱两可或前后矛盾。
“我既不赞成又不反对。”说了“我同意”又说“既有利又有弊”。这种答案怎能说服得了阅卷老师,最好应该说“欠妥”或“存在问题”。
所举的事例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缺乏支持观点的论据。
上述种种情况的出现,提醒我们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答题技巧:(1)抓住文本的主要关键;(2)审清题干中的关键字词。如:“千万不要”“毫无”等这个太绝对化的词。(3)考生在考场中不应紧张,可调集自己的生活素材,稍加变化,拿来为我所用。
作为教学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辩证思维的能力,及恰当运用字词的能力。
一些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把老师家长所推荐给学生的书目称之为“毫无用处”,这种一棒子打死的说法有欠缺。网络已经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了,怎能说它“毫无用处”?但网络的存在确实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那问题的存在就是否就全盘否定或者忽略其不足呢?显然需要我们的学生有辩证思维的能力。还有一些考生有些内容却无法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对于接受别人的书称之为“人云亦云”,把推荐书写成“买书”,甚至有一些学生“买”“卖”不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作为语文老师的深思: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更多地注重基础的训练,更要注重一些字、词的运用。
www.350xue.com
这两题隶属于阅读理解(三)。《锄柄上的眼睛》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学生在文意的理解上有难度,因此得分率并不高。其中第13题共2分,平均得分1.11分,得2分的占49.1%,1分的占12.9%,0分的占38%;第16题共4分,平均得分2.51分,得4分的占7.9%,3分的占52.51%,2分的占26.97,1分的占7.7%,0分的占4.92%。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答题有几种情况比较突出:
1.对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
如第13题出现这样的答案:a.因为我的大哥和二哥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父母已经见惯不惊了;b.手磨破了长了茧子就不会疼了,要想成为真正的农人就要这样。这样的答案知识就事论事,而没有触及文章的内涵。
第16题出现这样的答案:材料一:由于自暴自弃、抑郁寡欢,遇到困难,不少青少年都走上了犯罪道路;材料二中由于自己的自强不息精神,使自己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这个答案只是把材料复述一下,而没有经过自己的分析整合。
2.答案模式化。
如第13题: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疼惜、爱怜的心理。这个答案学生显然没有好好地阅读文章,看到题目中“父母的心理”就想当然应该是对子女的关心等,而本文内涵与父母关爱是没有关系的。
3.答案脱离文本,或要点不明确。
如第16题:a.我认为现在大多数青少年缺少自我劳动能力,我们青少年应从小多实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b.成长的过程是美好的,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值得珍惜、收藏,也许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是那么美好,我们应该把握自己的青春,为青春而奋斗。这样的答案是空话、套话,脱离了文本,也与问题不一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常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评卷
tag: 中考语文 常州市 初中综合同步辅导,初中其他教学参考,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初中综合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唐睢不辱使命—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拨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童话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简爱赏析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戏剧
-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之古书
-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之作家作品并称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之文言基础知识
- ·初中语文手册之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文言文翻译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寓言
- ·初中语文基础作品人物知识
-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登岳阳楼译文
-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之成功励志故事
-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之哲理小故事
-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之生活感悟
- ·初二语文上册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点
- ·初中语文易用错的成语知识积累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红楼梦
-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题及答案(1)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之句子间的关系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中国文学之最
- ·R-N韹噀鶺@x鍂茓KN讒錝N讒篘
- ·初中语文古人的称谓基础知识
- ·初中语文句子翻译的基础知识手册
-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基础知识
-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之现代文体(2)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 ·语文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