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备课资料
浏览次数: 15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标签:八年级上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http://www.350xue.com
《故宫博物院》备课资料,
所谓“金泥”呢?则是工匠们在抹墙的灰浆里掺上了一种含有矿物质的颜料,这种颜料叫“包金土”,用这种包金土装饰的墙面,干后发出金黄色的光彩。金銮殿的四壁就是用这种包金土装饰的。
所谓“金龙柱”呢?这立在皇帝宝座两旁的立柱,一根根金光灿灿,叫金龙柱。金龙柱也不是全金的,而是木制的。制成后又在木制柱上采用沥粉粘金的方法,使之变成金黄。柱上的蟠龙,是先由画工绘出图案,再按图案把黄金做成的薄薄的金箔一片片贴在柱上。栩栩如生的“蟠龙”就是这样做成的。
这用劳动人民血和汗筑成的三大殿,显示了皇权的威风;那些风格各异的后宫呢?则是历代所谓龙子龙孙们骄yin奢侈生活的最好见证。
现在的东六宫已改为艺术专馆,陈列着历代帝王享用的艺术珍品和世间珍奇。
作者介绍
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生。从小喜欢看书。初中毕业于湖南平江湘北中学,高中毕业于湖南长沙衡湘中学。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时代背景
作者正式动手写故宫博物院是在1979年夏天,但是开始酝酿写这篇文章,却是在头一年秋天,在写另一篇文章《天安门颂》的时候。作者翻阅的有关天安门的资料,大都是和故宫连在一起的。天安门和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是皇帝“金凤颁诏”的地方;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人从这里出入。站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月台上向北眺望,故宫的重重殿宇,一直铺向景山的万寿亭,在湛蓝晴空下,闪耀着一片金辉,给人以壮美、雄伟的感觉。这就激起了作者写故宫的强烈愿望。
提出三个有趣的问题
(1)如果我班要参观故宫,班长王继武先行在“保和殿”等我们,我们从“天安门”出发,要找到他,依次经过哪些“门”和“殿”?
(2)你要到“东六宫”和“西六宫”,出“保和殿”后分别经过哪个“门”?
(3)王老师在“神武门”等你,你在“乾清门”,要很快找到王老师一起回校,依次经过哪些“门”“殿”和“园”?
《故宫博物院》备课资料
所谓“金泥”呢?则是工匠们在抹墙的灰浆里掺上了一种含有矿物质的颜料,这种颜料叫“包金土”,用这种包金土装饰的墙面,干后发出金黄色的光彩。金銮殿的四壁就是用这种包金土装饰的。
所谓“金龙柱”呢?这立在皇帝宝座两旁的立柱,一根根金光灿灿,叫金龙柱。金龙柱也不是全金的,而是木制的。制成后又在木制柱上采用沥粉粘金的方法,使之变成金黄。柱上的蟠龙,是先由画工绘出图案,再按图案把黄金做成的薄薄的金箔一片片贴在柱上。栩栩如生的“蟠龙”就是这样做成的。
这用劳动人民血和汗筑成的三大殿,显示了皇权的威风;那些风格各异的后宫呢?则是历代所谓龙子龙孙们骄yin奢侈生活的最好见证。
现在的东六宫已改为艺术专馆,陈列着历代帝王享用的艺术珍品和世间珍奇。
作者介绍
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生。从小喜欢看书。初中毕业于湖南平江湘北中学,高中毕业于湖南长沙衡湘中学。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
时代背景
作者正式动手写故宫博物院是在1979年夏天,但是开始酝酿写这篇文章,却是在头一年秋天,在写另一篇文章《天安门颂》的时候。作者翻阅的有关天安门的资料,大都是和故宫连在一起的。天安门和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是皇帝“金凤颁诏”的地方;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人从这里出入。站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月台上向北眺望,故宫的重重殿宇,一直铺向景山的万寿亭,在湛蓝晴空下,闪耀着一片金辉,给人以壮美、雄伟的感觉。这就激起了作者写故宫的强烈愿望。
提出三个有趣的问题
(1)如果我班要参观故宫,班长王继武先行在“保和殿”等我们,我们从“天安门”出发,要找到他,依次经过哪些“门”和“殿”?
(2)你要到“东六宫”和“西六宫”,出“保和殿”后分别经过哪个“门”?
(3)王老师在“神武门”等你,你在“乾清门”,要很快找到王老师一起回校,依次经过哪些“门”“殿”和“园”?
《故宫博物院》备课资料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故宫博物院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八年级上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推荐
- ·高洁人格的精神折光——《爱莲说》赏析
- ·《爱莲说》导法八例
- ·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望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例
- ·八年级上教参:桥之美
- ·笔墨精炼,情致深长——《湖心亭看雪》
- ·平淡的言辞 诗意的躬耕 --陶渊明《归
- ·诗歌赏析---《观刈麦》《使至塞上》
- ·亲山亲水送亲人——李白《渡荆门送别》
- ·《游山西村》赏析
- ·田园诗,失意诗人对农家的皈依----
- ·钱塘观潮
- ·《三峡》备课笔记
- ·《观潮》备课笔记
- ·“尘海苍茫沈百感”——读《朝花夕拾》
- ·变换视角,分块品析,促学生“自悟”—
- ·《记承天寺夜游》的课内课外
- ·寂寞无人见 浮生半日闲----《记承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 ·教《记承天寺夜游》一得
- ·《记承天寺夜游》备课笔记
- ·长江三峡夔门大桥赋
- ·钱塘观潮天下奇
- ·八年级上教参:故宫博物院
- ·《爱莲说》网络建模研究报告
- ·八年级上教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
- ·语文版八年级(上)诗词名句赏析
-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