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学练导程
24、种树郭橐驼传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兼寓言与政论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2.把握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
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案例剖析
结合有关注释,翻译文章语句。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在文言文学习中,学会运用课文注释和有关资料、词典对文章进行准确的理解与翻译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必经之路,要养成这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郭橐驼,不知道原先叫什么。由于得了佝偻病,后背高高隆起,俯伏着走路,好象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称呼他“橐驼”。
学法导引
1、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1、 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作者“养民”
www.350xue.com
治国的进步思想。
3、本文的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怎样?
本文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姓。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扣,说理透彻。
在阐述种树道理时,采用了对比手法,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比,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等方面都构成了对比。
巩固发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橐驼:
②病偻集资
③孳也
④其莳也若子
⑤长人者
⑥勖尔植
www.350xue.com
⑦早缫而绪
⑧遂而鸡豚
⑨缀饔飧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病偻集资 集资:
2甚善,名我固当 固:
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效慕:
4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孳:
5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勖
www.350xue.com
:
6早织而缕 缕:
7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
8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戒:
3、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
《种树郭橐驼传》学练导程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人类首次拍到南北极光“同放光彩”的景
- ·《物种起源》导言——从东方进化论看达
- ·空间和时间旅行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为了忘却的记念》——历史风貌要留,
- ·《为了忘却的记念》——黑暗中国的文艺
- ·《神奇的极光》《空间和时间旅行》的几
- ·《改造我们的学习》典型题例
- ·《种树郭橐驼传》学练导程
- ·庄周买水
- ·读《伊索寓言》\记钱钟书与《围城》.
- ·《鸿门宴》素材梳理及其内涵挖掘
- ·《围城》中的精妙比喻
- ·花未眠课文(川端康成)
- ·《我在美丽的日本》的“虚无主义”(花
- ·花未眠
- ·《花未眠》
- ·散文鉴赏方法
- ·庄子思想中的道与气 (二)
- ·庄子思想中的道与气 (一)
- ·庄子思想中的道(四)
- ·老庄与孔孟哲学(三)
- ·老庄与孔孟哲学(二)
- ·老庄与孔孟哲学(一)
- ·蝴蝶的文学(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