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记钱钟书与<围城>》 作者:杨绛
浏览次数: 698次| 发布日期:06-28 01:48:05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读《伊索寓言》——《记钱钟书与<围城>》 作者:杨绛,
“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
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除了下放期间,
他只好“反刍”似的读读自己的笔记,和携带的字典。)新书总会从意外的途径到
他手里。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
钟书和我父亲诗文上有同好,有许多共同的语言。钟书常和我父亲说些精致典
雅的淘气话,相与笑乐。一次我父亲问我:“钟书常那么高兴吗?”“高兴”也正
是钱家所谓“痴气”的表现。
我认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钟书,《槐聚诗存》的
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
我们俩日常相处,他常爱说些痴话,说些傻话,然后再加上创造,加上联想,加上
夸张,我常能从中体味到《围城》的笔法。我觉得《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
他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实事。可是他毕竟不是个不知世事的痴人,也毕竟不是
对社会现象漠不关心,所以小说里各个细节虽然令人捧腹大笑,全书的气氛,正如
小说结尾所说:“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令人回
肠荡气。
钟书写完了《围城》,“痴气”依然旺盛,但是没有体现为第二部小说。一九
五七年春,“大鸣大放”正值高潮,他的《宋诗选注》刚脱稿,因父病到湖北省亲,
路上写了《赴鄂道中》五首绝句,现在引录三首:“晨书暝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
市恩。碧海掣鲸闲此手,祗教疏凿别清浑。”“奕棋转烛事多端,饮水差知等暖寒。
如膜妄心应褪净,夜来无梦过邯郸。”“驻车清旷小徘徊,隐隐遥空展薄雷。脱叶
犹飞风不定,啼鸠忽噤雨将来。”后两首寄寓他对当时情形的感受,前一首专指
《宋诗选注》而说,点化杜甫和元好问的名句(“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
中”;“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据我了解,他自信还有写作之才,
却只能从事研究或评论工作,从此不但口“噤”,而且不兴此念了。《围城》重印
后,我问他想不想再写小说。他说:“兴致也许还有,才气已与年俱减。要想写作
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
遗恨里还有哄骗自己的余地,后悔是你所学的西班牙语里所谓‘面对真理的时刻’,
使不得一点儿自我哄骗、开脱、或宽容的,味道不好受。我宁恨毋悔。”这几句话
也许可作《围城》《重印前记》的笺注吧。
我自己觉得年纪老了;有些事,除了我们俩,没有别人知道。我要乘我们夫妇
都健在,一一记下。如有错误,他可以指出,我可以改正。《围城》里写的全是捏
造,我所记的却全是事实。
读《伊索寓言》——《记钱钟书与<围城>》 作者:杨绛
“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
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除了下放期间,
他只好“反刍”似的读读自己的笔记,和携带的字典。)新书总会从意外的途径到
他手里。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
钟书和我父亲诗文上有同好,有许多共同的语言。钟书常和我父亲说些精致典
雅的淘气话,相与笑乐。一次我父亲问我:“钟书常那么高兴吗?”“高兴”也正
是钱家所谓“痴气”的表现。
我认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钟书,《槐聚诗存》的
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
我们俩日常相处,他常爱说些痴话,说些傻话,然后再加上创造,加上联想,加上
夸张,我常能从中体味到《围城》的笔法。我觉得《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
他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实事。可是他毕竟不是个不知世事的痴人,也毕竟不是
对社会现象漠不关心,所以小说里各个细节虽然令人捧腹大笑,全书的气氛,正如
小说结尾所说:“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令人回
肠荡气。
钟书写完了《围城》,“痴气”依然旺盛,但是没有体现为第二部小说。一九
五七年春,“大鸣大放”正值高潮,他的《宋诗选注》刚脱稿,因父病到湖北省亲,
路上写了《赴鄂道中》五首绝句,现在引录三首:“晨书暝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
市恩。碧海掣鲸闲此手,祗教疏凿别清浑。”“奕棋转烛事多端,饮水差知等暖寒。
如膜妄心应褪净,夜来无梦过邯郸。”“驻车清旷小徘徊,隐隐遥空展薄雷。脱叶
犹飞风不定,啼鸠忽噤雨将来。”后两首寄寓他对当时情形的感受,前一首专指
《宋诗选注》而说,点化杜甫和元好问的名句(“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
中”;“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据我了解,他自信还有写作之才,
却只能从事研究或评论工作,从此不但口“噤”,而且不兴此念了。《围城》重印
后,我问他想不想再写小说。他说:“兴致也许还有,才气已与年俱减。要想写作
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
遗恨里还有哄骗自己的余地,后悔是你所学的西班牙语里所谓‘面对真理的时刻’,
使不得一点儿自我哄骗、开脱、或宽容的,味道不好受。我宁恨毋悔。”这几句话
也许可作《围城》《重印前记》的笺注吧。
我自己觉得年纪老了;有些事,除了我们俩,没有别人知道。我要乘我们夫妇
都健在,一一记下。如有错误,他可以指出,我可以改正。《围城》里写的全是捏
造,我所记的却全是事实。
读《伊索寓言》——《记钱钟书与<围城>》 作者:杨绛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读《伊索寓言》——风华绝代钱钟书
- › 读《伊索寓言》——以意逆志证以事理
- › 读《伊索寓言》——“世界是寓言 我们就是寓意”
- › 读《伊索寓言》——读《伊索寓言》,得人生启迪
- › 读《伊索寓言》——《记钱钟书与<围城>》 作者:杨绛
- › 读《伊索寓言》——“管锥编”有三层意思
- › 读《伊索寓言》——不读《管锥编》,无以识钱锺书
- › 读《伊索寓言》——不仅寓“言”,更是寓“人”--读《伊索寓言》...
- › 读《伊索寓言》——上世纪文坛最高公案吴宓为什么要骂钱钟书?
- › 读《伊索寓言》——学者骂人尽谐谑——《读<伊索寓言>》主题...
- › 读《伊索寓言》——缘起
- › 读《伊索寓言》——二十世纪最智慧的头颅|钱钟书
- › 读《伊索寓言》——"围城"与"百合心"
- › 读《伊索寓言》——从钱钟书鲁迅往别处谈
- › 读《伊索寓言》——《围城》不是“学人小说”
- › 读《伊索寓言》——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一同步辅导 推荐
- ·《过秦论》学练导程
-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着妙棋,全盘
-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字频改,
-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叙得扼要,议
-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详细参考资料
-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学习方法 积
-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鲁迅
- ·读《伊索寓言》——风华绝代钱钟书
- ·读《伊索寓言》——以意逆志证以事理
-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忘却的记
- ·读《伊索寓言》——“世界是寓言 我们
- ·读《伊索寓言》——读《伊索寓言》,得
- ·读《伊索寓言》——《记钱钟书与<围
- ·读《伊索寓言》——“管锥编”有三层意
- ·读《伊索寓言》——不读《管锥编》,无
- ·读《伊索寓言》——不仅寓“言”,更是
- ·读《伊索寓言》——上世纪文坛最高公案
- ·读《伊索寓言》——学者骂人尽谐谑——
- ·《兰亭集序》学练导程
- ·一个拜金狂的灵魂——解读巴尔扎克的《
- ·《物种起源》导言及达尔文相关素材
- ·《物种起源》导言——《物种起源》导言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
- ·读《伊索寓言》——缘起
- ·《为了忘却的记念》——谈《为了忘却的
- ·读《伊索寓言》——二十世纪最智慧的头
- ·读《伊索寓言》——"围城"与
- ·读《伊索寓言》——从钱钟书鲁迅往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