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学术研讨会
作为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的金岳霖,学贯中西,在研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同时,也关注语言问题。他以哲学家的眼光审视语言。虽然他已认识到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但他更多的是关注语言的工具性。在工具性语言观的指导下,在语义学和语用学思想的基础上,金岳霖在《论道》中启用了一些中国传统哲学固有的字汇和术语如道、无极、太极、几、数、理、势、情、性、体、用等。“这里所谓道也许就是上段所说的中国思想中的道,也许相差很远。如果相差很远,则我在这本书里的用字方法就是普通所谓旧瓶装新酒的办法。我向来不赞成旧瓶装新酒,……我深知道我这本书有旧瓶装新酒底毛病,尤其是所谓无极、太极、几、数、理、势、情、性、体、用。其所以明知而故犯之者就是因为我要把一部分对于这些名词的情感转移到这本书的一部分的概念上去。”也就是说在金岳霖认识到中这些术语既可以表达字面意义,更可以表达情感意义。在《知识论》中则设专章讨论这一问题,对字的意义区分出了“意念意义”和“情感意义”,在翻译中区分了“意译”和“意味”,意译就是依据语言的字面意义进行翻译;意味是依据语言的实际意义进行翻译。对这些问题的阐述都可以看出金岳霖对语言问题的深切理解。
8.胡军/杨书澜(北京大学哲学系):为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辩护——兼论金岳霖《论道》的现代意义
在《势至原则》中,金岳霖提出有“本然陈述”。所谓“本然陈述”,它表达的是“非名言世界”的“元理”与“非元理”。金岳霖关于有“本然陈述”的说法,为如何用语言表达与诠释形而上学世界提供了一条可进一步探索的路径。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一直有采用“概念语言”把握形而上学的传统。但近代以来,概念语言能否把握形而上学这一问题受到维也纳学派的挑战,认为语言只能以经验世界为对象。从这点上说,金岳霖关于有“本然陈述”的说法是深具启发意义的;但是,其涵义却必须加以改变,即将表征形而上学世界的语言或“存在语言”视之为本然陈述与经验陈述之合;其中,“本然陈述”表达的是形而上学的“元理”,而经验陈述则表达形而上学的“非元理”。所谓“经验陈述”的“所指”并非是形而上的超验世界,而是形而下的现象界。以形而下的经验陈述来表征形而上的超验本体之所以可能,乃据于中国哲学“道亦器,器亦道”的传统。由此看来,金岳霖关于有“本然陈述”的说法,可以从中国哲学的视点重新加以审视。
10.李娜(南开大学哲学系):从语言发展的观点看逻辑学
本文分析了自然语言以及以数学语言为代表的半形式化语言和以逻辑语言为代表的形式化语言的主要特征,并指出:(1)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对逻辑学的研究使用的是半形式化语言(即:自然语言+特殊符号);(2)用形式化语言研究逻辑学是莱布尼茨提出的一个设想,这个设想由弗雷格完成;(3)20世纪初以前,中国一直未用字母表示变量,也未用字母表示概念。因此,中国没有逻辑;(4)从语言发展的观点看,21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仍然依赖于逻辑语言的发展。
11.林照田(台湾大学哲学系):從檢證邏輯及檢證理論到檢證道論
(二)其次,由QC3加上十個基本概念和一個等值條件,我們又建構了一個「內在的檢證理論」,此一理論(i)解決了「檢證吊詭」和(ii)古德曼吊詭,並且(iii)避免了「蘊涵吊詭」等等,但仍保有等值條件。
(三)由「內在檢證理論」再加上「機率」(被定義為「檢證程度」),機率的標準公理系統即可被導出。在此,我們對休謨有關歸納邏輯的討論似乎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四)將老子「道」和「常道」的觀念闡釋為語意學上的「真」和「永永遠遠為真」(或機率為1),並將「道」與「常道」內化於人心者闡釋為「道心」(又叫「真心」、「本心」、「佛心」、「自性」、「平常心」等等),中國哲學裡的一大堆有關道德、藝術以及宗教的玄思冥想便可得到一個比較科學的、心理學的新解。再將它與檢證理論及「內化了的檢證理論」以及邏輯經驗和波普「批判的理性主義」的某些優點結合起來,最終形成「檢證道論」,做為中西文化的一個有助相互瞭解的會通,以回應我們今日人類的春秋戰國時代的挑戰。
12.林正弘(台湾大学哲学系):知识论可否作为本体论的基础——金岳霖先生给我们的启示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结合的产物,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一般情况下,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感知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涉及个人怎样对来自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的复杂过程。这样的过程决定了不能没有逻辑的参与。一方面,逻辑的参与可能是直接导致人们理性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和内隐社会认知形成的技术因素;另一方面,也许在人的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逻辑的缺失,可能是导致社会认知偏见的重要原因。初步考察,人们的社会认知并不是以演绎推理的逻辑为启动,相反决定人们社会认知的偏向的关键推理类型可能是归纳和类比的。
金龙荪师是20世纪中国最有贡献的逻辑学家之一。他熟悉现代逻辑,传播现代逻辑,是中国最具现代逻辑意识的逻辑学家。在他看来,逻辑就像数学一样,是可以关起门来在书斋里研究的,“闭门造车”,仍然可以“出门合辙”。龙荪师晚年说,他一生都是在抽象思维中讨生活的。但是,回顾龙荪师的一生,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也是一位十分关注逻辑对生活之作用的逻辑学家。
1、“没有逻辑,我们的生活将十分沉重”
20世纪20年代,龙荪师从国外回来不久写了一篇序文,专门用一节讨论逻辑对生活的作用。他说,一般人认为“逻辑与生活没有关系”。你看,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经过自己的同意而来到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人又都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离世而去。但是,龙荪师认为,逻辑对于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追求便利,避免障碍,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行,这就要遵循自然界或人类思想中蕴涵的某种确定的关系,就要遵循逻辑。比如,“如果——那么”是一种确定的关系,也是一种逻辑关系。人们遵循这种关系,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感到方便。龙荪师指出,“逻辑是生活中寻找满足其愿望的实际工具”,“没有逻辑,我们的生活将十分沉重,以致几乎是不可能的”。(参见《金岳霖学术论文选》第446~453页。)龙荪师上述观点的启示是,我们今天的逻辑工作者是否应该给予社会生活多一些关注?是否应该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的逻辑水平给予适度的关怀呢?在我国当今的社会生活中,逻辑缺失和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它不仅妨碍人们正常的生活,有时甚至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我们广大逻辑工作者应该关注这些问题,进而唤醒全社会关注逻辑,为净化社会的逻辑环境做出我们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金岳霖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学术研讨会
tag: 金岳霖 研讨会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反对迎佛骨
-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提要钩玄法
-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论学习方法
- ·《师说》同步素材——乱谈韩愈的“明道
-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唐代散文大
- ·《师说》同步素材——鼎盛的韩武之后
- ·《师说》同步素材——昌黎韩愈
- ·《师说》同步素材——韩氏名人
- ·《师说》同步素材——师说资料
- ·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
- ·金岳霖与罗素、莱欣巴赫归纳思想之比较
- ·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与金岳霖
- ·金岳霖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学术
- ·金岳霖先生真的终身未娶
- ·走进徽因的客厅|金岳霖
- ·郭齐勇:冯契对金岳霖本体论思想的转进
- ·关于金岳霖的七个话题
- ·《师说》同步素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 ·《师说》同步素材——送桂州严大夫
- ·《师说》同步素材——山石欣赏
- ·高二册背诵内容
- ·与《孔雀东南飞》结尾相似的资料
- ·《师说》同步素材——韓愈<師說>
-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的故事
- ·从余光中的散文理论来看余光中的(听听
- ·《听听那冷雨》教辅
- ·听听那冷雨随堂练习
- ·读了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