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与红楼梦
《红楼梦》三十七回,探春写了一封花笺给二哥宝玉。这封信写得十分漂亮,带些骈俪味,又显然是出于闺阁之手的。曹雪芹在书中处处为人物立言,其成就大抵类此。原笺有云,“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惠爱之深耶。”
这些鲜荔枝是怎样送去的呢?同回中作者又用如花之笔巧做点染。
他没有正面写,却借袭人查点一件缠丝白玛瑙碟子引起,由晴雯口中笑着说明了当时情况。
“给三姑娘送荔枝去的,还没送来呢。……他(宝玉)说这个碟子,配上鲜荔枝才好看。我送去,三姑娘见了也说好看,叫连碟子放着,就没带来。”
在这里,曹雪芹并没有用什么红、紫字眼来形容,也不曾细写荔枝的香、味和送荔的细节,但确是生香活色之笔,那个碟子和鲜荔枝配在一起,真是好漂亮。无怪探春为之激动,同时也正好说明曹雪芹对荔枝,对送荔的非常兴趣,促使他以如此精丽的笔墨点染了出来。
但作者在这里也的确留下了一个破绽。
三十七回开头就写贾政奉旨出差,于八月二十日起身。宝玉自贾政起身之后,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接着才说他接到探春的花笺。
探春写她得病之由说,“前夕新霁,月色如洗……”推算起来,这至早也是中秋前的光景。但这时又哪里来的什么鲜荔枝呢?这应该是龙眼上市的季节了,荔枝则是五六月间全盛的啊。更姑不论从产地运到大观园还需要一段时间。反正大观园总不可能坐落在福建广东一带。
《红楼梦》二十二回,贾母曾做了一个灯谜,“猴子身轻站树梢”,脂砚斋批道,“的是贾母之谜”。而贾政一见,已知是荔枝。为什么“的是贾母之谜”,而且如此形象地写出了荔枝在枝头的情状呢?
而贾政一见就已猜着,难道曹雪芹在这里是写贾政的聪明么?
当然,这与当年曹寅常说的那句“树倒猢狲散”不无关系。曹雪芹是听见过这句先世名言的。更使人引起联想的是曹寅的别号———荔轩。这是随意所取的别号呢,还是在曹家江南故居里真的有这样一座轩。
《楝亭诗钞》卷一有“凉夜不寐口占”一题:
“沆瀣炎氛午夜平,余香犹炷一丝清。风檐荔叶与蕉叶,时下空堂曳屐行。”
这写的是夏末秋初的景色。这里的蕉叶,在卷四另一首“戏题西轩草木”诗中也曾提到,“甘蕉叶大戎葵丑,或有山榴似火燃。”这里的甘蕉也正是前诗中的蕉叶,而所谓荔轩,很可能就是“西轩”(在真州使院)。而在“施浔江和诗留别,兼饷荔枝酒,作此志谢”一诗(卷四)中,
“谁拈重碧擘轻红,万里春随绰舶风。方物常年随职贡,邮签第一接诗筒。可怜口腹知吾嗜,聊遣离愁对使空。斟酌色香浑未改,檐花狼藉晚烟中。”
则更说明了当时有“贡荔”。曹寅十分喜吃荔枝,诗首句从杜句来,“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结句的“檐花”是否就是“风檐荔叶”所著之花呢?
《楝亭词钞》尚有“一捻红”咏“蜜渍荔枝”一调,有句云,“向承明卸驮,纪方物南至,寒销烽火。……问丰肌濡沫,炎依旧,色香俱妥。”所咏殆是“贡荔”。
这许多,都说明曹家与荔枝的关系之密切。这样,贾母的谜,贾政之解,因为都是曹雪芹借以抒写家庭世代相传的故事,也都并不奇怪了。雪芹心中有说不尽的昔年往事,下笔时随时会透漏一二,他是写小说而并非史传,离南日久,对荔枝的季节特征记不真切,因之在点染之余,才留下一个小小的漏洞。
《文汇报》
荔枝与红楼梦
- › 荔枝与红楼梦
tag: 红楼梦 荔枝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闻一多名作欣赏》·谢罪以后
- ·徐志摩<爱眉小札>:爱的全体验
- ·快速筛选文章信息
- ·徐志摩名作欣赏《泰戈尔》
- ·读《伊索寓言》——启发学生认识生活真
-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参考
- ·试论《呐喊》、《彷徨》的艺术风格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 ·由对《荷塘月色》的问题整合谈高中语文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初唐四杰研
- ·悼志摩(林徽因)|再别康桥|徐志摩
- ·《鸿门宴》通假字(全)
- ·《闻一多名作欣赏》·纳履歌
- ·神话诗人——海子
- ·论语做人格言
- ·情和理(庄子)
- ·侧看庄子:古老阅读的现代体验
-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问
- ·毛泽东诗词选
- ·读《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六
- ·毛泽东的诗|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感怀《大堰河——我的保姆》
- ·花未眠板书设计
- ·高一(上)语文期中试题
- ·里尔克传——第三章 萨洛美和俄国
- ·论语别裁
- ·微子篇第十八(论语)
- ·《我有一个梦想》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