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参:解题指导\教学建议)
一、可用复习《石壕吏》的方式导入本课。因为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对战争的态度不同:安史之乱前所进行的战争是为了“开边”,他坚决反对;安史之乱后的战争是为了保卫国家不受外族侵犯,尽管人民仍遭到统治者的压迫,但他对人民的参战行动一贯支持(在《三吏》《三别》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一点先不要说出来,但要提示学生注意诗人对战争的态度。
二、介绍作者是必要的,但不宜讲得繁琐,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以内。杜甫40岁以前的诗歌约50首左右,有些写个人遭遇,有些写河山美景,有些表述友情,而《兵车行》是他第一首为人民说话的诗,因此,说说他诗风转变的由来是有必要的。为节省时间,最好事前将打算引用的诗句写在小黑板上。
三、关于写作背景,旧注有两说:一说为哥舒翰屠石堡城而作;一说为鲜于仲通败于南诏而作。我们不赞成这种跟一时一事挂钩的说法,所以在“课文鉴赏说明”中把这两件事都作为“开边”的事例写了出来。诗是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可以用来概括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如局限于一时一事,岂不是降低了它的意义?
四、在鉴赏过程中要注意诗中所描绘的各个画面之间的联系。例如开头写哭声之哀,当与“边庭流血成海水”“古来白骨无人收”诸句相联系,以见此番出征有去无回之意;又当与“里正与裹头”“头白还戍边”诸句联系,以见出征者中有未成年之孩子及老人。还要善于把某些画面加以对照,例如开头写人哭,结尾写鬼哭,有天怒人怨之意;写边庭“血流成海”之后,继而写内地“千村万落生荆杞”,极言战争的危害。有联系,又有对照,才能深刻理解诗句的内涵。
五、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是杜诗的重要特点之一,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突出这个重点,也有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兵车行(教参:解题指导\教学建议)
- › 《兵车行》教学设计示例
- › 兵车行
- › 兵车行(教参:有关资料)
- › 《兵车行》教学建议
- › 兵车行(教参:解题指导\教学建议)
- › 兵车行(教参:课文鉴赏说明)
tag: 教学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人生的境界教学目标
- ·勾引是一种幸福的沉醉——赵鑫珊所说的
- ·戈多·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
- ·杜甫简介
- ·也谈阿Q
- ·“精神胜利法”是阿Q寻找精神家园的方
- ·以变说变[《变形记》教学札记]
- ·说“木叶”探究活动
- ·杜甫律诗五首
- ·冯友兰境界说的方法论评析(节选)
- ·《杜甫律师五首》教学设计示例(一)
-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
- ·李白书生气
- ·美学与艺术略谈|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
- ·替阿Q挽回点面子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参——
- ·守护月亮的树__忆庄子
- ·晚年冯友兰
- ·我读寒山寺|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谢冕
- ·林庚
- ·《阿Q正传》何以跑进了《彷徨》
- ·波羅蜜忍辱研究---阿Q型忍辱
- ·这个阿Q令人作呕——评电视剧《阿Q的
- ·鉴赏《阿Q正传》展示阿Q心理的手法
- ·《阿Q正传》.“鲁迅人学”.阶级论
- ·屈原列传(词句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