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浏览次数: 15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
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
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
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
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
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
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
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
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
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
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
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
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
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
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
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
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
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呢。
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
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
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
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
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
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
众:哇,很有气魄嘛。
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
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
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
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
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
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种味道。
——众掌声。
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
生:啊?老师你太坏了!不行,你欠我们6000大洋!!!请客吧,你。
师:好好好。下课铃已经响了。大家都没注意到吧?这节课虽然主要是诗歌欣赏课,但大家的想象力绝对让我刮目相看。我发现大家都很有诗才呀!这样吧,留个课后作业——请以“飞蛾扑火”这个意象举行同题诗赛,我倒要看看大家究竟有多么天才。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
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
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
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
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
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
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
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
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
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
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
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
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
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
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
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
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
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呢。
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
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
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
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
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
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
众:哇,很有气魄嘛。
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
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
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
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
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
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种味道。
——众掌声。
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
生:啊?老师你太坏了!不行,你欠我们6000大洋!!!请客吧,你。
师:好好好。下课铃已经响了。大家都没注意到吧?这节课虽然主要是诗歌欣赏课,但大家的想象力绝对让我刮目相看。我发现大家都很有诗才呀!这样吧,留个课后作业——请以“飞蛾扑火”这个意象举行同题诗赛,我倒要看看大家究竟有多么天才。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挖荠菜》课堂实录
- › 《芦花荡》课堂实录
- › 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课堂实录
- › 《武陵春》课堂实录
- ›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
- › 我教鲁迅的《药》(课堂实录)
- › “豆”和“戏”为何令人难忘——《社戏》赏评课堂实录
- › 感受语言协调的魅力 ——《咏柳》《春望》古诗欣赏课堂实录兼略论...
- › 第二册《咏华山》课堂实录
- › 九(4)主题班会课堂实录大学生对母校感恩寄语
tag: 艺术 课堂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推荐
- ·人生的境界教学目标
- ·勾引是一种幸福的沉醉——赵鑫珊所说的
- ·戈多·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
- ·杜甫简介
- ·也谈阿Q
- ·“精神胜利法”是阿Q寻找精神家园的方
- ·以变说变[《变形记》教学札记]
- ·说“木叶”探究活动
- ·杜甫律诗五首
- ·冯友兰境界说的方法论评析(节选)
- ·《杜甫律师五首》教学设计示例(一)
-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
- ·李白书生气
- ·美学与艺术略谈|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
- ·替阿Q挽回点面子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参——
- ·守护月亮的树__忆庄子
- ·晚年冯友兰
- ·我读寒山寺|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谢冕
- ·林庚
- ·《阿Q正传》何以跑进了《彷徨》
- ·波羅蜜忍辱研究---阿Q型忍辱
- ·这个阿Q令人作呕——评电视剧《阿Q的
- ·鉴赏《阿Q正传》展示阿Q心理的手法
- ·《阿Q正传》.“鲁迅人学”.阶级论
- ·屈原列传(词句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