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清华园走出的榕城乡贤们|林庚|

清华园走出的榕城乡贤们|林庚|

浏览次数: 74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清华园走出的榕城乡贤们|林庚|,
蒋南翔校长生前多次说过“清华大学就应当培养更多象林家翘式人才”。
林同炎(1911——〓〓)1911年11月14日生。原籍福州市。美籍华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建筑土木结构专家。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25年入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31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学习,1933年获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直接力学分



www.350xue.com
配》被命名为“林氏法”而被广泛应用。1933年回国,在成渝、滇缅等铁路工程局任总工程师。1946年定居美国。46—76年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教授、教授。1953年创建林同炎设计事务所。1967年当选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1972年创建林同炎国际公司,任董事长。1976年退休时美国加州大学授予终身荣誉教授和最高克伯利奖。美国科学院和工程研究院颁给他“四分之一世纪贡献成就奖”。1986年获美国总统里根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奖。
有趣的是,林同炎、林同骥两院士也是福州籍的另一对兄弟院士。

大师学者竞风流
清华在造就众多科技专家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孕育了难以计数的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领域的灿烂星辰。在福州乡亲中就有经济学泰斗陈岱孙,著名教育家、物理学家萨本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著名法学家王铁崖,著名文学家、诗人林庚,建筑美学家、女诗人林徽因及著名和科技战线的“铁人”陈篪等。还有各条战线上的学者、名流,为榕城人文景观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鉴于篇幅所限,亦仅列20名简介如下。
陈岱孙(1900——1997)原名陈总。1900年10月20日生。闽侯螺洲(今福州市仓山区)人。1918年在上海应试考入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学习。1919年在清华学堂学习时即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以公费生考取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两年后得学士学位。继而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四年,相继得硕士、博士学位。1926年底回国受母校聘,直至1952年任清华及西南联大经济系教授、系主任、法学院院长等职。院系调整后,调任中央财经学院第一副院长。1953年后到北京大学工作。1984年清华成立经济管理学院以来,受聘为经管学院名誉教授,直至1997年逝世。陈老一生爱祖国,爱人民,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谈薄名利,忘我工作,以其学术上的深厚素养、精湛水平和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的高风亮节,为世人所敬仰。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被称为“中国近代经济学泰斗”。是全国政协常委。
1995年95岁寿辰时,朱鎔基总理亲笔写信祝贺曰:先生年高德勋,学贯中西,授业育人,六十八年如一日,一代宗师,堪称桃李满天下。我于1947年入清华,虽非入门弟子,而先生之风范文章,素所景仰。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之后,始得求教先生之机缘,得益良多。
萨本栋(1902——1949)物理学家、教育家。蒙古族。福州市人。19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2年赴美深造。先后在斯坦福大学机械系、马萨诸塞大学吴斯得学院机械系攻读,获博士学位,创“萨氏定律”。1928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理学院院长。“七七”事变后任厦门大学校长。44—45年赴英、美讲学并参加联合国原子能研究。返国后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负责筹建数理化科学中心。1948年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工作并赝选为院士。1949年初病逝。
高士其(1905——1988)1905年11月1日生。闽侯人。故居在福州鳌峰坊。现代科学文艺作家、诗人。1918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毕业后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化学系。1927年入芝加哥医学研究院读医学博士课程并负责保管细菌标本。1930年毕业回国。
因而928年在实验时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1939年后全身瘫痪。1934年起开始致力于科学文艺创作。他的科学院小品熔科学、文学、政治于一体,文笔清新隽永。科学诗更是开一代先河,在诗坛上独树一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选为中华全国科普协会委员,1951年任文化部科普顾问,1979年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1980年选为中国科协常委。是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数十年来他以惊人毅力,克服全身瘫痪带来的痛苦和困难,坚持创作。著有科学小品、科学诗、科学论文等30种,150余万字。1988年卒于北京。
谢冰心(1900——1998)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三坊七巷”之杨桥巷。长乐人。现代女文学家。1913年随家迁居北京,1914年入北京贝满女子中学,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后并入燕京大学)。1923年毕业后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同年早期散文代表作《寄小读者》出版。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女子理学院任教。抗战爆发后,其夫吴文藻教授任教的清华大学迁到云南昆明,冰心随夫南迁。她在梅贻琦校长夫妇来家做客时为夫君所戏作的“宝塔诗”被后人传为趣谈。曾主编《妇女文化》半月刊。1946年回到北平。冬,举家去日本。49—50年作为东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1951年回国,写了《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多篇名章,明朗乐观,富有时代气息。她是第一至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顾问。1998年逝世于北京。
林徽因(1904——1955)女建筑学家、文学家。原籍福州市。1919年随父去英国,1921年回国。1923年赴美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后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舞台美术。1928年回国。林徽因是清著名学者林长民之女、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夫人。既是画家,又是建筑学家、装饰艺术家,还是散文家戏剧家。1930年后在东北大学、燕京大学任教。30年代从事诗歌创作,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为新月派成员之一。抗战后随校迁往昆明,1946年举家返回北京,住进清华园。解放后被清华大学建筑系聘为一级教授。和梁思成教授一起领导清华设计小组设计的国徽图案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称赞并被采纳通过。1952年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负责纪念碑须弥座装饰浮雕设计。1954年被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
55年4月1日在北京病逝。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伟长等社会名流组成。终生挚爱她的老友、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取典于林徽因诗作的挽联引人注目: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邵循正(1909——1973)1909年11月20日生。福州市人。历史学家。
1930年清华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入清华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专攻中国近代史。1934年赴法留学,研究搜集蒙古族资料。193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讲师。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1945年赴牛津大学为访问教授。1946年回国后在清华担任《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料编辑室主任。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参加《元史》标点整理工作。著有《邵循正论文集》,与人合著《中国历史概要》,主持编校《盛宣怀专刊信稿》等。
1973年4月27日逝世。
唐  钺(1891——1987)字蘖黄。1891年1月7日生。闽侯人。实验心理学家。
1914年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心理学和哲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哲学部心理学系继续深造并从事哲学部心理学研究工作。192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及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教授兼中国心理学学会北京分会理事长。
1987年2月5日在北京去世。
吴  宪(1893——1959)字陶民。1893年11月24日生。福州市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早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赴美入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后改学化学。1917年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录为研究生,1919年以“血液系统分析法”论文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助教,1924年升为主任,1926年升教授,为该院三人领导小组之一。1944年在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组建营养研究所。1946年任中央实验卫生院北平分院院长兼营养研究所所长。1947年被选为德国自然科学院名誉院士及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院院士。
1959年8月8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方  纲(1913——1981)1913年9月20日生于北京。闽侯人。抗生素学家。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先后在昆明、贵阳、重庆等地任教。1942年赴印度哈天金研究所进修鼠疫研究。194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台湾回到大陆,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细菌室主任。抗美援朝时在防细菌战中做出突出贡献。获第二届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模范奖章。1954年在短时间内找到了巴龙霉素和卡那霉素产生素,填补了中国抗生素生产的空白。
曾任国家科委抗菌素专业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委员。1981年1月7日逝世。
陈体强(1917——1983)1917年2月10日生。闽侯人。国际法学家。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学系。45—4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国际法,获哲学博士。1948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1950年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兼研究部副主任及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956年起先后在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和国际问题研究所担任和主持国际法研究工作。1981年担任外交学院教授并兼任北大教授、外交部顾问。1983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所著《关于承认的国际法》一书,在国际法学界受到好评。曾撰写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台湾主权应属中国、中印边界问题、北部湾海域划分问题等方面文章。1984年出版所著《国际法论文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清华园走出的榕城乡贤们|林庚|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清华园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