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浏览次数: 85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9.下面不属于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措施的一项是(     )
  A.突破时空限制,发挥家庭的纽带作用,使人际交往更具体。
  B.开展新的社会运动,加强社会成员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C.建立恰当的国家认同感,使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D.发挥文明共同体的驾御和控制作用,强化文化认同和信仰。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会空间是流动的,时间是压缩的,可见网络社会的人们已经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
  B.经济活动高速有效,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这必然会消除世界不同地区的贫富悬殊。
  C.文章有较多篇幅分析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见作者对它持消极态度。
  D.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有多种方式和力量,只要找到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方式和力量,人们是能够逐步消除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赵光逢,字延吉。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胤,皆以文学德行知名。
    光逢幼嗜坟典,动守规检,议者目之为“玉界尺”。僖宗朝,登进士第。逾月,辟度支巡官,历官台省,内外两制,俱有能名,转尚书左丞、翰林承旨。
    昭宗幸石门,光逢不从,昭宗遣内养戴知权赴行在,称疾解官。驾在华州,拜御史中丞。时有道士许岩士、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骤至列卿宫相,因此以左道求进者众,光逢持宪纪治之,皆伏法,自是其徒颇息。改礼部侍郎、知贡举。光化中,王道浸衰,南北司为党,光逢素惟慎静,虑祸及己,因持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门人柳璨登庸,除吏部侍郎、太常卿。入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转左仆射兼租庸使,上章求退,以太子太保致仕。梁末帝爱其才,征拜司空、平章事。无几以疾辞,授司徒致仕。
    同光初,弟光胤为平章事,时谒问于私第,尝语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其清净寡欲端默如此。尝有女冠寄黄金一镒于其室家,时属乱离,女冠委化于他土。后二十年,金无所归,纳于河南尹张全义,请付诸宫观,其旧封尚在。两登廊庙,四退邱园,百行五常,不欺暗室,缙绅咸仰以为名教主。天成初,迁太保致仕,封齐国公,卒于洛阳。诏赠太傅。
                              (选自《旧五代史·卷五十八》)
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度支巡官                 辟:征召。
B.骤至列卿宫相               骤:很快。
C.王道浸衰                   浸:浸透
D.弟光胤为平章事             为:任,担任。
12.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以文学德行知名//无几以疾辞
B.自是其徒颇息//梁末帝爱其才
C.时谒问于私第//尝有女冠寄黄金一镒于其室家
D.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光逢“慎静廉洁”的一组是
①光逢与弟光胤,皆以文学德行知名
②因持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
③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
④纳于河南尹张全义,请付诸宫观
⑤历官台省,内外两制,俱有能名
⑥缙绅咸仰以为名教主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赵光逢年幼时爱读经典书籍,一举一动都很守规矩,人们把他看作象“玉界尺”那样正直温和的人。
B.他的门人柳璨受重用,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到梁朝时,柳璨又担任了中书侍郎、平章事,转任左仆射兼租庸使。
C.赵光逢眼见王道衰退,有人结党,他担心灾祸殃及自己,因而辞官到伊洛隐居,前后达五六年之久。
D.曾经有个女道士寄放了二十两黄金在他家里,后来女道士死了。二十年后,赵光逢便将金子交给官府,金子上的旧封条还在。
第Ⅱ卷(共108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座位号填写准考证号最末尾两位数。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光逢幼嗜坟典,动守规检,议者目之为“玉界尺”。
⑵光逢持宪纪治之,皆伏法,自是其徒颇息。
⑶他日,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其清净寡欲端默如此。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简要述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全诗是围绕着一个什么字来逐渐展开的?
【注释】履痕:一作“屐痕”。

17.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4分)
⑴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www.350xue.com

⑵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⑶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玉楼春》)
⑷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
⑸山不厌高,            。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灯影书香
许寿裳在一篇记述鲁迅居京生活的文字里,提到西三条胡同寓所的壁上,挂有一副乔大壮所书的集骚句对联,文云:“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他说这是鲁迅先生“表明格外及时努力,用以自励之意”。
这对联挂得很有意思;但要像鲁迅那样的人挂起来才能名副其实,如果让我辈来用,就不免僭妄了。
多年前,我也动过一回心念,拟请能写好字的朋友给我写一副对联。当时选定的联语是这么说的:“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这好像是陆剑南的诗句吧?但那意境的确完全符合自己当时的生活趣味。斗室中,书刊杂乱,上下堆积。每到天黑,就埋头书堆,对着不怎样明亮的灯光,常常一泡就泡到了深夜里。
要说一灯如豆,当然是极其夸张的。但由于夜深了,灯色也深了,日间浮动的心境,至此也显得分外的深沉。临案读书,那灯豆的情味,拟之红豆的惹人相思,恐怕也不为过。就这样,自己觉得个中天地异常的广阔,毫无遗憾地安于一段相当长久的时间。
后来呢,虽然终于给现实轰了出来,不再困守于昔日的书堆了,但对那深灯之下,一卷在手的情思,仿佛总还有点“剪不断”的余绪似的。
本来,只要还有时间的余裕,多读点书也是好事。问题在对书籍必须知所取舍。黄山谷云:“擘书覆瓿,裂史黏窗,谁不惜之?”我看未必尽然,天下有许多坏书、劣史,擘以覆瓿,裂以黏窗,可惜的是在瓿在窗,而不在书在史。因为它其实是玷污了瓿,亵渎了窗的。至于如赵季仁所持的平生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只要他对“好”字的字义下的允当,则陈眉公所称“读书者当作此观”云云,也还是可加首肯的。
正因为世界上好书甚多,读之难尽,而劳生有涯,便觉得有时偷得一时半刻,局促在斗室之中,埋头于深灯底下,那种乐趣是无穷的,那种辛劳也是值得的。
注释:“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集自《离骚》。“崦嵫”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山,“鹈鴂”即杜鹃,鸣时百花皆谢,这两句诗有抓紧时光,及时努力之意。
18.文章开头为什么从鲁迅书房的一副对联写起?
答:
19.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喜欢挑灯夜读?
答:
20.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主张“对书籍必须知所取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学  武汉市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