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浏览次数: 51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城市的树们因此是悲哀的,城市树们的叶子因此也是悲哀的,不比乡下的树,不比原始的森林。
    在这个季节,我突然发现了离兰州不远的兴隆山的红叶。漫山遍野,灿烂夺目,在蒙蒙细雨的掩映下,像一幅泼墨的山水画,镶嵌在山体上,并且呈现突兀状。那红是大气的,具有山的奔放的秉性;又是含蓄的,似乎是在压抑,等候着迸裂的时刻。这个时候,红叶正是可爱的。
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景致在城市我更觉得是一种幻觉,有幻觉其实也是难得。但在这里却很实在,有桥有水,至于人家,便是清扫梯道的山姑了。红叶便是在这个时候,轻轻地拂动着,你的目光随着,你的心情随着,你的思绪也随着,甚至在红叶们跌落的那一瞬间,你的心也猛地一坠。
红叶们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尤其在微冷的山间,在有些萧瑟的深秋,它们活着,活泼地活着;它们笑着,灿烂地笑着;它们既陪衬着山影的苍茫,又主宰着生命的本色,因此它们是有理由骄傲的。
    站在树的脚下,以仰望的姿态,你会发现红叶是那样的鲜嫩,细细的雨珠随着轻微的山风不停地落下,文弱和温柔的感觉会马上在脸上洋溢开来,如果你忍不住想去触摸,你大概要落一身雨了,或者你还没有爬上树,红叶们便萧萧而下了,于是便很后悔。其实再美丽的东西攥在手心里,也会黯然失色,红叶的美丽就在于仰望。山峡、涧谷,或者在路旁,远远地看着,远远地静视,或者是透过车窗,在一首悠扬舒缓的音乐中,认真地望一望,你的心灵大约会平静许多。
    红叶们的精神是积极的,张扬的,不做作,不掩饰,不虚伪,不欲擒故纵。这样的景物,也难寻了。只有在大山里,在没有污染没有浮躁没有物欲的纯净的自然中,她才会真实地存在。
    红叶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远观时美丽无比,近看时娇柔可爱,我甚至不知道红叶的真实的名字,不知道生长红叶的树们的真实的名字,可这些很重要吗?就像街头款款而行的女子,倘若你知道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道她的脆弱,她的瑕疵,那么,你的目光是不是会游离?
    我说,要是阳台上有这样一树红叶,那该多好。友人说,离开这里,红叶都会死掉,即使不死,那红色也是搀杂着另外的成分,像城市的女人的脸,被化学的东西淹没了。
  离开时,我捡了两片刚坠落的红叶,一圈是鲜红的血的颜色,中间是深厚的黄,茎像一根细微的红烛,我想女儿看到,一定会发出惊讶的叫。在城市,她也许永远都看不到真实的红,真实的黄。她的眼睛被捂得严严的。
    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眼睛?这个深秋,看一看真实的红叶不好吗?即使想象一下在红叶的笼罩下听雨的感觉,那你就会选择逃离的方式走出城市。

19.为什么说“城市的树们”“不比乡下的树,不比原始的森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作者眼里,文中的红叶是一种什么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为什么说“在城市,大抵是寻不到红叶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借描绘兴隆山的红叶,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美的向往和礼赞,对弥漫于都市中的缺乏生命活力的生存环境的厌恶。
B.作者认为,对在城市有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景致的幻觉很难得,是因为城市里缺乏自然美。
C.全文用了多处对比来表情达意,如:城里的树与山野的树,城里树叶的形象与山里红叶的形象,城里被化学品淹没的女人与山里清扫梯道的山姑的对比。
D.文章无论是写城里的树还是写山里的红叶都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饶有情趣。
E.第3自然段承上启下,使全文描写的对象由城里的树转为山里的红叶,作者在结尾又用“即便想象一下在红叶的笼罩下听雨的感觉,那你就会选择逃离的方式走出城市”一句与之相呼应。
六、(12分)
23.下面的句子不够简洁,需删掉一些词语,请把必须保留的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在 夜阑人静 的 晚上,我们来到漓江 的 地方,亲眼 目睹了月全食的全过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加点部分的内容,使之与前文连贯、协调。(4分)
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绿肥,在当地随处可见,很不引人注意,小小的花,叶子匍匐在地面上。要插秧了,泥土把它压在下面,滋养着庄稼,化成了肥料。
修改:                                                                        
25.请根据诗歌的形式特点仿写,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不严格限制字数)(4分)
原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仿写: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先生毕业十年,尽管现在他已拿到国际认可的“项目工程管理”资格证书,但三个月前他应聘杜邦时,只有一张大专学历文凭和在几家外企担任过工程经理的经历证明。吴先生说,工程部经理对人的要求颇高,既要有技术、又要外语好,同时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由于是跨国大公司,待遇颇为优厚,想应聘这个工作的人并不少,博士、硕士都有,但最后还是他这个大专生胜出。为什么?原因就在于“老外”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而不是纸上的东西,这想必就是知名跨国公司的用人规则。
                                     (摘自2002年3月19日《新华日报》)
    请以“能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要求:(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中答题卷
题号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数     
座号


四、(15分)
16.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文。(5分)
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译文:                                              
② 师者,所以传业授道解惑也。
译文: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一语文  期中试卷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