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2017年3月)

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2017年3月)

浏览次数: 972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2017年3月),
(《史记•刺客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为说己者容             容:打扮
B.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
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日       数:责备
D.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去而事智伯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C.襄子乃数豫让曰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D.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且公子纵轻胜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①去而事智伯                  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让曾先后臣事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清扫厕所,想在襄子人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1)(2)两个小题(8分)
范元琰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注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草窃。
(《南史•隐逸下》)
注:菘,古代指白菜一类的蔬菜。
(1)用“/”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2分)
范元琰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
(2)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姑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你认为诗中“辛夷花尽杏花飞”一句的作用是什么?诗中幽竹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2)蓬生麻中,_______;白沙在涅,________。(《荀子•劝学》)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走近芦苇
陈所巨
清寒的早晨,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
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割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有接受它,听凭它摆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你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然故我,那寒冬只改变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颜,你的服饰。而你的心已经沉入脚下的土地,在那里顽强地过冬,如那些同样在泥土下越冬的小动物。生命的顽强在于有它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它不必告诉别人,它必须守住这至关重要的秘密。
但芦苇毕竟真的变老了,一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强硬。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这大片的无可奈何是不是让我也受了感染,情不自禁地无可奈何了呢?
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裹紧身子,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副越冬的样子。或许我们的外在形体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们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我们失去些什么,得到



www.350xue.com
些什么呢?我们无疑是战胜了,保住了我们的本性与本质。我们无疑会为此庆幸,为此作为胜利者而越发目光敏锐,坚定不移,信心百倍。
走近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脚下泥土松软,头顶阳光充沛,泥土与阳光都是春天的样子了。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或者另外一些我们尚且弄不明白的思维和行为的亲近。我们同样是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和枯衰走进早春的,在没有欢呼和荣誉的寂静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一隅,在往往可能遇到的误解和鄙视的目光之下,我们是不是由衷地涌起一缕无可奈何呢?也许不会,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因经历太多,明了和洞悉一切而宠辱不惊了。我们明白了自身的价值和崇高之处,我们还需要那些烟云一霎的掌声和鲜花吗?
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行走的节奏。我便感觉到了我的轻盈和愉悦,一种解透人生、战胜自己的轻盈与愉悦。这是一种越冬乃至更深层次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涅槃的过程,也是自我解脱、自我净化的过程。我们经历过,战胜过,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我”。也只在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了理解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
猛然地发现脚下泥土的表层有些异样的东西,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锥,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大的阵势。
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真。
(选自《品味书香》)
18.阅读文章第二段,联系文章内容回答:(1)寒冷“征服”“改变”了芦苇什么?
(2)芦苇生命之中“最重要的”“本质的”东西是什么?(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2017年3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语文试题  潍坊市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