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十二)
浏览次数: 57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十二),
B C A D A B A D C B C B B C A
1. B(该项中“勾”应读“gòu”,“舍”应读“shè”) 2. C(A项中“博”应为“搏”;B项中“垂”应为“唾”;D项中“历”应为“厉”) 3. A(勾通:贬义,暗中串通,勾结。沟通,使双方能通连,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考订:考据订正。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地说明。如:申明理由) 4. D( “严阵以待”是指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不符合语境) 5. A(B介词搭配不当,“关于”改为“对”。“关于”表关涉的范围。“对”表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C将“用过的”三字删去。D介词宾语残缺,应在“失之以软”后加“处理方法”) 6. B(①中的“青峦”对应“这”;④点出“官道”的形状、地点;⑤点明位置)7.A(“新型发泡塑料”不对,应是“改进型”,且还有“纸浆塑料包装制品”的一种) 8.D(有均匀分布等字) 9.C(其余三项均把“不会降聚分解,以致污染环境”的意思理解错了) 10.B(第一段结尾一句,第三段结尾一句可推测;A“环境保护法”只是原则规定,所以不能推出;C只是说今后发展的主流,二者无先后顺序;D除“白色污染”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污染,如纺织化工、石油、医药等方面,故不能推论。)11. C(辟:使……回避) 12. B(B①:于是,就;B②:才;A.是;C.顺承连词;D.介词:表比较) 13. B(A.古:相亲相爱,动词,作谓语;今: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形容词,作定语。C.古:强行索取;今: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D.古:交往;今:连接,移交接替) 14. C(①表明卓茂的履历,表现其熟谙儒术④表现“言亭长受人米肉之人”对“吏”的看法⑥是一种假设“今”相当于“如果”) 15. A(“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不当,应为“谢罪”)
16、(1)后来,马的主人从别处找到了丢失的马,就到府上送马。
(2)(如果我)按照法律处治你,你将如何对待呢?
17、秋日晴空,一鹤排云,矫健凌厉;奋发有为的凌云壮志。
18、①不以规矩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⑤我以我血荐轩辕
19.①(2分)作者以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奥林匹亚为背景。
②(3分)从当年的“楼础”、“殿基”、“雕塑”等苍老的巨石落笔,写出了古希腊文明的历史沧桑。
③(3分)作者从奥林匹亚的楼础、殿基、雕塑联想到奥林匹克的精神,从而赞颂了对两种健康的追求。
20.①(3分)文中插入对“女观众”的叙述,是为了说明“古代奥运选手比赛时全都一丝不挂”,这正是古希腊追求人的“肢体健康”的明证。
②(3分)写“女观众”是为了突出“肢体健康”,这正是我们的文明所欠缺的。
21. (5分)作者写看到的雕像是因为这些雕像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从而阐明对双重健康的追求。
22.①(2分)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上的自我,只是一味的在人际关系上做文章。
②(2分)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
③(2分)因为可以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弘扬奥运精神;还因为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的卓越成效,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此题为开放性题,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23.这是一道仿写题。我珍惜痛苦的记忆,也珍惜欢乐的时光/我珍惜人生的每一次坎坷,每一次奋进/痛苦与欢乐。
24.遭遇信用危机,我国倡导设立“诚信日”。
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十二)
B C A D A B A D C B C B B C A
1. B(该项中“勾”应读“gòu”,“舍”应读“shè”) 2. C(A项中“博”应为“搏”;B项中“垂”应为“唾”;D项中“历”应为“厉”) 3. A(勾通:贬义,暗中串通,勾结。沟通,使双方能通连,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考订:考据订正。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地说明。如:申明理由) 4. D( “严阵以待”是指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不符合语境) 5. A(B介词搭配不当,“关于”改为“对”。“关于”表关涉的范围。“对”表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C将“用过的”三字删去。D介词宾语残缺,应在“失之以软”后加“处理方法”) 6. B(①中的“青峦”对应“这”;④点出“官道”的形状、地点;⑤点明位置)7.A(“新型发泡塑料”不对,应是“改进型”,且还有“纸浆塑料包装制品”的一种) 8.D(有均匀分布等字) 9.C(其余三项均把“不会降聚分解,以致污染环境”的意思理解错了) 10.B(第一段结尾一句,第三段结尾一句可推测;A“环境保护法”只是原则规定,所以不能推出;C只是说今后发展的主流,二者无先后顺序;D除“白色污染”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污染,如纺织化工、石油、医药等方面,故不能推论。)11. C(辟:使……回避) 12. B(B①:于是,就;B②:才;A.是;C.顺承连词;D.介词:表比较) 13. B(A.古:相亲相爱,动词,作谓语;今: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形容词,作定语。C.古:强行索取;今: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D.古:交往;今:连接,移交接替) 14. C(①表明卓茂的履历,表现其熟谙儒术④表现“言亭长受人米肉之人”对“吏”的看法⑥是一种假设“今”相当于“如果”) 15. A(“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不当,应为“谢罪”)
16、(1)后来,马的主人从别处找到了丢失的马,就到府上送马。
(2)(如果我)按照法律处治你,你将如何对待呢?
17、秋日晴空,一鹤排云,矫健凌厉;奋发有为的凌云壮志。
18、①不以规矩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⑤我以我血荐轩辕
19.①(2分)作者以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奥林匹亚为背景。
②(3分)从当年的“楼础”、“殿基”、“雕塑”等苍老的巨石落笔,写出了古希腊文明的历史沧桑。
③(3分)作者从奥林匹亚的楼础、殿基、雕塑联想到奥林匹克的精神,从而赞颂了对两种健康的追求。
20.①(3分)文中插入对“女观众”的叙述,是为了说明“古代奥运选手比赛时全都一丝不挂”,这正是古希腊追求人的“肢体健康”的明证。
②(3分)写“女观众”是为了突出“肢体健康”,这正是我们的文明所欠缺的。
21. (5分)作者写看到的雕像是因为这些雕像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从而阐明对双重健康的追求。
22.①(2分)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上的自我,只是一味的在人际关系上做文章。
②(2分)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
③(2分)因为可以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弘扬奥运精神;还因为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的卓越成效,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此题为开放性题,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23.这是一道仿写题。我珍惜痛苦的记忆,也珍惜欢乐的时光/我珍惜人生的每一次坎坷,每一次奋进/痛苦与欢乐。
24.遭遇信用危机,我国倡导设立“诚信日”。
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十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高三语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