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2017届高三文言文段阅读一

2017届高三文言文段阅读一

浏览次数: 48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届高三文言文段阅读一,
  C.欲谒上,恐见禽              D.高祖且至楚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行县邑,陈兵出入:到各县邑巡视时,进出都带着武装卫队
  B.所以不击取楚,以眜在公所:(沛公)之所以不攻取楚地,就因为我在您这里
  C.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天下已经安定太平,我当然就应该享受
  D.生乃与哙等为伍:我这一辈子竟然与樊哙这般人为伍
15.下列各句不能反映韩信心理特点的一项是
  A.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
  B.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
  C.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
  D.生乃与哙等为伍
16.下列对本文意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信位尊权重,招致疑忌,险酿杀身之祸。
  B.韩信卖友保身,解除了刘邦的疑忌,并被封为淮阴侯。
  C.樊哙因韩信去拜会,深感荣幸,礼敬有加。
  D.韩信才高气傲,不屑与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同列。
[答案]11.C(怨望:怨恨不平)12.D(媚:讨好、逢迎。A长者:(今)年纪大的人,(古)忠厚人。B怨:(今)不满意、责怪,(古)恨。C以为:(今)认为,(古)以之为,这里意为“任命他当”)13.A.(亡:逃。B.之:到,动词;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通“擒”;鸟兽总称。D.且:将;况且)14.C(“亨”通“烹”,意为“我这样的功臣当然就应该被烹杀”)15.A(表其身份、地位。BCD分别从其行动、心理、语言刻画其心理特点)16.B(并没有解除刘邦的疑虑)
附翻译:
项羽的亡命将领钟离眜家在伊庐,一向跟韩信友善。项王死后他就逃命来归附韩信。汉王怨恨钟离眜,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楚国逮捕钟离眜。韩信刚到封国,到各县邑巡视时,进出都带着武装部队。汉6年,有人上书告楚王韩信造反。高祖用陈平的计策,“天子要出巡,会合各封国诸侯。南方有云梦泽,派使者告诉诸侯到陈会合,我要到云梦泽去巡游。”实际上要袭击韩信,韩信不知道。高祖将要到楚国,韩信要起兵造反,又想自己没有罪,要晋见皇上,又担心被捉拿。有人劝说他:“斩了钟离眜晋见皇上,皇上一定高兴,就没有忧虑了。”韩信就去跟钟离眜商量这事。钟离眜说:“汉王之所以不攻打楚国,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要抓了我去向汉王讨好,我今天死了,你跟着也就要灭亡了。”就大骂韩信说:“你不是忠厚的人!”最终就自杀了。韩信拿了他的头,到陈晋见高祖。皇上命令武士捆绑了韩信,载在随行的副车上。韩信说:“真的象人们所说的,‘狡兔死了,用来猎兔的走狗就被烹杀;高空的鸟捕完了,良弓就收藏起来;敌国消灭了,出谋划策的臣子就要灭亡。’天下已经统一安定,我当然就应该被烹杀!”皇上说:“有人控告你要造反。”于是用刑具锁绑了韩信。到了雒阳,赦免了韩信的罪,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知道汉王害怕和嫉妒他的才能,经常借口有病不参加朝会和侍行。韩信因此日日夜夜怨恨不平,平常总是怏怏不乐,对跟周勃、灌婴地位相同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会过樊哙将军,樊哙跪拜着迎送,称自己“臣”,说:“您大王怎么竟然肯光临臣!”韩信出了门,笑着说:“我这一辈子竟然跟樊哙这般人为伍!”


    刘义隆将王玄谟寇滑台,诏假慧龙楚兵将军,与安颉等同讨之。相持五十余日,诸将以贼盛莫敢先,慧龙设奇兵大破之。世祖赐以剑马钱帛,受龙骧将军,赐爵长社侯,拜荥阳太守,仍领长史。在任十年,农战并修,大著声绩。招携边远,归附者万余家,号为善政。
    其后,刘义隆将到彦之、檀道济等频顿淮颍,大相侵掠,慧龙力战,屡摧其锋。彦之与友人萧斌书曰:“鲁轨顽钝,马楚粗狂,亡人之中唯王慧龙及韩延之可为深惮。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子讶之。”刘义隆纵反间,云慧龙自以功高而位不至,欲引寇入边,因执安南大将军司马楚之以叛。世祖闻曰:“此必不然,是齐人忌乐毅耳。”乃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刘义隆计既不行,复遣刺客吕玄伯购慧龙首,二百户男、绢一千匹。玄伯伪为反间来,求屏人有所论。慧龙疑之,使人探其怀,有尺刀。玄伯叩头请死。慧龙曰:“各为其主也。吾不忍害此人。”左右皆言义隆贼心未已,不杀玄伯,无以制将来。慧龙曰:“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且吾方以仁义为干卤,又何忧乎刺客。”遂舍之。时人服其宽恕。
    [注]楚兵将军:官名,掌军事。
    齐人忌乐毅:乐毅是战国时燕国大将,带兵攻齐不下,被齐人用反间计,终败奔赵国。
    干卤:又作干橹。小盾为干,大盾为卤,泛指武器。
11.对下列句子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诏假慧龙楚兵将军                   假:古代官吏代理职务    
B.刘义隆将到彦之、檀道济等频顿淮颍   顿:驻扎
  C.慧龙力战,屡摧其锋                 摧:挫败
  D.刘义隆纵反间                       纵:放纵
12.对下列“因”和“相”意义和用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执安南大将军司马楚之以叛    ②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
   因拔刀斫前奏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
  A.两个“因”字相同,两个“相”字也相同
  B.两个“因”字不同,两个“相”字也不同
  C.两个“因”字相同,两个“相”字不同
  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相”字相同
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慧龙设奇兵大破之
  B.招携边远,归附者万余家
  C.刘义隆计既不行,复遣刺客吕玄伯购慧龙首
  D.不杀玄伯,无以制将来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亡人之中唯王慧龙及韩延之可为深惮     ②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A.①战死的人里面,只有王慧龙和韩延之值得特别敬畏
    ②流言蜚语,想不到你还是介意了
  B.①战死的人里面,只有王慧龙和韩延之值得特别敬畏
    ②流言蜚语,我想你不值得介意吧
  C.①亡命之徒里面,只有王慧龙和韩延之应该特别畏惧
    ②流言蜚语,想不到你还是介意了
  D.①亡命之徒里面,只有王慧龙和韩延之应该特别畏惧
    ②流言蜚语,我想你不值得介意吧
15.能表现“乃令老夫讶之”的原因的一项是
  A.诸将以贼盛莫敢先,慧龙设奇兵大破之
  B.在任十年,农战并修,大著声绩
  C.慧龙力战,屡摧其锋
  D.“且吾方以仁义为干卤,又何忧乎刺客”
16.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王慧龙领兵与刘义隆对抗,屡立战功,名声大震。
  B.王慧龙作为一介儒生,他的勇气却足以让敌人丧胆。
  C.世祖与王慧龙君臣相得,互相信赖,因此敌人用反间计,派刺客,想除掉他,都没有成功。
  D.王慧龙以德报怨,放了刺客一条生路,他的宽容,得到当时人们的佩服。


[答案]11.D(纵:设)12.B(因:介词,趁着,由此;连词,于是,就。相:代你;互相)13.B(边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人)14.D(惮:忌怕,说敬畏不当,相应的,“可”译为应该;足:值得)15.C   16.C(行刺不成功,跟君臣互相信任没有因果关系)  
   附翻译:
刘义隆的大将王玄谟进犯滑台,世祖下诏王慧龙代理楚兵将军,与安颉等一同去讨伐。相持五十多天,众将鉴于敌军强盛,没有人敢首先作战,王慧龙设奇兵打败敌人。世祖赐给他宝剑、战马和钱财,授予龙骧将军,赐爵长社侯,拜为荥阳太守,仍任长史,在任十年,农事与战备一起抓,名声和战绩大震。他招纳边远地方的人,归附的有一万多家,号称政绩至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2017届高三文言文段阅读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文言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