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2017届高三文言文段阅读一

2017届高三文言文段阅读一

浏览次数: 48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届高三文言文段阅读一,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
  C.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    D.乃诣公车,免冠徒跣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手搏其耳  ②皆可其奏  ③初为猎郎  ④为臣逞志于君前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2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改名弼,言其有辅佐才也----后来改名为弼,说自己有辅佐君王的才能
  B.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古弼在一边坐了很久,没有机会将这件事报告皇帝。
  C.朝廷不理,实尔之罪--朝廷没有治理好,实在是你的罪过。
  D.卿其冠履--您戴好帽子,穿上鞋子。
23.下列全说明古弼“公直”的一组是
  ①弼入欲陈奏  ②捽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   ③弼具状以闻    ④免冠徒跣,自劾请罪   ⑤ 虽复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⑤     D. ①⑤
2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段突出了古弼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品德。
  B.古弼见到上谷人的上书,便急于将这种情况反映给皇帝,但并未取得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C.皇帝与人下棋,正在兴头上,古弼不惜扰皇帝的雅兴,也要将关系到人民利益的事情办好。
  D.古弼奏事不留情面,但太武帝能体会到他的苦心,接受了合理的建议。



                      文言文段(三)
(一)
    范正辞太平兴国中,以饶州多滞讼,迁知州事。至则宿系皆决遣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会诏令料州兵送京,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兴妻上诉,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正辞曰:“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人心易动,兴敢扇摇。苟失控驭,则臣无待罪之地矣。”上壮其敢断,特迁官,充江南转运副使。饶州民甘绍者,为群盗所掠,州捕系十四人,狱具将死。正辞案部至,引问之,因皆泣下。察其非实,命徙他所讯鞫。既而民有告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掩捕之。盗觉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贼控弦持槊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中贼双目,仆之,余贼渡江散走。被伤者尚有余息,旁得所弃赃,按其奸状伏法,十四人皆得释。此吾乡里事,而郡人多不闻之。
    [注]料:统计,这里有挑选之意。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胥吏坐淹狱停职者          淹:滞留
  B.狱具将死                  具:具结
  C.正辞案部至                案:案情
  D.单骑出郭二十里            郭:城郊
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①以刃故伤其足                      ②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A.两个“故”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故”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C.两个“故”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D.两个“故”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余贼渡江散走             ②操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也
  B.①上壮其敢断               ②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C.①特迁官,充江南转运副使   ②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D.①以鞭击之,中贼双目,仆之 ②众不能堪,而仆之
4.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至则宿系皆决遣之----到任后就连夜逮捕了那些放走犯人的胥吏
  B.按其奸状伏法------审问确认他的犯罪事实,然后将他处死
  C.正辞潜召监军掩捕之----范正辞就秘密命令监军假装去逮捕他们
  D.被伤者尚有余息-----那些受伤的还有的在休息
5.范正辞对皇帝分析“人心易动”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富庶,人们怀恋乡土,不愿服役
  B.王兴闹事,煽动民心
  C.东南富庶,人们容易闹事
  D.东南富庶,王兴又故意闹事,煽动民心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范正辞被特意选出做饶州知州,这从侧面表现了他善于断案的才能。
  B.范正辞断案果敢,选兵进京时杀一儆百,控制地方局势,为皇帝家天下服务,得到皇帝的赏识而升了官。
  C.范正辞明察冤狱,使因甘绍案被判死刑的14名无辜者全部获释。
  D.范正辞办案目光敏锐,善于用兵,临敌勇毅果敢,武艺高强。  
(二)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姨妹:姨母的女儿。   二子:两个女儿。   中和:唐僖宗年号。        
   缗:穿钱的绳。     绐:哄骗、欺骗。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众皆伏泰之义             伏:“服”,佩服
  B.俾其他人徙               俾:使
 &



www.350xue.com
nbsp;C.已别除官                 除:任命、授职
D.解维而逝                 解维:想通了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C.市之,而命洗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2017届高三文言文段阅读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文言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