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一上语文期中测试题

高一上语文期中测试题

浏览次数: 86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一上语文期中测试题,



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独处(chǔ)  脉脉(mò)   倏(shù)的    霎(shà)时
B.撅(juē)断  倔强(juéjiàng) 熨(yù)帖    声名狼藉(jí)
C.隽(jùn)永   沧桑(cāngsāng)  坍圮(tānpǐ)   心神恍惚(huǎnghú)
D.恪(kè)守   亵渎(xièdú)  亘古未变(gèn) 窸窸窣窣(xīsū)
2. 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句是  
A、箫鼓追随村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3.下列四句诗中,填人语段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    )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_________________”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4.下列各句的括号内,依次应填人的一组词是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   )的灯光。
    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一片宁谧。
    A.打破     闪烁     疏落     安静
    B.点破     闪烁     稀疏     安静
    C.点破     灿烂     疏落     柔静
    D.打破     灿烂     稀疏     柔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当我同天真的孩子们一起重看这部影片,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时,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B.在交际活动中,说写者所表达的意义和听读者所理解的意义应当是大体一致的,但又不可能完全一致。
    C.由于原始社会人类尚处在蒙昧和未开化的阶段,所以他们在编织美丽的神话时,并没有想到这是进行艺术创作。
    D.俄罗斯军旅艺术团的精彩演出,博得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央领导同志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后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们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A.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
    B.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C.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
    D.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二、(12 分,每题 3 分)
7.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 第一诗句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 第二诗句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C. 第三诗句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D. 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 句 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着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A. “火山”具有表面“平静”而内蕴巨大能量,一旦条件成熟便会轰然喷发的特点,在诗中比喻人民的伟大力量。
    B. 诗中的“你”代表游离于人民之外,甚至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C. “着魔”的意思是“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诗中说“突然着了魔”是指突然有一天变得失去理智。
    D. 这首诗格式整齐中有变化,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节美和对称美。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9.选出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写出了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倍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作家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浓重地烙上了作者深深的感情。
10.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只突出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肉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命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旧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亦还。

[1] [2] [3] [4]  下一页


高一上语文期中测试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语文  测试题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