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绵阳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一)
浏览次数: 91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届绵阳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一),
[注:①太祖,曹操。② 张良,字子房,曾助汉高祖夺得天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短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颍川,四战之地也 四战之地:四面受敌的争战之地
B.是时,董卓威陵天下 威陵天下:威势凌驾于天下
C.卒全三城,以待太祖 卒全三城:最后夺取了那三座城
D.太祖……击布濮阳,布东走 布东走:吕布向东边逃跑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待彧以上宾之礼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彧弟谌及同郡辛评等,皆为绍所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至颍川、陈留而还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与程昱计,使说范、东阿 秦伯说,与郑人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乡人多怀土犹豫 B.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
C. 又使豫州刺吏郭贡中立 D. 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荀彧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 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之才也。” ② 彧独将宗族到冀州
③ 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 ④ 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⑤ 彧曰:“……且河、济,天下要地也,不可以不先定。”
⑥ 祖乃止,复与布战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彧出身于官宦人家,在他少年的时候就有人看出了他未来的政治才华。
B. 荀彧才能突出,常能深谋远虑,对形势的认识判断都很深刻;他为人忠直,也敢于直言,最后忧郁而死。
C. 荀彧投奔曹操,曹操十分高兴,说荀彧是张良那样的人才,所以曹操凡事全都听从荀彧的建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D. 曹操在征陶谦、定兖州、击吕布过程中,深受荀彧指点,不断成功;而荀彧早亡,也反映了曹操气度不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3分)
译文:
(2)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2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问题(6分)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宋•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狩猎的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答:
(2)清•沈德潜评这首诗道:“章法、字法、句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请选择诗中两个词语说说其遣词用字的妙处。(4分)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地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下去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雪光盛开。
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
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光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管砚,除了他用管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画者的清寒,还有什么呢?另外一间房子里,形容枯槁的妻子正搂抱着孩子在如铁的布衾之下瑟缩不止。
这时候,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
知县是个好官。治事有方,政绩显著,且廉洁如水。知事三年,清风两袖,百姓口碑极好。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的画和诗,知县还听说了苏庭梅的无匹的才气,知县便动了惜才的念头。知县要让苏庭梅走出荒僻的乡村,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朔风渐起的时候,县太爷的小轿裹着一路黄尘飘落在苏庭梅的门前。苏庭梅用一杯清茶为县太爷洗尘,画了一幅画送给县太爷。一株铁骨铮铮的梅花在荒野里傲对风雪,这是苏庭梅给县太爷的回答。
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
苏庭梅对着那株梅花站了三日三夜。雪光中梅花依然热闹。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苏庭梅推开窗子,空中又是雪纷纷扬扬了。那丛青竹承受不了雪的重压,本来挺拔的躯干已微微有些倾斜。一树繁闹的梅花这时候已被雪覆盖,只隐隐透出点点红色。
苏庭梅仰天一声浩叹,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对着窗外漫天的风雪。
苏庭梅就开始打点行装了。
这时候,苏庭梅接到了一幅画,辛野鹤让人送来的。
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苏庭梅连连摇头,辛野鹤的画俊逸古雅,超然高蹈于尘俗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
再看落款曰:廷梅兄雅正。苏庭梅眉头皱得更紧,怎以,字也写错了,“庭梅”变成了“廷梅”?一生至交,竟出现如此失误?
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
苏庭梅看窗外,雪更大了,老梅的点点红色也不见了。苏庭梅笑了,苏庭梅给自己说,这梅的热闹我苏庭梅知道,雪知道,天地也知道,还要让谁知道?
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
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
19.县太爷的“青纱小轿”为什么在苏庭梅的眼中变成了一面旗帜?(50字以内)(5分)
答:
20.前文与“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相照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1.苏庭梅要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并且在梅花前站了三日三夜。这些行为表现了苏庭梅怎样的心理活动?(5分)
答:
22.“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表明苏庭梅理解了辛野鹤的画的用意,那么辛野鹤的用意是什么?(5分)
答:
六、(12分)
23.下面的句子因成分残缺导致语句不通,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它完整连贯。(2分)
外交部发言人指出,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多极化的今天,任何把自己国家的意志强加给别国,都是不妥当的,也是行不通的。
答: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对其中画线部分进行修改。(4分)
沿江两岸,①苍翠的林木,山花吐香,②危崖耸峙,满布奇石,③泉流瀑飞,清风送爽,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1)划线部分的语序应调整为(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其中短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应分
www.350xue.com
别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2分)
25.把下面的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要求以“绝句”二字开头,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语句连贯、通顺。(3分)
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改写句:绝句
七、(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2017届绵阳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一)
[注:①太祖,曹操。② 张良,字子房,曾助汉高祖夺得天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短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颍川,四战之地也 四战之地:四面受敌的争战之地
B.是时,董卓威陵天下 威陵天下:威势凌驾于天下
C.卒全三城,以待太祖 卒全三城:最后夺取了那三座城
D.太祖……击布濮阳,布东走 布东走:吕布向东边逃跑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待彧以上宾之礼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彧弟谌及同郡辛评等,皆为绍所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至颍川、陈留而还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与程昱计,使说范、东阿 秦伯说,与郑人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乡人多怀土犹豫 B.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
C. 又使豫州刺吏郭贡中立 D. 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荀彧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 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之才也。” ② 彧独将宗族到冀州
③ 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 ④ 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⑤ 彧曰:“……且河、济,天下要地也,不可以不先定。”
⑥ 祖乃止,复与布战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彧出身于官宦人家,在他少年的时候就有人看出了他未来的政治才华。
B. 荀彧才能突出,常能深谋远虑,对形势的认识判断都很深刻;他为人忠直,也敢于直言,最后忧郁而死。
C. 荀彧投奔曹操,曹操十分高兴,说荀彧是张良那样的人才,所以曹操凡事全都听从荀彧的建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D. 曹操在征陶谦、定兖州、击吕布过程中,深受荀彧指点,不断成功;而荀彧早亡,也反映了曹操气度不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3分)
译文:
(2)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2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问题(6分)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宋•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狩猎的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答:
(2)清•沈德潜评这首诗道:“章法、字法、句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请选择诗中两个词语说说其遣词用字的妙处。(4分)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知县的青纱小轿在村道上的皑皑白雪中起起伏伏,在苏庭梅的眼中起起伏伏,像一面炫目的旗帜。转过弯,看不见了。苏庭梅才慢慢地走回暮色渐起的院子。白日的气氛沉淀下去了,墙边的青竹静静站立。窗前的那株老梅正热闹,虬曲横斜的枝干上繁密无数的梅朵浴着雪光盛开。
县太爷的小轿这是第二次光临了。
苏庭梅点上灯,如豆的灯光在清冷中轻轻摇曳。孑然而立的苏庭梅游目四顾,壁间除了管砚,除了他用管砚涂出的一幅幅梅图,除了一个画者的清寒,还有什么呢?另外一间房子里,形容枯槁的妻子正搂抱着孩子在如铁的布衾之下瑟缩不止。
这时候,知县的青纱小轿又开始在他的眼前起起伏伏。
知县是个好官。治事有方,政绩显著,且廉洁如水。知事三年,清风两袖,百姓口碑极好。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知县听说了苏庭梅的画和诗,知县还听说了苏庭梅的无匹的才气,知县便动了惜才的念头。知县要让苏庭梅走出荒僻的乡村,去仕途上铺一路锦绣。朔风渐起的时候,县太爷的小轿裹着一路黄尘飘落在苏庭梅的门前。苏庭梅用一杯清茶为县太爷洗尘,画了一幅画送给县太爷。一株铁骨铮铮的梅花在荒野里傲对风雪,这是苏庭梅给县太爷的回答。
知县没有罢手,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面对第二次光临茅舍的县太爷,苏庭梅久久沉默。苏庭梅的背后有卧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清苦了半生的日子,苏庭梅觉得他应该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
苏庭梅对着那株梅花站了三日三夜。雪光中梅花依然热闹。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热闹?苏庭梅推开窗子,空中又是雪纷纷扬扬了。那丛青竹承受不了雪的重压,本来挺拔的躯干已微微有些倾斜。一树繁闹的梅花这时候已被雪覆盖,只隐隐透出点点红色。
苏庭梅仰天一声浩叹,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对着窗外漫天的风雪。
苏庭梅就开始打点行装了。
这时候,苏庭梅接到了一幅画,辛野鹤让人送来的。
展开来,是一幅牡丹,大红大绿,俗艳至极。苏庭梅连连摇头,辛野鹤的画俊逸古雅,超然高蹈于尘俗之外,这哪里有半点野鹤之风?
再看落款曰:廷梅兄雅正。苏庭梅眉头皱得更紧,怎以,字也写错了,“庭梅”变成了“廷梅”?一生至交,竟出现如此失误?
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野鹤!野鹤!
苏庭梅看窗外,雪更大了,老梅的点点红色也不见了。苏庭梅笑了,苏庭梅给自己说,这梅的热闹我苏庭梅知道,雪知道,天地也知道,还要让谁知道?
苏庭梅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县衙。
苏庭梅到底没有去县城,等待他和辛野鹤的结局是终老荒村。另外还有一个结局,苏庭梅和辛野鹤双双成为画坛的一代名家。
19.县太爷的“青纱小轿”为什么在苏庭梅的眼中变成了一面旗帜?(50字以内)(5分)
答:
20.前文与“知县的青纱小轿又一次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相照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1.苏庭梅要对县太爷说容我三思,并且在梅花前站了三日三夜。这些行为表现了苏庭梅怎样的心理活动?(5分)
答:
22.“凝思良久,苏庭梅突然以掌击额,然后又是一声浩叹”,表明苏庭梅理解了辛野鹤的画的用意,那么辛野鹤的用意是什么?(5分)
答:
六、(12分)
23.下面的句子因成分残缺导致语句不通,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它完整连贯。(2分)
外交部发言人指出,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多极化的今天,任何把自己国家的意志强加给别国,都是不妥当的,也是行不通的。
答: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对其中画线部分进行修改。(4分)
沿江两岸,①苍翠的林木,山花吐香,②危崖耸峙,满布奇石,③泉流瀑飞,清风送爽,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1)划线部分的语序应调整为(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其中短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应分
www.350xue.com
别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2分)
25.把下面的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要求以“绝句”二字开头,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语句连贯、通顺。(3分)
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改写句:绝句
七、(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2017届绵阳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高三语文 中学 绵阳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