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中学2017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浏览次数: 18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江苏省东台中学2017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A. 仲卿与兰芝分别时竭力安慰,反复叮嘱,“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
表明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
B. 刘兰芝用蒲苇自喻,向丈夫表示坚贞的爱情,并希望丈夫像磐石一样,永不转移。
C.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表明刘兰芝清醒地预料到日后的道路艰难。
D.从这两段可看出焦刘二人感情深度笃,决心以死来向封建专制家长提出抗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三句“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显示了诗人愤世嫉俗,要与恶势力搏一死战的决心。
B.诗人用“欲渡”和“将登”两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C.“闲来垂钓坐溪上”一句既是实写李白政治上不得志,赋闲钓鱼;又是虚写,希望像碧溪垂钓的姜太公一样得遇明主。
D.“行路难——今安在”四个短句,用内心独白形式,使得激越的感情又一次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回旋。
15.对这首诗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首诗一直在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追求与压抑的矛盾中起伏冲决。
B.诗的一开头让人感觉是个欢乐的宴会,紧接着就显示了感情的强烈冲击。
C.结尾二句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D.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反映了诗人弃官隐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决心。
第Ⅱ卷(共105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19题。(20分)
泪珠与珍珠
① 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末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受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②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不知悉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③ 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领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④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末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⑤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⑥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楞楞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那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⑦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⑧ 记得有两句诗说;“玖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砺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少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⑨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已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⑩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注] 本文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琦君,女,生于1917年。著名作家,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泪珠与珍珠》作于1987年。
16.作者在第(2)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选过的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作简要的说明。(4分)(不超过30个字)
答
17.第(1)段中说“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的泪水”,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4分)作者借此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第一问,填写的文字不超过35个字,第二问,摘录原文语句作答)
(1) 答:
(2) 答:
18.阅读文章⑤——⑦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泪水”的?(2分,填写的文字不超过25个字)
答: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泪水所蕴含的意义。(4分,不超过40个字)
答:
19.下列对文章的所作的评点,哪两项是不恰当的?(4分)
A. 体味忧患与苦痛的价值,控询亲情与人生的真谛。
B.七十老妪仍具少女情怀,足见泪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
C.珍珠是牡蛎的泪珠升华了文章的情。
D.宕开一笔写观间流泪、耶稣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的神秘感。
E.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
答:[ ][ ]
四(25分)
20.名句填空(10分)
(1)漫江碧透, &nb
www.350xue.com
sp; 。鹰 击长空, 。
(2) ,还看今朝。
(3)长太息以掩涕兮, 。
(4) ,性本爱丘山。
(5)羁鸟恋旧林, 。
(6) ,乌鹊南飞。
(7) ,唯见江心秋月白。
江苏省东台中学2017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A. 仲卿与兰芝分别时竭力安慰,反复叮嘱,“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
表明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
B. 刘兰芝用蒲苇自喻,向丈夫表示坚贞的爱情,并希望丈夫像磐石一样,永不转移。
C.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表明刘兰芝清醒地预料到日后的道路艰难。
D.从这两段可看出焦刘二人感情深度笃,决心以死来向封建专制家长提出抗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三句“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显示了诗人愤世嫉俗,要与恶势力搏一死战的决心。
B.诗人用“欲渡”和“将登”两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C.“闲来垂钓坐溪上”一句既是实写李白政治上不得志,赋闲钓鱼;又是虚写,希望像碧溪垂钓的姜太公一样得遇明主。
D.“行路难——今安在”四个短句,用内心独白形式,使得激越的感情又一次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回旋。
15.对这首诗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首诗一直在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追求与压抑的矛盾中起伏冲决。
B.诗的一开头让人感觉是个欢乐的宴会,紧接着就显示了感情的强烈冲击。
C.结尾二句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D.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反映了诗人弃官隐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决心。
第Ⅱ卷(共105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19题。(20分)
泪珠与珍珠
① 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末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受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②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不知悉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③ 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领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④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末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⑤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⑥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楞楞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那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⑦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⑧ 记得有两句诗说;“玖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砺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少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⑨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已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⑩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原因吧!
[注] 本文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琦君,女,生于1917年。著名作家,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泪珠与珍珠》作于1987年。
16.作者在第(2)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选过的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作简要的说明。(4分)(不超过30个字)
答
17.第(1)段中说“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的泪水”,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4分)作者借此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第一问,填写的文字不超过35个字,第二问,摘录原文语句作答)
(1) 答:
(2) 答:
18.阅读文章⑤——⑦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泪水”的?(2分,填写的文字不超过25个字)
答: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泪水所蕴含的意义。(4分,不超过40个字)
答:
19.下列对文章的所作的评点,哪两项是不恰当的?(4分)
A. 体味忧患与苦痛的价值,控询亲情与人生的真谛。
B.七十老妪仍具少女情怀,足见泪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
C.珍珠是牡蛎的泪珠升华了文章的情。
D.宕开一笔写观间流泪、耶稣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的神秘感。
E.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
答:[ ][ ]
四(25分)
20.名句填空(10分)
(1)漫江碧透, &nb
www.350xue.com
sp; 。鹰 击长空, 。
(2) ,还看今朝。
(3)长太息以掩涕兮, 。
(4) ,性本爱丘山。
(5)羁鸟恋旧林, 。
(6) ,乌鹊南飞。
(7) ,唯见江心秋月白。
江苏省东台中学2017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中学 高二语文 江苏省 东台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