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浏览次数: 14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语 文 试 卷
第I卷(47分)
一、 基础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揣摩 踹门 湍急 惴惴不安
B、阜盛 瓦釜 敷演 王实甫
C、莞尔 东莞 绾头发 纨绔子弟
D、胡诌 反刍 皱纹 踌躇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巉岩 祛除 初出矛庐 百无聊赖
B、打烊 咂摸 老态龙钟 插科打诨
C、涂鸦 嗔视 委屈求全 流离颠沛
D、造孽 悲恸 兵慌马乱 恬退隐忍
3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从白天 初夜的 ,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
⑵她转了几个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 地走开。
⑶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信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件东西上面。
A 以致 疑虑 疑惑 关注 B 以至 疑虑 疑惑 贯注C 以至 疑惑 疑虑 贯注 D 以致 疑惑 疑虑 关注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与朝气蓬勃的全英音乐大奖、欧洲音乐大奖等奖项相比,老气横秋的格莱美真的该退休了。
B.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邱教授所说的确实违反生物学的常识。面对学生的反驳,他理屈词穷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B.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新变化。
C.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暴,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D.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听鸟,有两种情境。 若有若无地意识到没有什么东西在逆耳忤心,却未刻意去追寻什么在歌颂寂静。 ,等近处的啁啁弄舌告一段落,远处的枝头便有一只同族同相似的节奏来回答。
A.一种是浑然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一种是专注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B.一种是专注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一种是浑然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
C.一种是专注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一种是浑然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D.一种是浑然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一种是专注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
7、对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逍遥游》)
——决:快速的样子。枪:触,碰。
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超越。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劝:阻止。
B.石光如练(《虎丘记》)——洁白的绢。
峦壑竞秀,最可觞客(《虎丘记》)
——酒器,这里是劝人饮酒的意思。
恐进之亦兴阑矣(《虎丘记》)——衰退,消失。
C.唇吻翕辟(《促织》)——翕:合。辟:开。
各各竦立以听(《促织》)——恭敬地站着。
成益愕,急逐趁之(《促织》)——赶。
D.今日见辱问于长者(《柳毅传》)——降低身份来问。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柳毅传》)——倘。
闺窗孺弱,远罹构害(《柳毅传》)——遭受。
8.下面对小说《药》的结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和刑场、茶馆、坟地等场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以华家的悲剧为明线,以夏家的悲剧为暗线,两条线索连结在一起。
C.作品开头从侧面写夏瑜被害,后从茶客的闲谈中点出他革命者的身份,在坟场这一部分则正面写革命者死后的寂寞和悲凉。
D.明暗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与“刑场”这一部分连结起来,通过两位母亲上坟,与“坟场”这一部分完全融合在一起。
9、对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理解不正确得一项是:( )
A、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B、誓愿既是[滚绣球]中指天斥地反抗精神的继续,又是她反抗精神的顶点。
C、是原始全剧的高潮,作者利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使主题逐步深化,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D、三桩誓愿及其应验,表明了窦娥的案情确实冤枉,这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10、戏剧语言应精炼,有潜台词。对《雷雨》中下面一些语言的潜台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潜台词:收起你的假慈悲吧,她就在你面前。
B、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潜台词:你来敲诈我?
C、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潜台词:钱买不到我的感情,更赎不了你的罪。
D、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 我的儿子!
潜台词:萍儿,我的儿子,妈不能认你啊!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入散漫凌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个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者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
④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⑤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⑦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节录)
11、下列对持续性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时间上的持续。
B、 空间转移上的持续。
C、 作品或者观赏者的持续。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语 文 试 卷
第I卷(47分)
一、 基础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揣摩 踹门 湍急 惴惴不安
B、阜盛 瓦釜 敷演 王实甫
C、莞尔 东莞 绾头发 纨绔子弟
D、胡诌 反刍 皱纹 踌躇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巉岩 祛除 初出矛庐 百无聊赖
B、打烊 咂摸 老态龙钟 插科打诨
C、涂鸦 嗔视 委屈求全 流离颠沛
D、造孽 悲恸 兵慌马乱 恬退隐忍
3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从白天 初夜的 ,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
⑵她转了几个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 地走开。
⑶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信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件东西上面。
A 以致 疑虑 疑惑 关注 B 以至 疑虑 疑惑 贯注C 以至 疑惑 疑虑 贯注 D 以致 疑惑 疑虑 关注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与朝气蓬勃的全英音乐大奖、欧洲音乐大奖等奖项相比,老气横秋的格莱美真的该退休了。
B.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邱教授所说的确实违反生物学的常识。面对学生的反驳,他理屈词穷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B.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新变化。
C.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暴,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D.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听鸟,有两种情境。 若有若无地意识到没有什么东西在逆耳忤心,却未刻意去追寻什么在歌颂寂静。 ,等近处的啁啁弄舌告一段落,远处的枝头便有一只同族同相似的节奏来回答。
A.一种是浑然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一种是专注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B.一种是专注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一种是浑然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
C.一种是专注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一种是浑然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D.一种是浑然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一种是专注之境,在绿荫里侧耳静待
7、对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逍遥游》)
——决:快速的样子。枪:触,碰。
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超越。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劝:阻止。
B.石光如练(《虎丘记》)——洁白的绢。
峦壑竞秀,最可觞客(《虎丘记》)
——酒器,这里是劝人饮酒的意思。
恐进之亦兴阑矣(《虎丘记》)——衰退,消失。
C.唇吻翕辟(《促织》)——翕:合。辟:开。
各各竦立以听(《促织》)——恭敬地站着。
成益愕,急逐趁之(《促织》)——赶。
D.今日见辱问于长者(《柳毅传》)——降低身份来问。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柳毅传》)——倘。
闺窗孺弱,远罹构害(《柳毅传》)——遭受。
8.下面对小说《药》的结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和刑场、茶馆、坟地等场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以华家的悲剧为明线,以夏家的悲剧为暗线,两条线索连结在一起。
C.作品开头从侧面写夏瑜被害,后从茶客的闲谈中点出他革命者的身份,在坟场这一部分则正面写革命者死后的寂寞和悲凉。
D.明暗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与“刑场”这一部分连结起来,通过两位母亲上坟,与“坟场”这一部分完全融合在一起。
9、对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理解不正确得一项是:( )
A、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B、誓愿既是[滚绣球]中指天斥地反抗精神的继续,又是她反抗精神的顶点。
C、是原始全剧的高潮,作者利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使主题逐步深化,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D、三桩誓愿及其应验,表明了窦娥的案情确实冤枉,这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10、戏剧语言应精炼,有潜台词。对《雷雨》中下面一些语言的潜台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潜台词:收起你的假慈悲吧,她就在你面前。
B、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潜台词:你来敲诈我?
C、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潜台词:钱买不到我的感情,更赎不了你的罪。
D、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 我的儿子!
潜台词:萍儿,我的儿子,妈不能认你啊!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入散漫凌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个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者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
④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⑤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⑦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节录)
11、下列对持续性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时间上的持续。
B、 空间转移上的持续。
C、 作品或者观赏者的持续。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