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浏览次数: 14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D、 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12、对下列艺术形式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音乐是一种从头到尾持续重复的艺术。
B、 舞蹈通过重复以表达出某种思想感情。
C、 绘画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控制观众的感受。
D、 建筑以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
13、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在艺术创作中,只有重复,作品就单调枯燥;只有变化就散漫零乱。
B、 各种艺术形式的共性都是在重复中闪烁着无穷的变化。
C、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是一对恼人的无法解决的矛盾。
D、 既要百花齐放,又要避免杂乱无章;既要和谐统一,又要避免千篇一律。
14、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和你学过的课文,下列对建筑艺术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 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形状和高低大小基本相同,其统一性是构成雄伟气概的重要因素。
B、 颐和园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如果方、圆、肥、瘦、曲、直、木、石,根根各异,千变万化,才更有美感和诗意。
C、 故宫博物院的“前三殿”和“后三殿”大同小异,就象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达到了重复与变化的辨证统一。
D、 城市建筑设计,既不能千篇一律到孩子找不到家;又不能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9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枇(pín)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昇州②。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guì),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③,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①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①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监察州县官吏。②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昇州。③恪:恭谨。④品藻:品评鉴定等级。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课其诵读 课:按规定考查。B.仍设法弭盗 弭:禁止,平息。
C.凡再典贡部 再典:再次掌管。 D.多柬拔寒俊 柬拔:选拔。
1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B.黄中出已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C.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D.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俟业成,乃得食肉 B.以黄中为采访使
毅怪之,乃殊色 去以六月息者也
C.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D.因悉解去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1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①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②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已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③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现之。
⑤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⑥凡再典贡部,多柬技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
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
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
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3分)
四、(15分)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俟业成,乃得食肉。
(2)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2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2) 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_________,(1分);其“诗骨”是__________(1分)。
(3) 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
答:
22.补写名句名篇。【(1)-(4)题必做,(5)(6)选做】(4分)
(1)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 ,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3)远而望之, , ,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4)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5)苟利国家生死以, &
www.350xue.com
nbsp; 。
(6)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
五、阅读下文,完成23-26题(18分)
蜂声 树林
①多少年以后,人海漂荡,俗尘万斛,在疲惫袭来难当之际——或在春夜熏风微荡,或在秋晚青虫扑灯,总要无端忆起那一种奇妙喧闹的声音,那种熹微晨光所造设的苍然氛围,每每这时候,胸臆间辄生一种难言的微火缓缓燃烧,令我忆起往昔的日子。
②我十来岁时,从一所学校转到另外一所学校读书。家里离新学校很远。路上要经过一段密林小径,两侧是江南特有的杂树,枝柯槎桠,几至密不透风。因为要赶早自习,路过这里时,天色未明。小径里踽踽的脚步声似有非有,树枝偶尔拂着面乳,鸟声聒噪而悠闲,或如呜咽,或似冷啸。水沟里飘着败叶跟花瓣,无论春夏秋冬,这林子里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杂花默默开着,倘是春天,则有一种令人要凝固思维的浓郁气息;枝叶密匝匝地簇拥着,仿佛用深绿的重彩点染而成,成千上万的蜜蜂和不知名的昆虫就在枝叶中嗡鸣,它们振翅收放,震荡汇集成压抑而沉雄的力量,扩散于空气中,有一种金属薄片柔韧而刚劲的意味。听着听着,宛如跌入迷梦。那声音异常深沉、宏远、浑厚,仿佛长流不尽的渺渺钟声,又似一支完整而和谐的曲子,既神秘、荒凉而又丰富,使人期望天色不要再亮再白,这样的陶醉凝重而又久远。
③没有出息的念头,于是产生。那时,我诅咒枯燥无趣的课程。林中色彩,融在夜色和晨光的结合处,那青黑的幽辉笼着梦一般的薄寒,复杂得让人难以理喻。仿佛在暗示又仿佛漫不经心,有些躁动又平静若水,它暗淡而又明晰,朦胧而又清远,叫人生发一种客心悲未央的莫名念想。蜂的嗡鸣仿佛永远冲不出这一个幽梦,因为它晕了一层薄而坚固的纱。草茎、花卉、枝叶……都毫不动颤,石头呢,大大小小,各自兀立着。虫鸣还响亮,草梢上的露珠有些已慢慢滑落了。彼时心中无故溢满渺远的渴望,和非尘世的荒诞梦景,它们暗影似地落在灵魂里,于是就似乎听到时间的翅在轻微地张合扑动。我觉得这氛围包容的一切离我那样亲近,又是如此遥远。蓦然,平日里所接解的事物瞬间给推得很远,感觉沉浸到忧伤中难以摆脱,我觉得这树木和我都很无助,又怕天色既明,那种恒在而又无常的美,就会像花粉一样飘飞。一种尘埃般的古怪念头钻进心里,悄悄潜伏积累起来。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D、 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12、对下列艺术形式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音乐是一种从头到尾持续重复的艺术。
B、 舞蹈通过重复以表达出某种思想感情。
C、 绘画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控制观众的感受。
D、 建筑以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
13、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在艺术创作中,只有重复,作品就单调枯燥;只有变化就散漫零乱。
B、 各种艺术形式的共性都是在重复中闪烁着无穷的变化。
C、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是一对恼人的无法解决的矛盾。
D、 既要百花齐放,又要避免杂乱无章;既要和谐统一,又要避免千篇一律。
14、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和你学过的课文,下列对建筑艺术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 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形状和高低大小基本相同,其统一性是构成雄伟气概的重要因素。
B、 颐和园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如果方、圆、肥、瘦、曲、直、木、石,根根各异,千变万化,才更有美感和诗意。
C、 故宫博物院的“前三殿”和“后三殿”大同小异,就象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达到了重复与变化的辨证统一。
D、 城市建筑设计,既不能千篇一律到孩子找不到家;又不能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9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枇(pín)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昇州②。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guì),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③,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①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①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监察州县官吏。②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昇州。③恪:恭谨。④品藻:品评鉴定等级。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课其诵读 课:按规定考查。B.仍设法弭盗 弭:禁止,平息。
C.凡再典贡部 再典:再次掌管。 D.多柬拔寒俊 柬拔:选拔。
1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B.黄中出已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C.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D.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俟业成,乃得食肉 B.以黄中为采访使
毅怪之,乃殊色 去以六月息者也
C.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D.因悉解去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1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①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②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已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③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现之。
⑤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⑥凡再典贡部,多柬技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
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
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
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3分)
四、(15分)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俟业成,乃得食肉。
(2)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2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2) 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_________,(1分);其“诗骨”是__________(1分)。
(3) 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
答:
22.补写名句名篇。【(1)-(4)题必做,(5)(6)选做】(4分)
(1)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 ,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3)远而望之, , ,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4)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5)苟利国家生死以, &
www.350xue.com
nbsp; 。
(6)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
五、阅读下文,完成23-26题(18分)
蜂声 树林
①多少年以后,人海漂荡,俗尘万斛,在疲惫袭来难当之际——或在春夜熏风微荡,或在秋晚青虫扑灯,总要无端忆起那一种奇妙喧闹的声音,那种熹微晨光所造设的苍然氛围,每每这时候,胸臆间辄生一种难言的微火缓缓燃烧,令我忆起往昔的日子。
②我十来岁时,从一所学校转到另外一所学校读书。家里离新学校很远。路上要经过一段密林小径,两侧是江南特有的杂树,枝柯槎桠,几至密不透风。因为要赶早自习,路过这里时,天色未明。小径里踽踽的脚步声似有非有,树枝偶尔拂着面乳,鸟声聒噪而悠闲,或如呜咽,或似冷啸。水沟里飘着败叶跟花瓣,无论春夏秋冬,这林子里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杂花默默开着,倘是春天,则有一种令人要凝固思维的浓郁气息;枝叶密匝匝地簇拥着,仿佛用深绿的重彩点染而成,成千上万的蜜蜂和不知名的昆虫就在枝叶中嗡鸣,它们振翅收放,震荡汇集成压抑而沉雄的力量,扩散于空气中,有一种金属薄片柔韧而刚劲的意味。听着听着,宛如跌入迷梦。那声音异常深沉、宏远、浑厚,仿佛长流不尽的渺渺钟声,又似一支完整而和谐的曲子,既神秘、荒凉而又丰富,使人期望天色不要再亮再白,这样的陶醉凝重而又久远。
③没有出息的念头,于是产生。那时,我诅咒枯燥无趣的课程。林中色彩,融在夜色和晨光的结合处,那青黑的幽辉笼着梦一般的薄寒,复杂得让人难以理喻。仿佛在暗示又仿佛漫不经心,有些躁动又平静若水,它暗淡而又明晰,朦胧而又清远,叫人生发一种客心悲未央的莫名念想。蜂的嗡鸣仿佛永远冲不出这一个幽梦,因为它晕了一层薄而坚固的纱。草茎、花卉、枝叶……都毫不动颤,石头呢,大大小小,各自兀立着。虫鸣还响亮,草梢上的露珠有些已慢慢滑落了。彼时心中无故溢满渺远的渴望,和非尘世的荒诞梦景,它们暗影似地落在灵魂里,于是就似乎听到时间的翅在轻微地张合扑动。我觉得这氛围包容的一切离我那样亲近,又是如此遥远。蓦然,平日里所接解的事物瞬间给推得很远,感觉沉浸到忧伤中难以摆脱,我觉得这树木和我都很无助,又怕天色既明,那种恒在而又无常的美,就会像花粉一样飘飞。一种尘埃般的古怪念头钻进心里,悄悄潜伏积累起来。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