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

浏览次数: 71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

四、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 请用“/”给下面这两首诗划分节奏。(3分)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仿照下列句子,再把“人生”比喻成“大海”“天空”,造两个句子。(2分)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如果说人生是                                                                    
如果说人生是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C A D C B D
1、C(A颍——颖 B妄——枉 C摹——摩 炼——练 D 全对)
2、B(处置:处理;发落,惩治。处治:处分,惩治。警醒:睡眠时易醒,睡不熟;警戒醒悟。
     惊醒:睡眠时容易醒来;受惊动而醒来。功效:功能,效率。工效:工作效率。融化:冰、雪等变成水,也作溶化。溶化:固体溶解;同“融化”。)
3、C从善如流:从:听从,善:好的意思。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A买椟还珠: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B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指愈详细愈好。
D 不期而遇:期:约定日期。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碰见。)
4、B 5、C  6、A  7、D
8、C(2000年高考题)赵师秀,南宋后期的“江湖派”诗人,他与他的同乡好友徐照、徐玑、翁卷并称为“永嘉四灵”,诗中的语言自然清新。“约客”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语言直白,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灯如豆,枯坐敲棋,独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焦躁怅惘的收绪。“闲”表面无聊,实是失望与焦躁的情味。)
9.(3分)B武断“个性”为“共性”〗 [析]阅读后这首诗和A、B、C、D四项后,首先可以知道,D项是对“水仙”的有关传说的说明,作为高考的试题,故意把一个传说来迷惑考生,这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借这一项帮助考生了解这首诗。我们再看雍诗,整首诗都没有一个“月”字,也没有提到“月光”。即使“烟波不动影沉沉”这一句,也只是写薄雾笼罩下湖水风平浪静的画面,再从诗的标题“题君山”来窥探诗句,所谓“影沉沉”也只是说薄雾暝暝,湖中山影沉沉,丝毫见不到什么月色。因此 ,我们捕捉到这一信息便知道,A项所说“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显然是错误的。
10.(3分)D强加“微言”以“大义”〗(1998年高考题)
二、略

(一)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寂寞 被世人冷落  径 即、就  
沽取“沽”同“酤”,买或卖,这里指买。取,语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    
21、这段的韵脚是哪些字?在下面的横线上分组列举出来。(2分)
本诗韵脚依次是:来、回;发、雪、月;来、杯;生、停、听、醒(这里作平声)、名;                                                                        
乐、谑、酌;裘、愁。
22、李白本是在元丹丘和岑勋劝起酒来?(3分)
    答:李白与元丹丘是知交好友,关系亲密随意。而李白本来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洒脱与狂放,再加上兴之所至,自然愈加狂放不羁,因而反客为主。  
23、作者写“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这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为例,重点在“恣欢谑”三字上,但欢中有悲,因为诗人说陈王,其实又是说自己,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二)
24、描写青海战场的景象:白骨遍野,天色阴沉,细雨蒙蒙,哭声凄厉。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用意什么?(3分)
  答:其意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
25、这首诗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愿望,但作者并非反对一切战争,结合全诗看,作者反对的是什么样的战争?(3分)
  答:作者反对的是开边扩张的非正义战争。
26、请从上下两句的主宾关系这个角度赏析名句“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答: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这“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三)
①边塞诗  乐曲声 月色。 ②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 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注:“借问梅花何处落”,用了拆字离合的手法,又称“离合体”。

四、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 请用“/”给下面这两首诗划分节奏。(3分)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仿照下列句子,再把“人生”比喻成“大海”“天空”,造两个句子。(2分)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淡淡的白云



上一页  [1] [2] [3]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