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言的链条加足“润滑剂”
(一)看话题是否统一
话题的统一,即陈述的对象一致,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解题首先要把握这一点。
1、从整体上把握语意中心
一段之中每句话不一定保持直线联系,但却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形成统一的话题。语段的上下句要紧密围绕中心语,文意的连贯性和语气的贯通才能得以保证。因此,要先从整体上把握语意,了解语段或句子的中心语意,或找中心句(文眼句),或归结各句语意,把握整体主旨。备选的材料,符合中心意思的才可选用,偷换概念、游离中心的摒弃。
2、从话题的连接的角度,来看连贯的几种合理形式
(1)话题的贯串:一个话题统辖数句述题,贯串始终,句子就连贯顺畅。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用字母形象表示为:ab ac……
实例剖析: ,当你逐渐走近,才发现,喇嘛庙并不在山顶上,而仍然在平平坦坦的草地上。空缺处应填上下面哪一项才能做到话题统一呢?
www.350xue.com
A.远处看,山顶上的喇嘛庙显得那么高大醒目。B.远处看,山顶上隐隐约约坐落着一座喇嘛庙。C.远处看,小小的喇嘛庙真真切切地坐落在山顶上。D.远处看,在山顶上明显地有一座小小的喇嘛庙。
分析:从后边的句子看,中心句是“喇嘛庙并不在山顶上”。话题是喇嘛庙在哪儿,陈述对像是喇嘛庙。只有C项的陈述对象是喇嘛庙,别的陈述对像是山顶上,只能选C才能做到前后话题统一。
(2) 话题的延伸:后一句的话题与前一句的话题题内容明显相关,后者是前者的延续伸展。也可用字母形象表示为:a b a’c ……
例如“他长大了,可他的爸爸却变得苍老多了……”中 “他的爸爸” 和“他” 明显相关,正是“他”这一话题的延伸。
(3)话题的连锁:后一句的话题与前一句的话述题内容明显相关,句句相扣如锁链,句子就连贯顺畅,也叫顶真式衔接,用字母形象可表示为:ab bc(或 b’c) ……另外,这种形式的连贯性要比话题的延伸的更好。
实例剖析 :(95年高考题)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www.350xue.com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 通过①②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②前后的两个句子的话题一致而①的不一致,故选②不选①。 ③④相比,虽然③的前后两句的话题均为“他们”,但是④中前句述题部分中的尾词为“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和后句的话题——首词“这些活”相同,属顶真式衔接,故④优于③。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答案为D项。
(4)话题的对称:前一句和后一句的话题相映照,语义相反相对或者相类,句子也连贯顺畅。不妨用字母这样表示:ab cd……例
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中“兴”和“亡”就是一组相对称的话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给语言的链条加足“润滑剂”
tag: 润滑剂 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基础知识
栏目导航
- ·成语中的误读
- ·词与辞
- ·俩•两•二
- ·给语言的链条加足“润滑剂”
- ·常见的病句类型
- ·句子语病分析——语序不当
- ·高考中常见的易错字2
- ·消失 消逝 消释
- ·普通话一级甲等素材
- ·普通话水平测试单双音节测试卷(含音频
- ·识别入声字的窍门
-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 ·古代文化常识2
- ·比喻
- ·文言文的修辞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资料
- ·推敲“推敲”
- ·学好比喻用好比喻
- ·初中古诗文中的互文举隅
- ·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
-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法教学
- ·盘点问号
- ·“不是……而是……”表示什么关系?
- ·村子旁边的小溪,干涸了
- ·英雄的黄昏--析项羽的悲剧性格(2)
- ·英雄的黄昏--析项羽的悲剧性格
-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