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教学活动公开课让精神流淌于网络

让精神流淌于网络

浏览次数: 332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公开课
标签: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总结,http://www.350xue.com 让精神流淌于网络,
师:你怎么知道的?文中可以指出来吗?

生:可以。“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的墨汁……

师:非常好。既然树与人是如此的关系,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对待自己身体的延伸的呢?是否如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又是否如徐志摩: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生:没有学习两位先人。而是挥洒热情,精心描绘自己的伴侣。

师:能具体一些吗,从哪些方面描绘的?

生: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色彩、外形、名字。色彩是浓黑的,如鲁迅的雄姿;外形陶渊明的腰、鲁迅的笔,充满力量;名字“扛椽树”,饱含精神,内涵丰富,坚忍不拔,风撼北国大野,状我中华万世之威。

师:很具体,很有条理,你的回答突然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如此大气,充满精神与豪情的文章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同学们有否想过?

生:(沉默)

师:那就让我们从刘成章着手,看看陕西作家的材料吧。

一支特别的军队

文坛“陕军”再雄起,1993年,陕西作家群以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京夫的《八里情仇》、程海的《热爱命运》等作品为代表,在全国文坛欣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令整个文坛对陕西作家雄厚的创作实力刮目相看。时间一晃又是7年,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以贾平凹的《怀念狼》、程海的《人格粉碎》、眭志恒的《欲望陷阱》为发轫之作,高建群、京夫、李武迅、爱琴海、冷梦等人也紧跟其后,近期将有长篇作品出版或脱稿。当人们一面惊讶于他们的战斗力时,一面又积极发掘他们的力量源泉,那就是:陕西作家群甘于寂寞、甘于清贫,把生命之根牢牢地扎在历尽兴盛衰败、饱经沧桑变迁的古老土地上,并感应到了的脉博,冷峻地回味和缕析了走过这块土地的人的心之旅程的今昔渍痕,并且顺应了时代的召唤,将精神、情感融注于从历史长河中弥漫与流淌出来的人与事,融注于迎着灿烂的阳光奔向世纪末的人潮中,从而构建了一个辉煌。精神,又是精神,没有精神,哪有激情。

也许,更能影响刘成章的还有这么几位巨人:

路遥,这位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的作家,在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的《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他的作品《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巨大的轰动。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过入年文学编辑工作,包括陕人民出版社编辑。平生无什么特别嗜好,唯独喜爱每日转动笔杆子,硬使当今文坛浪飞潮涌,无日安宁始心足。为台湾作家“三毛”所推崇,并且,国外人士均誉他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

陈忠实,这位驰骋在白鹿原上的汉子,凭着长篇小说《白鹿原》一举获得1993年陕西双五文学奖,同获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文学奖,再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从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构建起来的除了汉唐以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外,还有黄土高原孕育出来的一股激情、一种乐此不疲、永不停息、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都敲击着刘成章这个陕北汉子,听着“安塞腰鼓”的震天怒吼,一种精神莫名地随着笔尖缓缓流出,流成一株株浓黑的扛椽树,流成了陕北人的血性的精神品质。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昔日的中华文化发源地,今天的黄土地,在此精神的指引下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片绿洲。这又让我联想到了吴韵汉风的江苏:我们的家乡。又由“精神”二字更使我想起了太博会时,我们无锡的一场大讨论:无锡城市精神的大讨论。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学习刘成章的方法,从扛椽树身上看到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现场讨论一下无锡的城市精神。



www.350xue.com
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

生1:我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信息更新周期已经缩短到不足5年,危机每天都会伴随我们左右,如果缺乏创新精神,真的无法设想,无锡———一个如此蓬勃的城市,在不久的将来会被甩出多远。从去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到眼前的太湖博览会,无不证明了无锡正在飞速发展的脚步。而从一个中小型城市,发展至现今繁荣的大城市,又不得不承认是创新带来的可喜成果。事实再一次证明:创新精神是不可动摇的发展真理。

生2:创新创业,争先率先,诚朴诚信。

生3:灵秀太湖,温雅人文,活力都市。

生4:明理,崇德,博学,创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让精神流淌于网络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网络   公开课,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总结,语文教学 - 教学活动 -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