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写作要求例说及中考作文复习指导(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浏览次数: 43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中考复习资料
标签: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考场作文写作要求例说及中考作文复习指导(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3、以其诗写其人。写文章时常会举一些文人墨客的例子,这是用他们自己的诗句来概括他们的经历、思想,也将别
www.350xue.com
有意蕴。
例:“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4、引用以后,根据诗句的内容展开思辨,进行抒情议论。
例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不知道,这盏灯最早从什么时候亮起,孟郊的母亲又是否也在灯下?,孟郊把它吟唱成了经典,在我笨拙的笔下,或许只能是些俗套。但我相信:我感受到的和千年前的诗人感受到的是一样的,那就是母爱的最平凡和最伟大。平凡如这生活中最平常、最普通的一个场景: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忙完了一天的家务,灯下的母亲还在忙着。忙着等候她们晚归的儿女,忙着准备明天的所需……伟大如母亲为我们亮起的这盏灯:从早到晚,从春到秋,从古到今,点亮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长明在我们的心田中,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温暖我们的一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的灯如日月春晖般亮着,给我们永远的沐浴。而寸草之心,虽无言以报,却已是母亲最大的安慰。那就愿我们都有一颗寸草之心吧!《灯的联想》
二、间接化用
既为化用,即指不直接出现诗句,但写作者却将古典诗词中的诗句演绎成细节描写。作者信手拈来,稍作想象,再辅以恰当的修辞手法,演绎成句。文句被原诗句的丰厚意蕴映衬着,使读者觉得似曾相识,又别开生面。
例下面张晓风《春之怀古》中的两个句子:
1、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2、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祝祷而美丽起来。
第1句初春的雪水融化后“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是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精彩演绎;第2句 “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是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和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综合嫁接。这种写景的诗句化用后,使人联想到原诗句的优美意境;
例2:荆轲拔剑出鞘,断水而去,而易水却流淌的更欢了。《壮士的思考》
——来自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这种有理趣的诗句化用后,使人思辨起原诗句的所蕴含的哲理,也使主人公的思考形象化。
这样的化用和演绎在许多流行歌曲中也屡见不鲜。如周杰伦的一些歌,但许多地方用的并不是很恰当,你可以用得比他更好。
三、巧妙仿用
例:仿3 仿李清照《如梦令》
常与作业散步,沉醉不知归路。换本习题集,误入难题深处。还做!还做!做的满头迷雾。
仿写原本就是提高作文语言的必由之路,而仿写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仿用可以从句到篇,记得有年高考有考生用《孔雀东南飞》仿写了一篇作文而得满分。当然这比一般的仿写要求更高。
总之,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古典诗词点化作文的语言,让文句的语言意蕴丰厚起来,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并自觉地多加运用。那么古典诗词定能为我们文章语言“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使古典诗词成为作文一道亮丽风景。
(六)卷面书写应工整
卷面是作文的门面,卷面书写洁净工整会让人赏心悦目,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而卷面脏乱不堪的作文只能让阅卷者望而生厌,难得高分。
当然语文考试的书写不同于书法,只要你的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就可以了。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时注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写作时细心些,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如遇确实要修改的地方,千万不要在错误的地方肆意涂抹,你可以用小括号把错的地方括起来再用笔在错的地方轻轻的划一条横线,这样你的卷面就不会很差了。
附: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1.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2.标点符号错误严重者,酌情扣1-2分。
3.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4.书写美观,酌加1-2分;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酌减1-2分。5.作文总分不得超过50分。
三、吃透“课标”中关于初中作文的要求
作文水平标志着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在语文考试中起决定性作用,决不能掉以轻心。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三)写作”中有以下要求: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说明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还有关于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标点符号等要求,不一一列出。
中考作文写作目的是发挥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写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作文。从某种形式上说,中考作文是写给评卷老师的,而阅卷老师是密封批卷,只看文章,不知作者。这和平常有很大区别,无论好坏,评卷老师都不知道作者是谁。
第2条要求可以理解内容的情感要求和写作范围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3条是鼓励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做一个有心人,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文题,抓住人、事、物的特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我手写我心”,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任何一个文题,都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作品。
第4条是关于作文技巧的要求,包括在文章中恰当选择表达方式,安排文章结构,以及常用的创作方法,提高作文的艺术品位。
第5条主要强调文体,在初中阶段对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对于记叙文要求比较高,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要求比较低,这是针对初中学生来说的。
第6条是指对于其它的几种写作形式的要求。
这六条要求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写好。即第1、2条是指导学生“写什么”,第5、6条指导学生“怎样写”,第3、4条指导学生“如何写好”。
明确以上的要求,心中就有底了,作文时就有的放矢了,但是学生在考场中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按照要求出题者在作文题目中不设置审题障碍,只要认真阅读作文题目,便十分清楚“写什么”,至于“怎样写”和“如何写好”,这便因人而异了,就要看平时的积累与作文功底了。
说明:各位初三语文教师,这份讲稿为了比较全面地对中考作文标准进行例说和给学生一些切实可操作的方法,用例较多,篇幅较长。老师们若用此给学生上课,可以从中截取一部分,再结合本班学生作文,分几堂课上,并进行一些及时地反馈训练。
讲稿中的一些方法可能仅是一些自我主观的感悟,老师们若有意见,建议,请及时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考场作文写作要求例说及中考作文复习指导(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3、以其诗写其人。写文章时常会举一些文人墨客的例子,这是用他们自己的诗句来概括他们的经历、思想,也将别
www.350xue.com
有意蕴。
例:“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4、引用以后,根据诗句的内容展开思辨,进行抒情议论。
例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不知道,这盏灯最早从什么时候亮起,孟郊的母亲又是否也在灯下?,孟郊把它吟唱成了经典,在我笨拙的笔下,或许只能是些俗套。但我相信:我感受到的和千年前的诗人感受到的是一样的,那就是母爱的最平凡和最伟大。平凡如这生活中最平常、最普通的一个场景: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忙完了一天的家务,灯下的母亲还在忙着。忙着等候她们晚归的儿女,忙着准备明天的所需……伟大如母亲为我们亮起的这盏灯:从早到晚,从春到秋,从古到今,点亮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长明在我们的心田中,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温暖我们的一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的灯如日月春晖般亮着,给我们永远的沐浴。而寸草之心,虽无言以报,却已是母亲最大的安慰。那就愿我们都有一颗寸草之心吧!《灯的联想》
二、间接化用
既为化用,即指不直接出现诗句,但写作者却将古典诗词中的诗句演绎成细节描写。作者信手拈来,稍作想象,再辅以恰当的修辞手法,演绎成句。文句被原诗句的丰厚意蕴映衬着,使读者觉得似曾相识,又别开生面。
例下面张晓风《春之怀古》中的两个句子:
1、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2、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祝祷而美丽起来。
第1句初春的雪水融化后“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是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精彩演绎;第2句 “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是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和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综合嫁接。这种写景的诗句化用后,使人联想到原诗句的优美意境;
例2:荆轲拔剑出鞘,断水而去,而易水却流淌的更欢了。《壮士的思考》
——来自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这种有理趣的诗句化用后,使人思辨起原诗句的所蕴含的哲理,也使主人公的思考形象化。
这样的化用和演绎在许多流行歌曲中也屡见不鲜。如周杰伦的一些歌,但许多地方用的并不是很恰当,你可以用得比他更好。
三、巧妙仿用
例:仿3 仿李清照《如梦令》
常与作业散步,沉醉不知归路。换本习题集,误入难题深处。还做!还做!做的满头迷雾。
仿写原本就是提高作文语言的必由之路,而仿写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仿用可以从句到篇,记得有年高考有考生用《孔雀东南飞》仿写了一篇作文而得满分。当然这比一般的仿写要求更高。
总之,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古典诗词点化作文的语言,让文句的语言意蕴丰厚起来,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并自觉地多加运用。那么古典诗词定能为我们文章语言“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使古典诗词成为作文一道亮丽风景。
(六)卷面书写应工整
卷面是作文的门面,卷面书写洁净工整会让人赏心悦目,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而卷面脏乱不堪的作文只能让阅卷者望而生厌,难得高分。
当然语文考试的书写不同于书法,只要你的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就可以了。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时注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写作时细心些,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如遇确实要修改的地方,千万不要在错误的地方肆意涂抹,你可以用小括号把错的地方括起来再用笔在错的地方轻轻的划一条横线,这样你的卷面就不会很差了。
附: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1.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2.标点符号错误严重者,酌情扣1-2分。
3.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4.书写美观,酌加1-2分;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酌减1-2分。5.作文总分不得超过50分。
三、吃透“课标”中关于初中作文的要求
作文水平标志着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在语文考试中起决定性作用,决不能掉以轻心。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三)写作”中有以下要求: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说明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还有关于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标点符号等要求,不一一列出。
中考作文写作目的是发挥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写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作文。从某种形式上说,中考作文是写给评卷老师的,而阅卷老师是密封批卷,只看文章,不知作者。这和平常有很大区别,无论好坏,评卷老师都不知道作者是谁。
第2条要求可以理解内容的情感要求和写作范围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3条是鼓励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做一个有心人,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文题,抓住人、事、物的特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我手写我心”,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任何一个文题,都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作品。
第4条是关于作文技巧的要求,包括在文章中恰当选择表达方式,安排文章结构,以及常用的创作方法,提高作文的艺术品位。
第5条主要强调文体,在初中阶段对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对于记叙文要求比较高,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要求比较低,这是针对初中学生来说的。
第6条是指对于其它的几种写作形式的要求。
这六条要求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写好。即第1、2条是指导学生“写什么”,第5、6条指导学生“怎样写”,第3、4条指导学生“如何写好”。
明确以上的要求,心中就有底了,作文时就有的放矢了,但是学生在考场中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按照要求出题者在作文题目中不设置审题障碍,只要认真阅读作文题目,便十分清楚“写什么”,至于“怎样写”和“如何写好”,这便因人而异了,就要看平时的积累与作文功底了。
说明:各位初三语文教师,这份讲稿为了比较全面地对中考作文标准进行例说和给学生一些切实可操作的方法,用例较多,篇幅较长。老师们若用此给学生上课,可以从中截取一部分,再结合本班学生作文,分几堂课上,并进行一些及时地反馈训练。
讲稿中的一些方法可能仅是一些自我主观的感悟,老师们若有意见,建议,请及时交流。敬请批评指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考场作文写作要求例说及中考作文复习指导(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栏目导航
中考复习资料 推荐
- ·“颜”与“言”之误,注意八个成语
- ·新课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 ·因谐音讹化而成的12个俗语
- ·中考语文易错词语辑录
-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 ·学以致用之现代文阅读答题语言训练一
- ·《2017辽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必背初中
- ·江苏2017中考名句名篇考试范围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一:语音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文字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八:常用实词
- ·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人教版九
- ·中考新题型-阅读链接题教学案(九年级
-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苏教版九年级
-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现代文复习教案(人教
- ·中考诗歌赏析教案(苏教版九年级)
- ·中考议论文解题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中考仿写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人教版九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
- ·2017年中考名著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 ·中考复习——短文修改专题教案(九年级
- ·2017年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
-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九年级)
-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访兰》
- ·中考备考之修改病句教案
-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
-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眼中有文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