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作文的切入技巧(高三)

高考作文的切入技巧(高三)

浏览次数: 37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高考作文的切入技巧(高三),
切入提示
    1、从距离的外延着笔,联系现实,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距离,如:差生与优生之间的距离,应试教育桎梏下师生之间的距离,不能相互理解的父子之间的距离,不拍不跑不送的下级与上级之间的距离,无收入须赡养的老人和儿媳之间的距离,“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上下左右邻里之间的距离,未出名的爬格者与编辑之间的距离,“奔驰宝马”与“徒步自行车”之间的距离,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贫穷的西部地区之间的距离……
2、从距离的作用着笔,既可写距离产生美,也可写距离产生隔阂;既可写距离可以促进交通、通讯的发展,也可写距离可以阻碍物质、文化的交流。
    3、从距离产生的原因着笔,比如分析邻里之间产生距离的原因,可以列举:拜金主义盛行,人情观念淡漠,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电视网络的发展客观上造成人们不太注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等等。 
(三)设问构思
    面对“话题”,运用设问,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例如:写话题作文“理解”时,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什么是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我理解别人吗?别人不理解我时,我的感觉如何?——这种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真情实感和对生活独特感悟的自问自答方式,使自己的思维逐渐深入,较容易确定切入点,并根据写作的内容迅速拟出文章题目。如《我们需要理解》《向妈妈说说心里话》《我原谅了他》等。
模拟题目一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懂得生活,就看你对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耍”。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请你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切入提示
    从小至今,每个中学生肯定都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事物,从中可以找到不少切中话题的人与事。比如,欣赏什么?欣赏不畏挫折的人生经历,欣赏激荡着生命活力的青春岁月,欣赏优美如画的自然风景,欣赏记忆深处流光溢彩的真情体验,等等。
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要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范围“化大为小”,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什么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如生活态度、辨明是非、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改革、道德教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性发展等等方面的都可以写。 
模拟题目二
    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善于“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
可以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可以写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也可以写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写要善于自我减压,也可以写“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
二、小题大作
    有的话题,其题引材料具体、情境真切,话题也很小,学生囿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思维难以发散,同样无从下笔。此时,我们不妨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反而能拓开思路。 
模拟题目一
    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游公园,这对夫妇让小孩在前边独自走,突然小孩子被石阶绊着,摔在地上,大声地哭了。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走上前要拉孩子,这对外国夫妇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让她自己爬起来。”请以“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可以说是个一读皆懂的小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跑题偏题,但如果要做好,却非易事,我们不妨来个“小题大作”。
1、从重大而严肃的主题切入
    如外国夫妇让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意在从小培养孩子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在于提高孩子的素质,因此文章可以切入“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此类的大主题或切入“素质教育”的严肃主题。
模拟题目二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美国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怎么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欣喜地拍起手来。
    请你以“让他犯错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切入提示
    孩子的错误,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须立即予以纠正的,如乱丢垃圾、欺负弱小等,一旦放任就难以收拾。而另一种,是孩子能够自行纠正的,主要是如何适应生活的那一类,是应该允许其犯一犯错的。如前例所述,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正是其不断改正错误、自我完善的过程,父母应为孩子提供这类机会。      
模拟题目三
    在地铁通道里,作家刘心武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那饱含真情、略带忧郁的歌声深深打动了他。走近歌唱者,却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男的手里捧着一只大搪瓷缸子,不断有过路的人往里面投钱。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作家站住了,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投钱。他们唱完,刘心武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士仿佛把他看得一清二楚,说:“先生,陪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这比钱更重要啊!”那女的也应声说:“先生,随便跟我们说句什么吧!” 
    请以“谁来陪我”为题或自拟题作文一篇,文体不限。
切入提示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有时孤独了,我们便会想起这句话,想起同样孤独的岳飞。他怀着满腔的壮志,希望为国收复失地、建功立业,却最终被奸臣所害,“壮志未酬身先死”。岳飞孤独,不仅因为他未了的心愿,更因为无人陪伴他,无人懂得他的心情。真可谓知音难寻。难怪鲁迅转录明人的句子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回到本文,我觉得今天的学生是幸福的,同时又是痛苦的。他们没人交流,缺少沟通。在家与父母无话可谈, 
与邻人缺少来往,到学校便是学习读书加听讲,在公共场合父母还嘱咐不能跟陌生人说话,于是许多人“对他自己建筑起堤防来”(泰戈尔语)。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制约了相互之间渴望交流、体味人间真情的心灵。
    当他们只身一人坐在书堆里,在黑暗中独立探索“望尽天涯路”时,孤单的他们渴望与他人、与父母交流沟通,但旷野无声,只有心底在呐喊:“谁来陪?”
2、从哲学角度切入
    这就是说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联起来。
    如前题,我们不妨将“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这个话题同人生道路、成长历程、工作成败这种需要“自己爬起来”的精神品质和人生哲理联起来写,表达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模拟题目一
    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事件,有些事件远离你的视线,比如伊拉克战争;有些事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比如“非典”。但这些事件有意无意间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并带给我们心灵的感悟。
    请你结合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某一(或某些)事件,以“感悟”为主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切入提示
    我们生活着,常常会受到现实生活的教育。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领悟到天下事与游洞的道理是相通的;当代作家贾平凹通过一块丑石的经历,体悟到“寂寞生存的伟大”……只要我们对生活认真观察,深入感悟,就会随时获得启迪。这个话题一般宜写成记叙文,写作时可从一个较小的、精彩的角度切人,最好在具体描写的基础上生发感悟。得出感悟要自然,而且要有分寸,不妨点到即止,留有余味。
模拟题目二
        人生是条航船
        让
        风留给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高考作文的切入技巧(高三)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考作文  技巧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