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探析
浏览次数: 422次| 发布日期:12-29 13:26:00 | 企划方案
标签:企划方案模板,超市企划方案,医院企划方案,http://www.350xue.com
2017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探析,
3.保留个别重点站所,充分发挥乡镇“龙头”优势。为了充分发挥乡镇的产业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各乡镇应在坚持整体转制的前提下,保留一个发展较好的支柱产业、重点宜林山区等特别行业和有区域优势的乡镇站所。各乡镇只准转制、保留一个集体性质的企业。可将重点站所的正式员工整体转入社会服务部,该服务部按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人员全部退出事业编制。同时,按照执法主体在市县、服务工作在乡镇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由市县局委和乡镇政府共同从有资质的乡镇人员中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防疫、检疫、护林、防火等为农服务工作,实行一年一聘,动态管理。
4.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服务体制,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改革思路,将乡镇原事业站所的行政执法职能收归县直主管部门,将其行政管理和公益性服务职能分别向乡镇“三办”转移。乡镇政府应本着在改革中绝对减人、相对减支、减人不减政府责任、减支不减政府公益性支出的原则,对原事业站所的服务项目制定“乡镇政府承担、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钱养事”的改革方案,通过购买服务和购买劳务的办法,落实乡镇政府服务“三农”的责任。
5.改革干部职工养老办法,建立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确保乡镇置换身份人员和乡镇干部无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应该建立“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将社会保险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用人单位。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包括分流人员)应积极补交保险费,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种保险。对乡镇站所人员应建立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补建10年的个人账户,以职工1995年以来历年档案工资为缴费基数,按11%(单位8%、个人3%)的比例补缴个人账户资金。
三、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的事业单位人员“置换身份”资金标准,解决长期困扰乡镇体制改革的难题。乡镇事业单位要彻底改革,必须集中大量资金给予站所人员一次性置换身份补偿。改革需要成本,长期看要绝对减人,短期内要相对增加一定的支出来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和买断职工身份。考虑到全国乡镇人员较多,资金投入量大,建议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从资金上对县一级政府予以支持,拨付“置换身份资金”,制定科学的“置换身份”标准,如按每人每年工龄补当年1个月工资的补偿标准置换身份。同时,国务院和省市级人民政府、市县级政府应增加专项预算,各负担置换身份资金的1/3为宜。
2.改革资金划拨标准,调动乡镇改革的积极性。乡镇“七站八所”撤消转制之后,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原来对“七站八所”下拨的补贴和各项经费不应停拨。因为虽然事业站所撤消或转制了,但农村的社会服务需求还存在,仍需加大力度予以满足,原事业站所承担的大量的为农服务项目仍需要通过招标发包的形式寻找专业技术队伍去做。为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改革政策,做好资金划拨与乡镇体制改革的衔接工作。对于合村并组的乡镇,各省市、自治区应改革以村组个数为标准划拨资金的办法,结合当地人口、耕地、历史等因素确定下拨转移支付资金,以调动乡镇改革的积极性。
3.改革市县局委管理体制,做到“下改上也改”。市县派驻乡镇的站所按区域设置后,原在岗在编人员下岗分流达80%左右,对这部分群众如不及时出台方案予以分流安置,将难以完成改革任务。因此,在制定乡镇体制改革方案时,应将派出机构和垂直机构按区域设置方案与撤消转制事业站所改革方案配套进行。市县级垂直局委对已改革的乡镇和部门不应以站所撤消为由从资金、物资、项目上予以限制,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防止市县局委为了增设或保留站所和人员而卡乡镇,同时制定市县局委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物资发放等改革方案,做到“下改上也改”。
4.取消“一票否决权”,建立宽松的改革环境。据调查:有关部门下达到乡镇的“一票否决权”有154项之多,乡镇领导为了应付众多的“一票否决权”,四处奔波以平衡关系,争取过关。众多的“一票否决权”本应属于市县的工作范围,市县却将其一并压到乡镇,这无疑造成了权利和决策方面的不对等。因此,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取消“一票否决权”的改革方案,确保乡镇体制改革后有宽松的工作环境,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
5.建立领导干部改革承包责任制,确保农村社会整体稳定。乡镇体制改革后,机构和人员大量减少,人员交叉任职,职数相应减少,其影响复杂而深远。一方面,调动乡镇党政干部积极性的难度加大。不仅落选的原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中层干部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因为领导班子职数的减少,本身就意味着中层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的机会减少。如何保护和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是今后一个时期干部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转制改革的阻力加大。部分原站所职工对乡镇体制改革持抵制态度,认为改革砸了他们的“铁饭碗”,要求改革后政府包干解决其养老保险费续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问题。对此,市县乡应建立领导干部包乡镇、包人员的改革承包责任机制,做好每位分流人员和置换身份人员的思想工作,确保农村社会整体稳定。
6.卡死人员入口,逐步消化超编人员。要解决乡镇政府机构人员多的问题,就必须逐步消化富余人员。省级人民政府应对乡镇的行政和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规范其机构和岗位设置,任何地方和单位都不得要求基层设置机构和专职人员。编制一经核定必须严格执行,坚决把住入关口。我国现有乡镇干部约400多万人,每年正常退休20万人左右,如果从现在开始能够卡死人员入关口,则通过置换身份和分流人员,每年就可以减少几十万干部。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就可以逐步消化富余人员,在确保社会稳定的情况下,把我国庞大的乡镇政府机构精简下来,保证****新农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2017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探析
3.保留个别重点站所,充分发挥乡镇“龙头”优势。为了充分发挥乡镇的产业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各乡镇应在坚持整体转制的前提下,保留一个发展较好的支柱产业、重点宜林山区等特别行业和有区域优势的乡镇站所。各乡镇只准转制、保留一个集体性质的企业。可将重点站所的正式员工整体转入社会服务部,该服务部按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人员全部退出事业编制。同时,按照执法主体在市县、服务工作在乡镇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由市县局委和乡镇政府共同从有资质的乡镇人员中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防疫、检疫、护林、防火等为农服务工作,实行一年一聘,动态管理。
4.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服务体制,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改革思路,将乡镇原事业站所的行政执法职能收归县直主管部门,将其行政管理和公益性服务职能分别向乡镇“三办”转移。乡镇政府应本着在改革中绝对减人、相对减支、减人不减政府责任、减支不减政府公益性支出的原则,对原事业站所的服务项目制定“乡镇政府承担、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钱养事”的改革方案,通过购买服务和购买劳务的办法,落实乡镇政府服务“三农”的责任。
5.改革干部职工养老办法,建立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确保乡镇置换身份人员和乡镇干部无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应该建立“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将社会保险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用人单位。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包括分流人员)应积极补交保险费,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种保险。对乡镇站所人员应建立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补建10年的个人账户,以职工1995年以来历年档案工资为缴费基数,按11%(单位8%、个人3%)的比例补缴个人账户资金。
三、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的事业单位人员“置换身份”资金标准,解决长期困扰乡镇体制改革的难题。乡镇事业单位要彻底改革,必须集中大量资金给予站所人员一次性置换身份补偿。改革需要成本,长期看要绝对减人,短期内要相对增加一定的支出来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和买断职工身份。考虑到全国乡镇人员较多,资金投入量大,建议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从资金上对县一级政府予以支持,拨付“置换身份资金”,制定科学的“置换身份”标准,如按每人每年工龄补当年1个月工资的补偿标准置换身份。同时,国务院和省市级人民政府、市县级政府应增加专项预算,各负担置换身份资金的1/3为宜。
2.改革资金划拨标准,调动乡镇改革的积极性。乡镇“七站八所”撤消转制之后,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原来对“七站八所”下拨的补贴和各项经费不应停拨。因为虽然事业站所撤消或转制了,但农村的社会服务需求还存在,仍需加大力度予以满足,原事业站所承担的大量的为农服务项目仍需要通过招标发包的形式寻找专业技术队伍去做。为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改革政策,做好资金划拨与乡镇体制改革的衔接工作。对于合村并组的乡镇,各省市、自治区应改革以村组个数为标准划拨资金的办法,结合当地人口、耕地、历史等因素确定下拨转移支付资金,以调动乡镇改革的积极性。
3.改革市县局委管理体制,做到“下改上也改”。市县派驻乡镇的站所按区域设置后,原在岗在编人员下岗分流达80%左右,对这部分群众如不及时出台方案予以分流安置,将难以完成改革任务。因此,在制定乡镇体制改革方案时,应将派出机构和垂直机构按区域设置方案与撤消转制事业站所改革方案配套进行。市县级垂直局委对已改革的乡镇和部门不应以站所撤消为由从资金、物资、项目上予以限制,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防止市县局委为了增设或保留站所和人员而卡乡镇,同时制定市县局委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物资发放等改革方案,做到“下改上也改”。
4.取消“一票否决权”,建立宽松的改革环境。据调查:有关部门下达到乡镇的“一票否决权”有154项之多,乡镇领导为了应付众多的“一票否决权”,四处奔波以平衡关系,争取过关。众多的“一票否决权”本应属于市县的工作范围,市县却将其一并压到乡镇,这无疑造成了权利和决策方面的不对等。因此,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取消“一票否决权”的改革方案,确保乡镇体制改革后有宽松的工作环境,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
5.建立领导干部改革承包责任制,确保农村社会整体稳定。乡镇体制改革后,机构和人员大量减少,人员交叉任职,职数相应减少,其影响复杂而深远。一方面,调动乡镇党政干部积极性的难度加大。不仅落选的原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中层干部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因为领导班子职数的减少,本身就意味着中层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的机会减少。如何保护和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是今后一个时期干部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转制改革的阻力加大。部分原站所职工对乡镇体制改革持抵制态度,认为改革砸了他们的“铁饭碗”,要求改革后政府包干解决其养老保险费续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问题。对此,市县乡应建立领导干部包乡镇、包人员的改革承包责任机制,做好每位分流人员和置换身份人员的思想工作,确保农村社会整体稳定。
6.卡死人员入口,逐步消化超编人员。要解决乡镇政府机构人员多的问题,就必须逐步消化富余人员。省级人民政府应对乡镇的行政和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规范其机构和岗位设置,任何地方和单位都不得要求基层设置机构和专职人员。编制一经核定必须严格执行,坚决把住入关口。我国现有乡镇干部约400多万人,每年正常退休20万人左右,如果从现在开始能够卡死人员入关口,则通过置换身份和分流人员,每年就可以减少几十万干部。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就可以逐步消化富余人员,在确保社会稳定的情况下,把我国庞大的乡镇政府机构精简下来,保证****新农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2017年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探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会贺词
- › 2017年领导新春致词
- › 2017新年团拜会新年祝词
- › 2017年幼儿园春季开学通知
- › 建工公司2017年新春慰问信
- › 2017春节宣传标语
- › 2017春节横幅标语
- › 2017年小学生寒假安全公约
- › 2017年大一学生寒假计划书
- › 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白及结束语
- › 2017年物管公司致小区业主的春节慰问信
- › 2017年企业兔年春节慰问信
- › 2017年致全体大学生村官的春节慰问信
- › 2017年年会主持稿
- › 2017新年文艺晚会主持搞
- › 2017年新年合唱音乐会主持词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企划方案,企划方案模板,超市企划方案,医院企划方案,范文 - 公文写作 - 企划方案
栏目导航
企划方案 推荐
- ·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实施方案
- ·加强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 ·中学乒乓球比赛实施方案
- ·学生假期社区服务方案
- ·中学开展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方案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中学
- ·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 ·学校利用网络引导服务学生实施方案
- ·中学“校园明星”评比方案
-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大宣传大排查大整顿工
- ·县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
- ·某某市殡葬改革工作意见
- ·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提高阶段实
- ·学校校产清理工作方案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 ·辩论赛策划书范文
- ·医院营销方案策划书
- ·技能竞赛策划书
- ·大学生联谊会策划书
- ·活动策划案格式
- ·征文大赛策划书
- ·颁奖典礼策划书
- ·青年节晚会策划书
- ·税源普查实施方案
- ·县农村金融创新工作试点方案
- ·工程征地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实施方
- ·市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
- ·机动车非法营运长效治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