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工作报告实习报告暑假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暑假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浏览次数: 986次| 发布日期:12-29 13:26:42 | 实习报告
标签:实习报告范文,毕业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http://www.350xue.com 暑假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6.柱混凝土浇筑 
   
  〈1〉柱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2〉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3〉柱高在3米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米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密,并用箍箍劳。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毕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6〉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7.梁、板混凝土浇筑 
   
  〈1〉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段形,当达到楼板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段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进行。 
   
  〈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 
   
  〈3〉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4〉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单向板的施工颖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a、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b、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8.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在砼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或施工振动。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状态。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 
   
  9.混凝土试件: 
   
  混凝土浇筑起点,按照规范要求随机取样留置抗压和抗渗试验试件。 
   
  10.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1〉首先划分检验批: 
   
  混凝土验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检验批,验收前与监理单位一起划分检验批,确定检验批数量。 
   
  1技术保证资料 
   
  混凝土供应单位提供资料。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合格证;混凝土氯化物、碱总量计算书; 
   
  〈2〉施工现场混凝土资料 
   
  现场标养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及强度统计、评定记录,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施工记录、施工缝隐(预)检记录、预拌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养护责任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混凝土外观质量 
   
  混凝土结构外观不得有严重缺陷并及时做好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如下: 
   
  (1)。蜂窝 
   
  1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2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采取措施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麻面 
   
  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2预防措施: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3)。露筋 
   
  1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及马凳铁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h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4)。孔洞 
   
  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2)预防措施: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 
   
  (5)。缝隙及夹渣 
   
  1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2)预防措施: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6)。缺棱掉角 
   
  1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2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7)。墙柱底部烂根 
   
  1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2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要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厚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8)。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1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2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9)。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1产生原因:未设现浇板厚度控制点,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做好板厚控制点,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10)。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1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2)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1)。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1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2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1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骨架时冲力过大。(2)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钢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A.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暑假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范文,毕业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 工作报告 - 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