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知识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离骚》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离骚》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浏览次数: 64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高三语文教案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离骚》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一.屈原的生平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

  《离骚》代表一种类型,它们大都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情愫;《天问》代表一种类型,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创作的诗篇,表现了他的学术造诣以及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代表另一种类型,它是楚国祭祀乐曲,在人物感情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屈原创造《离骚》的原因

  根据《史记》记载:“屈平疾王之不听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做《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也,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做《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史记》作者也看出了屈原诗歌“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这一“温柔敦厚”的“诗教”特色。孔子曾说:“诗可以怨”,也就是可以发牢骚,但要“怨诽而不乱”,“怨”,也就是“牢骚”,是可以的;但“乱”也就是抗争、叛逆是不允许的。屈原未必经习儒教,但在遵奉“诗教”方面,与儒教所倡,是一致的。

  三.屈原的美学品格

  (1)“水的生命精神”
  在人们认识屈原的时候,往往是从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出发来分析和评价的,因为诗人的命运悲剧性的因素,使人们更加注重从诗人的“内美”和“耿介”的角度来认识他的人格精神。现在当我们重新面对《楚辞》时,有必要从屈原临水文化的特征,也就是有人所说的山水互依,情变以孕的东方气派的诗情与品格精神去解读,而并不是从单纯的景观美学的角度来看待屈原的作品,因为屈原作品中所经常引用的兰、芷、桂、若、蕙等草木,并不只是楚地的自然之物,更重要的是诗人在这些楚地的草本身上,找到了可以寄托感情的载体的东西。

  拒绝污浊,拒绝世俗的诱惑,坚信自己的理想与道德操守,屈原洗涤并撅取了浩淼水国精神层面之下的芷兰之根,表现出“惊采绝艳,难以并能”的风采。事实上,在《楚辞》的一些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凄恻锦丽而又恢宏放逸”的地域风格中,是有水的清流文化的渊源的。水的生命精神是我们对屈原人格崇高美审视的又一角度,我们的心灵可以因此再一次面对他人格美的博大情怀。

  (2)水的生命归宿
  有人说屈原的精神是由楚国的碧水所缔造的,水的生命精神在他身上还表现为一种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品质,以水作为自己的生命精神归宿。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

  屈原的人生归宿由于受水文化的滋润,使中国的传统文人的明志方式有了载体。几乎所有的传统文人都具有的洁身自好的品性,但正是从屈原始,文人对于这些令人无力承受的愁苦和感伤,心存一种抗争的勇气:当活着会更加痛苦,那就洁身自好,不与污浊同流,就以芷兰之香抵御世间污秽之气;当所有的吟咏和酬唱没有任何的效果,那就清清爽爽地离世而去。正是这种精神品格使得屈原的精神达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成为诗人人生放达和恢弘气势的心理展示。

  (3)“弃妇式的审美心理”
  《离骚》中,屈原为自己定位了一个美好高洁的女性形象。“她”爱好“蕙纕”“揽茝”;长着秀美的“蛾眉”,令众女嫉妒;其穿着美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配饰华丽——“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虽然“她”如此美好,但“众女”“谣诼”,“灵修浩荡”加上“时俗之工巧”,“她”只能“屈心而抑志”“忍尤而攘诟”。

  对此,虽然他满腹牢骚之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但,内心十分坚定要守住节操“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的“弃妇式的审美心理”怎么理解呢?屈原把自己比喻为弃妇的心理,其实是诗人对“美政”理想的追求,不能实现的无奈势必演化为怀疑和抗争,这些就造成屈原的借问于天的不解和苦闷,并演化为一种狂狷精神。源于自身的弃妇形象和心理的文学创造形态的转换,在屈原作品中就是表现出了一种忧怨的哀婉,进一步深化就是愤恨难平,感伤色彩较浓。这种色彩的进一步强化,就表现为悲怆而有愤怨。诗人在不能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和实现美好理想的时候,他心目中最美好的东西,就是面前属于楚地地域的悠悠江水和楚地无处不在的香草佳木——在被弃的心态中,这是他伤感情怀和失落心态的寄托。

  四.给下列红色词注音:
  
(一)《卫风·氓》
  1.氓之蚩蚩  2.匪来贸丝  3.送子涉淇 
  4.匪我愆期  5.子无良媒  6.将子无怒 
  7.乘彼垝垣  8.载笑载言  9.尔卜尔筮
  10.体无咎言  11.以我贿迁  12.于嗟鸠兮
  13.犹可说也  14.其黄而陨  15.自我徂尔
  16.淇尔汤汤  17.渐车帷裳  18.靡室劳矣
  19.夙兴夜寐  20.靡有朝矣  21.咥其笑矣
  22.躬自悼矣  23.及尔偕老  24.隰则有泮

  (二)《离骚》
  1.余虽好修姱以

《离骚》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3.终不察夫民心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5.偭规矩而改错;
  6.背绳墨以追曲兮
  7.忳郁邑余侘傺兮
  8.宁溘死以流亡兮
  9.忍尤而攘诟
  10.悔相道之不察兮
  11.延伫乎吾将反
  12.步余马于兰皋兮
  13.制芰荷以为衣兮
  14.高余冠之岌岌兮,
  15.芳菲菲其弥章;

  五.背诵下列诗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5.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附参考答案

  (一)
  1.chī   2.fěi    3.qí    4.qiāng   5.méi 
  6.qiāng  7.guǐyuán  8.zài   9.shì     10.jiù 
  11.huì   12.xū     13.tuō   14.yǔn    15.cú 
  16.shāng  17.jiān cháng 18.mǐ   19.sù     20.zhāo 
  21.xì    22.dào     23.xié  24.xí

  (二)
  1.kuā jī jī jiǎn zhāo suì   2.xiāng chǎi   3.fú 
  4.jí zhuó           5.miǎn      6.qū
  7.tún chà chī         8.kè       9.rǎng gòu 
  10.xiàng            11.zhù       12.gāo 
  13.jì              14.jí       15.fēi

彻头彻尾的中国教育模式下的悲剧

汪梅子

  从《环球时报》看到一个嫁到中国的日本女人的文章说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在中国教育下学习扭曲的、抵制个性的艺术:她看到中国老师让孩子画一样的画,涂一样的颜色,那哪里是艺术,是复印。

  所谓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过如此。

  老师总说该做什么。他们总是在指路,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去找路。可我们是不一样的人,怎么可能全走一样的路——用全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呢?神圣的、受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成了“明天的栋梁”们个性的扼杀者。这是残酷的现实。

  学校教给我们成人认为是对的,是好的东西。可我们与他们不一样,我们的对与好的标准也会不一样,为什么要拿别人看好的东西强加给我们?

[1] [2]  下一页


《离骚》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