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植物种子的萌发

七年级生物植物种子的萌发

浏览次数: 243次| 发布日期:06-12 15:27:06 | 七年级生物教案
标签:初一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http://www.350xue.com 七年级生物植物种子的萌发,
    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合理施肥。
四.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根毛吸水、失水的道理。谈一谈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在农业中的作用。
课后反思
  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联系实际,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验证原理。
 
苏教版七年级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四节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教学目标
1.说出枝芽的主要结构以及枝芽与茎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植物种子的萌发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2.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重点、难点)
3.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重点、难点)
4.知道保护森林和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课文内容。
 (2)课前准备实验——茎的输导作用。(因为本地区已进入冬季,该实验需提前做好准备,即提前l一2d将冬青或其他木本植物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
 (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关于茎的输导作用和年轮等方面的资料。
 2.教师准备
 (1)带有不同种类芽的枝条,锯成小段的三年生的无花果枝条,枝芽的结构和茎的结构挂图。
 (2)准备实验用具,如放大镜等。
 (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于茎的输导作用和年轮等方面的资料。
 (4)制作枝芽各部分发育过程和形成层使茎加粗过程的课件。
教学过程(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读第68页题图——参天大树,思考问题:植物要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什么器官到达枝叶的?(茎)这说明茎具有什么功能?(输导功能)从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过程
    (1)枝芽发育成茎
    学生4人一组,自学第68页课文及图5—7枝芽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鼓励与同学合作共同归纳枝芽的基本结构。要提出的问题有,主干和侧枝都是由什么发育而来?芽分为3种,各是什么?枝芽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将来的发育情况怎样?分析枝芽生长点的细胞特点是什么?按照经验它应该是什么组织? 
    引导学生观察枝叶展开过程的课件,利用动画形式表达芽的动态变化。
    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每组提供枝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各一幅,请学生将枝芽的各部分结构与发育成枝条的部分用线相应的联起来,计入过程评分。
 (二)茎的基本结构
    学生四人一组,参照第69页图5-8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观察三年生无花果枝条的小段。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讨论,共同得出结论。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部分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树皮的外侧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内侧部分是什么?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
    2.木质部使植物茎很坚硬,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
    3.位于中央颜色较浅的是髓,其细胞比较大,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
    4.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结构叫什么?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组织?
    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木本植物茎不断加粗的过程,回答。
    5.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所以其作用是使茎怎样?
    6.草本植物茎不能像木本植物那样逐年加粗,我们可以推断,它没有什么结构?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调查的资料,描述年轮形成的过程,发表意见,各小组互相补充。
    小资料:请你算一算,据一位老护林员讲,一棵松树要生长30~40年,才能达到直径12cm,问每年约长多少?(0.3—0.4cm)。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感受,进一步明确保护森林、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
 (三)茎的输导作用
 学生4人一组,参考以下提示,进行第70页实验功能——茎的输导
  1.本实验目的是什么?
  2.本实验器材有哪些?
  3.实验中木本植物枝条如何处理?
4.从茎的横切面上看到染成红色的是什么形状?是茎的哪一部分?其中有什么结构?
  5.从茎的纵切面上看到红色的是什么?
  6.叶脉变红色,说明了什么问题?
  7.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观察部位,切割方向,组织讨论,鼓励与同学合作得出结论。
    教师展示带有瘤状物的枝条,请有经验的学生介绍瘤状物形成的过程,分组讨论枝条形成瘤状物的原因,枝条产生瘤状物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韧皮部的筛管能输导有机物”。
    小故事:明明的小表哥家有一片苹果园。秋天,他去苹果园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右图)苹果树干的树皮上都被切了一刀,这是怎么回事?明明去问小表哥,小表哥说了一席话,明明听得直点头,说:“科学种田真重要啊!”问在上面的故事里,小表哥怎样解释的?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枝芽的结构——茎的输导作用与爱护树木的感情。  
四、作业
    搜集有关植物茎具有支持、贮藏和生殖等功能的资料。
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主要突出了两点。
    一是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实物、图片、小资料、小故事等等。学生在每个学习单元中,乐此不疲,积极主动地思考、动手,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
    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认识自然、爱护森林、保护环境和科学种田的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七年级生物植物种子的萌发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苏教版七年级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五节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学习目标
1.识别花的基本结构,并说出花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重点)
2.概述开花授粉的过程(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内容。
(2)搜集有关花方面的知识。
2.教师准备
(1)准备本课观察花结构的实验用具及材料。
(2)准备有关录像带、月季花等。
(3)查阅书籍、网站,搜集有关花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花,人们就会想到它的五彩缤纷、绚丽多姿、香飘万里,这些形态各异的花却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花的有关内容。
二、探究过程
    放录像,展出能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花(杏花、桃花、荷花、菊花、梅花)。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各种花开放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1)杏花、桃花在哪个季节开放?(2)菊花在哪个季节开放?(3)谁能说出影响它们开放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稍作讨论后回答:杏花、桃花春天开花,菊花秋天开花。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肯定,随即提出,“不同的花为什么要在不同的季节开放,也就是说开花受什么条件影响?”教师又提示学生:“春天与秋天相比,那一季节的白日较长?”
   小组的同学之间展开了讨论,并出现了争议。但最终达成了共识“春天的白日时间长,光照时间也长,植物的开花应与光照有关。”   教师微笑着点点头,随着投影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提出问题:山上的桃花开花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稍作停顿回答:温度。
   教师问:“你怎么知道是温度,能不能举例说明?”
   学生答:“我去年五一爬泰山,爬到山顶时很冷,我还租了一件棉大衣穿。所以我认为山上温度低,桃花就开花迟。”(师生鼓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七年级生物植物种子的萌发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七年级生物教案,初一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免费教案 - 生物教案 - 七年级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