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李白诗鉴赏(29)

李白诗鉴赏(29)

浏览次数: 240次| 发布日期:04-22 02:30:39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李白诗鉴赏(29),

日出入行
李 白
日出东方隈,
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
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
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
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
汝奚汩没于荒yin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
浩然与溟涬同科!
汉代乐府中也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天。李白的这首诗一反其意 ,认为日出日落、四时变化,都是自然规律 ,而人是不能违背和超脱自然规律的,只有委顺它、适应它,同自然融为一体。
前六句,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说起,传说羲和每日赶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天空中从东到西行驶。诗人却认为 ,太阳每天从东升起,“历天”而西落,这是自然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挥、操纵。否则,六条龙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 ?“六龙安在”,这是反问句式,实际上否定六龙存在,当然,羲和驱日也就更荒诞了。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又岂能够与之同升共落?“徘徊”两字用得极妙,太阳东升西落,如同人之徘徊,生动。在这一段中,诗人一连用了“似”、“安在”、“安得”这些不肯定、不确认的语词,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句,这是借提问以引起读者的深省。诗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阐述而以反诘的方式提问,增强语气的肯定。
中间四句,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并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着四时的变化更迭。这四句诗是全篇的题旨所在 。“草不”、“木不”两句,连用两个“不”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显得果断而有力。“谁挥鞭策驱四运”这一问,更增强气势。这个“谁”字也是借发问引起读者注意。是谁在鞭策四时的运转呢?是羲和那样的神吗?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作者的回答上来了:“万物兴歇皆自然”。回答是肯定的,不是神而是自然 。此句质朴刚劲,斩钉截铁,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
最后八句中,诗人首先连用了两个诘问句,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表示讥讽:羲和呵羲和,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 ?这是屈原“天问”式的笔法,这里,李白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仅仅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逆道违天 ”),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矫诬实多”)。诗人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即“元气”,亦即“溟涬”)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块”)。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 ,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生死”的境界了。
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力气和才气呢?从《日出入行》中 ,我们可以理解诗人对这个主导意象的偏爱。——“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 ”,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有人认为,《日出入行》“似为求仙者发”(《唐宋诗醇》),因为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 ,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长生之乐。但从这首诗看 ,他对这种“逆道违天”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这种自反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避免了空泛的抒情,没有抽象的说理,而是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融。诗中多次借用神话传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将“天道自然”的思想轻轻点出,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和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其中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整首诗读来轻快、活泼而又不失凝重。
北风行
李 白
烛龙栖寒门,
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
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
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
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
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
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是一首乐府诗。拟鲍照《北风行》而作。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
起句点题,着力渲染北风雨雪,不仅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引用《淮南子·墜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诗人借此神话渲染出冰冷严寒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北方冬季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日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句,又同“唯有北风”相互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力渲染北风凛冽。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 ,想象飞腾 ,精彩绝妙。这两句诗点出“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大北方具体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诗人没有对长城作具体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长城定是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格外忧虑不安。幽州苦寒已被诗人渲染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可想而知 。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划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同情。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伤 ,更何况“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物在人亡,倍觉伤情。“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的绝望心情。诗到此,但诗人并不就此停笔,而是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捧土”是用典,见于《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 ,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是说黄河边孟津渡口不可塞,那么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当更不可塞。这里却说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这就极其鲜明地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已的强烈感情。北风呼啸,飞雪漫天,满目凄凉的景象更加浓重地烘托出悲剧的气氛,使首尾呼应,结构更趋完整;更重要的是使量与情极为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思妇的愁怨多么象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 ,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这两句诗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 ”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 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此诗信笔挥洒 ,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府诗是“出鬼入神,惝恍莫测”(《诗薮》)。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的虎牙山对峙,形同荆州门户。在到达荆门之前,李白应该在四川境内水流湍急的三峡中颠簸了好些天。
诗的首二句虽平叙事实,其语气却是十分兴奋爽朗的。荆门以外便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故地,在三国时又曾是蜀主刘备起家的地方。诗人提到“楚国”这个历史地理的概念,自然能引起读者有关历史文化的一些联想。

[1] [2]  下一页


李白诗鉴赏(29)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李白诗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