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杜甫诗鉴赏(8)

杜甫诗鉴赏(8)

浏览次数: 640次| 发布日期:02-03 02:35:23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杜甫诗鉴赏(8),
双为韦偃双松图歌
杜 甫
天下几人画古松,
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
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
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
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
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
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
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
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韦偃(《历代名画记》作鷃)是唐代著名画家,本为京兆人,后寓居于蜀。他善画鞍马、松石,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韦偃)画高僧、松石、鞍马、人物,可居妙上品。”杜甫初到成都后,就与韦偃相识,这首题画诗,就作于这个时候。
本诗起句语调平缓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总出韦偃善画松且正当年,接着,突然发出警语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是说当韦偃画成搁笔的时候,松树梢末忽起清风,满堂观画的人都为之动色,惊叹松画的神妙。这与“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的惊人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体描绘韦偃《双松图》中的景象,诗境即是画境。“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迴高枝。”意思长满苔藓的双松树皮,已经坼裂,屈曲如铁的松枝,交错迴环。“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诗意,就“ 皮裂”和“枝迴”作进一步的形象描绘。“白摧朽骨龙虎死”,是指松皮坼裂的枝干好象龙虎的朽骨,韦偃用枯淡的笔法画枝干 ,所以说“白摧”。“黑入太阴雷雨垂”,形容迴环枝干上的松叶 ,好象下垂的阴云雷雨 ,韦偃用浓润的笔触画树荫 ,因此称“黑入”。“松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写松下入定僧,神态宛然。须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双脚任其袒露,寂无声息,似乎在休憩,连松叶中的松子掉下来也不知道。
诗人喜爱韦偃的松画,于是备绢求画 。“韦侯韦侯数相见 ”,可见诗人与韦偃已是熟识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减锦绣段 ”的“好东绢”,请画家纵笔作画。东绢,即鹅溪绢,产自梓州盐亭县,是唐代纳贡的物品 ,因为地处在成都之东,故名。韦偃画松,以屈曲见奇 ,画直干松就难以显示出他画技的长处,杜甫却请求他“ 放笔为直干”,意谓你能纵笔画直干的松树吗?强人所难 ,戏之也 。也可见两人交情深厚。全诗别无“戏”意,直到结句才照应题上的“戏”字。题画诗最基本的艺术要求是,诗人应当进入画的实境中,把绘画美转化为诗艺美。本诗开头四句和结尾五句,从《双松图》的艺术效果着笔,渲染韦偃画艺的出神入化,以至引起诗人的极大兴致,出绢求画。而中段八句,才是描写《双松图》的画面,画的实境是双松和松下老僧。前四句,描绘双松宛转盘曲之态、烟霞风云之变,着力表现松的奇崛之美;后四句,描摹松下老僧潇洒脱俗的神情,着力再现人物的灵异之美。松之奇崛和僧之灵异,融为一体,构成整幅《双松图》的绘画美。诗人用诗的语言再现了它们,造成了奇峭的诗境美。



上一页  [1] [2] 


杜甫诗鉴赏(8)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杜甫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