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李益诗鉴赏(3)

李益诗鉴赏(3)

浏览次数: 915次| 发布日期:01-26 01:35:57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李益诗鉴赏(3),

隋宫燕
李 益
燕语如伤旧国春,
宫花欲落旋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
几度飞来不见人。
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荒yin嬉游、奢侈腐化的昏庸皇帝,他在位十三年,曾三次带了妃嫔、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下扬州游玩,耗尽民力、财力,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当他第三次要下扬州时,大臣们一再谏阻,他不但不听,反而把那些进谏的大臣一个个杀掉。在大业十二年(616 )到扬州后,全国已到处燃起了农民起义的烈火,使他再也不能回到洛阳和长安,他只好龟缩在扬州苟延残喘。大业十四年,在行宫里被他的部下宇文化及用白绢缢死。贞元十六年(800 ),李益曾客游扬州,见到当年炀帝的行宫遗迹,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的七绝《隋宫燕》。
南国的春天 ,气候温暖,春光明媚,食物很多,所以春天一来,燕子也就归来。双双对对,在春光中翩翩飞舞,欢乐歌唱。可是,在诗人笔下的燕子,却是呢呢喃喃地悲啼,“燕语如伤旧国春”,似乎感伤那隋宫逝去了的芳春。原来这“ 燕 ”,不是普通的燕,而是“隋宫燕 ”;“旧国”,就是隋王朝。这感伤是因眼前之景引起的 :宫花孤寂地开放,转眼便已凋落,化为泥土,而且这样景象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此情此景,它怎能不伤感呢?
这首七绝正是通过“隋宫燕”所见的一切,反映出了隋宫的寂寞、萧条、冷落,抒发了诗人对隋王朝的衰亡之感。
这首诗与诗人另一首怀古诗《汴河曲》一样,也是诗人客游扬州期间所作,吊古之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首主要是托燕以寄慨,后者主要是借杨花以抒情。而两首都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慨,在景中寓情这一点上,则是完全相同的。
吊古伤今,借物喻意,乃诗家常用手法。这两首诗,也不例外。诗人所处的时代,正是李唐王朝内忧外患严重、危机四伏的时代,我们读了这首诗,自然不难理解诗人为李唐王朝忧心忡忡和鉴戒之意。
塞下曲
李 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定天山。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首。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
“ 伏波惟愿裹尸还 ”,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 定远何须生入关 ”,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 ,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以上两句说: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
“莫遣只轮归海窟 ”,“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 》:“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晋人与羌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 。”“ 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
“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以上两句意思是说 :“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 ,而且应该留驻边疆 ,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李益和苗发、司空曙,均为“大历十才子”,彼此是诗友。诗题曰《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袭来的一阵微风。它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这首诗通过微风的形象,细腻地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写了思念故人的渴望。
诗从“望风怀想”生发出来,故从微风骤至写起。傍晚时分,诗人独坐室内,临窗沉思。突然,一缕轻风袭来,诗人格外感到孤独寂寞,顿时激起对友情的渴念 ,盼望故人的到来 。他倾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似乎真的是怀想中的故人来了 。然而 ,这毕竟是幻觉 ,“疑是”罢了。不觉时已入夜,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生满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在这清幽静谧的境界中,蕴含着诗人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啊!可惜这风太小了,未能掀帘进屋来。屋里久未弹奏的绿琴上,积尘如土。诗人不由慨叹:风啊,什么时候能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言外之意是 :钟子期不在 ,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整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 。“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全诗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开头四句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 。“时滴”二句是流水对,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入幌拂埃 ,也是说风 ,是浪漫主义的遐想。绿琴上积满尘埃 ,是因为孤寂无心绪之故,期望风来,拂去尘埃,重整丝弦 ,以寄思友之意 。诗中傍晚微风是实景 ,“疑是故人”属遐想;一实一虚,疑似恍惚;一主一辅,交织写来,绘声传神,引人入胜。而于风著力写其“微”,于己极显其“惊”、“疑”,于故人则深寄之“悠思 ”。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情感活动 ,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全诗构思巧妙,比喻贴切,描写细致。应该说其艺术魅力并非以情动人 ,而是以巧取胜 ,以才华令人击赏。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写尽了人生聚散的无奈。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两句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 ,“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 。他们长期音书阻隔 ,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感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此次重逢的戏剧性。
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 疑梦 ”,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了细致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贵姓?”不由暗自惊讶。下句“称名 ”和“忆旧容”的主语,都是作者。经过初步交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详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
诗人从生活出发 ,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一对表兄弟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显得真切动人。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该有多少话语要说!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描写了这诉说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之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 。“暮天钟”并非是纯粹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感觉不到天色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的寺院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前面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 ”。作者没有正面写“离别 ”,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 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 ”,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藏着作者伤别的情怀。“ 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委婉传出。

[1] [2]  下一页


李益诗鉴赏(3)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